英国维克斯A6型三炮塔坦克,一个被浮桥限制的畸形坦克

1922年,英国开始了新一代坦克MK.1型的研制,这是英国第一款采用旋转炮塔的坦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久后成熟的MK.2问中型坦克问世,这种重约12吨的坦克让英国人得到了很多的坦克设计经验。尽管MK.2型坦克在当时是一款足够优秀的坦克,但是就像一个技术狂一样,尝到甜头的英国人似乎停不下来了,很快又开始了下一代坦克的研发,这就是维克斯A6三炮塔坦克。

英国维克斯A6型三炮塔坦克,一个被浮桥限制的畸形坦克

维克斯A6三炮塔坦克

原本MK.2中型坦克已经走上了正常坦克的道路,可是希望下一代坦克继续领先世界的英国人在A6坦克身上恢复了不少的奇葩设计。作为战斗坦克,英国人首先希望它能够拥有更强的防御力,尤其是希望它能够抵挡中小口径野战炮的打击,防护装甲应该在9毫米以上,在那个反坦克炮稀缺的二十年代,将野战炮定为潜在威胁是十分正确的。

不过在火力上,英国在坚持一座主炮塔的同时,在车体前方设计了两座小尺寸的副炮塔,每座小炮塔内装2挺7.7毫米维克斯机枪,这种多炮塔设计在当时比较时兴,因为人们想当然的认为一座炮塔无法有效应付四面八方涌过来的敌人。不过这种三炮塔结构实际作用有限。最主要的原因是位于车体前方一左一右布置的小炮塔,只能对各自所在的车体方向进行角度有限的射击,这样还不如直接在装甲板上掏一个洞放上一挺机枪呢。不过2人操作的主炮塔还不错,主炮为一门继承自MK.2型坦克的3磅炮(47毫米),打击能力很强。

英国维克斯A6型三炮塔坦克,一个被浮桥限制的畸形坦克

维克斯A6三炮塔坦克

动力上采用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8缸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180马力,这样的动力并不弱,可是行走装置却走了回头路。A6每侧安装有4对8个负重轮,和3个独立负重轮,履带前高后低,有点类似于早期的过顶式履带,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翻越壕沟等障碍。这种结构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玛蒂尔达”等步兵坦克行走装置,导致坦克的行驶速度缓慢,不过好处是结构简单,哪怕其中某一两个负重轮损坏也能继续前进,还能安装侧甲保护车身。

英国维克斯A6型三炮塔坦克,一个被浮桥限制的畸形坦克

A6坦克正面

该坦克研制之时,英国军队装备的浮桥最大只能支持16吨的车辆通行,因此英军将A6的重量限制在15.5吨以内。不过早期的实验车辆都达到了17吨,超出了军方的重量要求。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军方认为这种坦克的行驶性能、越野性能和操作性都优于MK.2中型坦克,不过经济大萧条很快到来,英国军方看着这种价格昂贵的坦克只能狠心舍弃,苏联方面也曾希望购买,也被价格给吓走了。

英国维克斯A6型三炮塔坦克,一个被浮桥限制的畸形坦克

A6坦克俯视照片

虽然军方如此看重A6,但是该坦克并没有什么划时代的设计,坦克的观瞄设备简陋至极,只有几个用普通防弹玻璃简单保护了一下的观察窗口,前方多余的两座机枪炮塔实际上没什么作用,还不如取消掉安装一挺航向机枪。

尽管A6没有实际装备部队,但是通过对它的一系列测试得到的数据,对后来英国的步兵坦克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算得上是早期的步兵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