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该怎样得到懒人用户的青睐

这几年,美团和滴滴把用户都惯懒了,动不动就发红包、现金补贴,导致现在不是真金白银用户都懒得参与你的活动。或许过不了多久,以后谁家的产品能帮用户做事情、帮他思考、帮他选择,让他少做事情就能完成他的目标,谁就能潜入用户心智,赚到钱。

那么用户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懒?懒有哪些类型?运营人如何针对性的应对用户懒的问题?

运营该怎样得到懒人用户的青睐

一、为什么用户越来越懒

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的弱点,它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很多商家做产品、做活动,都会去深刻洞察人性,然后利用人性的弱点去做推广传播、提供服务,策无遗算,效果一般都很好。

比如你不想看书,喜马拉雅读给你听;不想打字,微信有语音功能;不想坐地铁,滴滴打车为你保驾护航;不想去菜市场买菜,直接有送菜到家的服务;不想做饭,外卖食物应有尽有。

总之用户能想到的各种偷懒的方法,都有产品能给他解决。所以,用户懒惰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性,我们不需要改变用户的懒惰,只需要在他觉得“懒得再向下一步”的时候,给他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就好了。

二、懒有哪些类型?

了解了用户懒的表现,才能对症下药。

1、困惑型

知识付费的用户调查时,问到为什么买的课程,听几节课就不听了?课程没价值?当然这可能性很大!课程太枯燥?学习哪有不枯燥的!有个朋友的回答是:我突然很迷茫,不知道我学习这个课的意义是什么,就不想学了。

用户很容易在使用产品的路上产生困惑和迷茫,看着脚下的路,忘记要去的远方。

运营要做的就是解决他的困惑,给他意义,让他坚持学下去。

2、自我否定的忧虑型

很多用户都很容易自我否定,明明很想获得这个技能,完成这件事情,但是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已预见自己做不到,所以很容易放弃自己。

我买了这个课,学不会又浪费钱怎么办?我买了钢琴,要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我想学跳舞, 但是我身体僵硬、不协调,我怎么可能学的会。这些都是借口,这其实是懒得开始 ,懒得行动。

运营要做的是鼓励他,监督他,给他信心,只要看到坚持努力的成果,他就会成为自驱型选手。

3、爱面子型

很多用户喜欢用“蠢”来逃避“懒”的标签。努力了,失败,可能是不够努力;但没努力,失败了,只能说明懒。用一个无法衡量的“蠢”来掩饰自己的懒,是很多用户喜欢做的心理暗示。运营要做的是暗示他失败是正常的,然后在运营的各个环节给他以激励。

4、后悔型

我年纪大了,现在开始来不及了。这是一种把20岁过的比60岁还丧的生活态度。这种用户经常后悔,以年纪大为借口。种树最佳的时机,一个是10年前,一个是现在,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

5、定标签型

我就是那种很懒的人。这种用户用“懒”给自己穿上防弹衣,用所谓的天生就这样来理直气壮的逃避努力。

我是易胖体质,健身也不管用,很容易反弹;我记性不好,所以单词记不住;我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销售。用这样的标签来告诉大家,我做不好不是因为我不努力,是我的基因就是这样。

6、羞愧型

这种用户经常反省“我不该这么懒的,明天开始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努力工作、我要健身减肥···”然而,这样的反省只停留片刻或者两三天,然后就会像失忆一样该怎么懒就怎么懒。

这类用户用一句话概括:错是要认的,改正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是很生动啦!

三、运营如何针对性的应对用户懒的问题?

了解了用户为了偷懒会找的各种理由和借口,然后找应对用户懒的问题。

1、确定运营目标

运营目标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方向标,所以确认过目标再找对策能有的放矢。

内容运营的目标是阅读量、粉丝增长量、分享数、阅读来源等数据目标;用户运营的目标是用户新增、用户活跃度、用户转化率等数据目标;活动运营的目标是活动参与人数、活动转化率、用户获取成本、新增用户数等数据目标;产品运营的目标是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等数据目标。

确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各个运营节点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归结为用户懒。因为用户懒是相对的,你身边可能不乏沉迷于“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的朋友吧,他们能下班晚、吃饭完、熬夜玩,你能说用户懒吗,我们要做的是分析用户懒的原因,分析出用户是上面6种懒中的哪一种。

2、在运营个环节提高用户参与度

这点可以参考市面上很火的游戏的运营方式,比如王者荣耀,让人天天都玩沉迷其中,根本停不下来,为什么?签到给奖励、做任务给奖励、游戏中杀人头给奖励、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吐槽,一起讨论战术,不知不觉能玩好几个小时。

用户是懒,但不能把问题都归咎于用户的懒,好玩的有趣的备受激励的事情,很多用户都是愿意做的。

比如最近朋友圈很火的知识星球,你付费报名成功以后分享自己的专属海报到朋友圈后,不仅能满足自己爱学习、求上进的虚荣心,还能赚钱,没准还能把自己花的钱赚回来,这种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事情,相信很多用户是愿意做的。

所以,做运营,除了接受用户懒,也要知道用户为什么懒,进而研究出解决用户懒的办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用户将是你一辈子得不到的人。

四、总结

有人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的懒人工具害了这一代的年轻人,年轻人越来越懒,身体上懒,精神上会更懒,对年轻人的健康发展很不利,这是事实。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的懒一旦被培养出来,这个模式是不可逆的,以后会有更多迎合用户懒惰而开发出的产品。我们不需要改变用户的懒惰,只需要在他觉得“懒得再向下一步”的时候,给他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