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导读:

《萧萧》揭示了萧萧命运的悲剧性,她命运几经转折,却又回到起点,这样的悲剧实际上就是封建主义传统束缚下女性的悲剧命运。《萧萧》带给我们的既有对命运的悲哀之感,又有在悲哀之中透出的人性的自然之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或多或少有两面性。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萧萧身为童养媳的苦难遭遇,她的悲剧在于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嫁作童养媳,与花狗结合,差点被送走,生下儿子又被留下来,她希望自己像女大学生一样自由,但她的人生只是为夫家延续香火、做劳力,当萧萧抱着新生下来的毛毛迎接童养媳,像当年自己抱着丈夫一样,命运几经转折,却又回到起点。

而童养媳制度的野蛮型,同时也揭示了湘西人们在当时,世代相传的愚昧和麻木,暴露了这个偏远地区的愚昧和不文明的社会现象。《萧萧》中,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蕴涵着浓厚的乡土民情的自然、真诚,刻画了萧萧和花狗,小丈夫和族人这些鲜明的形象,他们身上散发人的天性,颂扬了生命和优美的人性。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一、无忧无虑的童养媳“萧萧”

从萧萧出嫁开始,乡下女子出嫁照例是要哭的,但萧萧做新媳妇就不哭,因此到出嫁那一天,她还只是笑,她又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么事也不做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丈夫比她小了9岁,这个小丈夫在她眼里只是需要照顾的小弟弟,只是一个她喜欢的小孩子。

一般童养媳的生活很惨,不仅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还要遭到婆家的打骂,但萧萧的命运却与众不同,她来到夫家以后代替婆婆做了很多事,比如,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去玩,上山砍柴,搓尿片,捡田螺。

由于萧萧本身的天真和勤劳,得到了婆家人的一致认可。然而,她在夫家得到了健康自由的成长,虽是童养媳,但她却更像夫家的女儿,她与小丈夫更似姐弟情,俨然一个爱护弟弟的姐姐,“天晴落雨日子混下去,每日抱抱丈夫,也帮同家中作点杂事,能动手的就动手。”

没有人去逼迫她做苦力,而是量力而行,夜里睡觉做梦去攒私房钱,还有小丈夫夜里哭醒,“哭到婆婆无可奈何,于是萧萧轻手轻脚爬起床来,睡眼迷蒙,走到床边,把人抱起,给他看月光,看星光;或者仍然啵啵的亲嘴,互相觑着,孩子气的“嗨嗨,看猫呵!”那样喊着哄着,于是小丈夫笑了。”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萧萧半夜起来哄丈夫反而当成一种享受,通过萧萧的日常生活,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乡村人们在安逸、接近自然的生活状态下,处处渲染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姐弟情”,而非“夫妻情”,这种单纯而又亲切的情感,让萧萧的生活充满乐趣。

在生活上,她已经成为了这个家庭骨肉亲情当中的一员,而不是以被买卖的童养媳身份,除了生活上的安逸,萧萧精神上也是自由的没人把她当童养媳驱使,正是因为亲情赋予的这种平等地位,我们看到了萧萧那个年龄应有的天真烂漫,看到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使得萧萧无忧无虑地成长,一天比一天长大起来了。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二、张扬本能欲望的长工“花狗”

在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中,萧萧作为一个少女的身体和心理都逐渐地发育成熟,但是萧萧和小丈夫的年龄相差太大了,慢慢地家里的长工花狗对萧萧有了非分之想。花狗,面如其心,生长地不是很正气,他经常给萧萧唱那使人开心脸红的歌,说一些不正经的话,一次次地挑逗引诱,“终于有一天,萧萧就这样给花狗把心窍子唱开,变成个妇人了。”

萧萧让花狗带自己逃到城里过自由的日子,两人的对话写出了萧萧和花狗两人各自独特的情绪和感受,做错事却又害怕承担的花狗一走了之,留下萧萧独自承担责任。或许大多人会觉得花狗是“渣男”,敢做不敢当,要是没有他,萧萧再等几年小丈夫长大圆房,过上了童养媳正常的生活。

而花狗这样的人物又能从何处体现人性美呢?花狗引诱萧萧在先,花狗得到性欲满足的同时,萧萧在青春懵懂期泛滥的情欲和性欲也得到了满足,在封建思想极为厚重的年代,释放本能欲望遥不可及。“花狗对萧萧生了另外一种心,萧萧有点明白了,常常觉得惶恐不安。”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不能否认花狗与萧萧的“爱情”,或许萧萧是有点喜欢花狗的,但自己不懂得那是什么,虽然未明确指出萧萧本能欲望的张扬,但却为萧萧性本能的冲动和满足做出了暗示。“对生命性爱的礼赞,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性爱”作为人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得以繁殖和延续的根本保证,它不仅是男女情爱炽烈燃烧的诗意升华,而且是人类生命力旺盛的重要体现。”热烈率真的男女性爱是自然人性的基本表现, 是生命健康发展的正常需求,更是一个民族雄强生命力的鲜明标志。

花狗无所顾忌地向萧萧唱“情歌”,一有机会便缠在萧萧身边,还说“我为你睡不着觉”,不能说花狗和萧萧两情相悦、彼此倾心,但花狗的这一行为促使萧萧冲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传统,性本能得以无畏张扬,无论是萧萧还是花狗获得了无意识欲望的满足,真正展示了生命的激情与活力。而这种真挚性爱的肯定和张扬来反对生命的懦弱与衰颓,赞美生命的蓬勃与雄强 ,这怎么会不是一种人性美呢?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三、赤子之真的 “小丈夫”

小丈夫从小跟着萧萧,他拥有孩子的天真、善良、顽皮,在那个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从小拥有童养媳的男人会被家里教育要以后要怎么去做,小丈夫好像没有人教他这些传统, “不论做什么,走到什么去,丈夫总跟在身边,丈夫有些方面很怕她,当她如母亲,不敢多事,两人的感情实在不坏。”

萧萧感觉身体有点特别去找花狗,想让他带自己去城里过女大学生自由的生活,花狗不同意, 萧萧气的一个人坐在草地上哭了起来,小丈夫看到后给她吹吹眼睛,把自己捡的小石头放在萧萧面前,这里可以看出小丈夫哄人的做法是很孩子气的,但在萧萧最无助的时候,他尽自 己所能去安慰她,想让她开心,萧萧告诉小丈夫:“弟弟,我们要好,我哭你莫要告诉家中, 告家中我可要生气!”到后来,这事情家中的确没人知道。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由此可见,在小丈夫心中,他是维护萧萧的,连父母也不告诉,选择替她保守秘密。萧萧用 尽一切方法想拿掉肚子里的孩子,“ 大肚子只有丈夫知道,他却不敢将这事给父母知晓,因 为时间长久,年龄不同,丈夫有些时候对于萧萧的怕如同爱,比对于父母深切。”

萧萧逃走面临“发卖”,随着小丈夫年龄增长,丈夫知道了萧萧肚子中有儿子的事情,也知道她即将被发卖,一般到丈夫懂得这些事情时,他不会容忍自己童养媳的背叛,更不想留下这样的人在自己身边,但是丈夫并不愿意萧萧去。

萧萧在等待相当的人家来收留她时,姐弟 又仍然如月前情形,过着有说有笑的日子了,萧萧的儿子出生后,那孩子平时总唤萧萧的丈夫“大叔”,丈夫也不生气,经过这种事,丈夫对萧萧似乎并没有隔膜,他仍然具有淳朴善良的童心和美德,毫不自私虚伪,让我们在那个黑暗冷酷的世界里感到些许的温暖,是有人“爱”萧萧的、关心萧萧的。孩童的心是最纯真的,这样的小丈夫形象展示的就是人性美。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四、宽容的“族人”

萧萧嫁到这边来后,这边的人都待她极好,其中,祖父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祖父不喊 “萧萧”,而唤她“小丫头”,他幽默亲切,素来爱和萧萧开玩笑打趣,两人是一对“活宝”。后来萧萧做错了事,十年后预备给小丈夫生儿子继香火的萧萧,肚子里已经被另一个人抢先下 了种,一家人的平静生活全被打乱了,“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各按本分乱下去。”

萧萧最终要面临礼法制度的威胁“沉谭”或“发卖”。沉谭多是读过“子曰”的族长爱面子才作出的蠢事,幸好祖父不曾读过 “子曰”,不忍把萧萧当牺牲,选择了“发卖”。这样的处罚好像极其自然,大家理所应当的接受了,这件事情既已经说明白,照乡下规矩,倒又像不那么要紧,只等待处分,大家反而释怀了。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 萧萧和花狗的儿子出生了,团头大眼,声哄响亮,于是,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萧萧“失节”后,并没有像古代多数女子那样,落的个悲惨的结局,遭受悲剧的命运。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萧萧的结局是圆满的,族人不希望萧萧走,大家全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看似要这样做,不 得不做,究竟是谁定的规矩,是周公还是周婆,也没有人说的清。在“人性美”和“理论道德”的强烈冲击下,那种坚韧、宽容的人性美最终使萧萧走上了和谐的道路,“族人的谅解”人性美得到了升华。

萧萧留下来了,成为了家中的一员,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喊萧萧的丈夫叫大叔,丈夫也不答应,也不生气,很平和接纳萧萧和她的私生子,还为牛儿纳亲,这种温和的谅解让人感动,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宽容的人情。

在世俗看来,不能容忍的“失贞”事件,湘西的那些乡亲却以最自然的方式来处置了,他们 不是想着去破坏或抵抗这些礼法,而是以一切顺其自然的态度去处理这件事情,安逸地照着原有的生活轨迹继续生活着,固守人性的本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湘西人的人性美。

《萧萧》: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结语:

《萧萧》,用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人性美,而人物形象往往取自于现实中的人物,是现实中的多个人物‘缀合’而成的;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复合的、共性的、立体的人物的心 灵世界。

萧萧、花狗、小丈夫、族人这些人物形象各有特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湘西人自然的人性,“宽容”、“仁爱”、“自由”、“天真”的气质分别赋予了不同的人物,他们彼此发生故事, 散发“人性即自然”、“人性美在于自然”、“人性美在于生命”的人性理念。

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过程中,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的人性去对抗,对于礼法,家人以农人淳朴的天性去对抗,这样的对抗都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这样的力量看上去是弱 小而偶然的,但是却隐藏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这些那个社会背景下,女性中的弱势地位和封建礼教对女性身心的严酷残害,而萧萧的结局是圆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