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的商业发展之路--读《从零开始学漫画》

漫画在我国基本没成什么气候(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创作了大量单幅漫画,主编郑振铎定名为《丰子恺漫画》,才有正式“漫画”一词),但在日本却相当于一种民族文化。日本漫画也在全世界风行。

日本漫画的商业发展之路--读《从零开始学漫画》


日本漫画起源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浮世绘(一种线条简练,装饰性强,富有艺术内涵的绘画或版画作品,后来也采用透视法、夸张法)。当时浮世绘画家北斋在1814年刊行过《北斋漫画》,当时漫画的意思就是“随便画”、“漫话”、“漫谈”。后来因为国内外战争不断,日本漫画也没发展起来。

二战后,日本国力大减,开始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宝贵,开始着重发展经济与民生,也迎来了日本战后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漫画(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百度百科)这玩艺其实最具流行的要素:一是老少皆宜(简单、明了、直观,一看就明白);二是主题丰富。而且绘画这个艺术品种,最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因为它的用途实在太广。我们有时说“艺术”,很多时候都单指绘画。

一、日本漫画的第一个转机--技法成熟。

日本漫画的商业发展之路--读《从零开始学漫画》


日本漫画后来成为世界性影响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手冢治虫(1928-1989)。当时欧美动画技法已经很成熟,他看了若干动画后,触动了一个开创性想法:把电影镜头感带入漫画。从此日本进入了“分镜头漫画时代”--人们看漫画就跟看电影一样,非常震撼。手冢治虫也被尊为“漫画之神”。

日本漫画的商业发展之路--读《从零开始学漫画》


二、日本漫画的第二个转机--图书市场的繁荣。

日本二战后出生的孩子,大都喜欢漫画这种形式。但因为生活的拮据,漫画还未成为一种主流读物。

当时的日本出版市场分为正本、赤本、贷本。“正本”是国家主流教育机构引导的,内容也比较正规。“赤本”是相当商业化的书籍,只要有商业价值就出版,即使整本书籍都是漫画也可以;通常在小卖部、零售店零售。“贷本”是出租书籍,价格相当便宜。

当时因赤本的出版相当自由,大大促进了日本漫画的发展,但它的内容和尺度也越来越不健康,受到家长们的抵制,赤本就逐渐消失。赤本也是贷本的重大收入支撑。赤本的消失,最终也引起贷本逐渐消失。但赤本确实培养了日本一批本土漫画作家。

三、漫画的东山再起-市场化运作

最后由正本一统出版江湖。但是它也吸取了教训:

1、引进责任编辑。主要就是负责出版方向,内容符不符合市场。

2、引进分工,比如主笔和编剧。

3、使用调查表。漫画一般先进行试连载,并附读者调查表。假如读者不喜欢,就不再连载,作品就下架。假如读者喜欢,就继续连载,或出单行本。如果很火,就立即向动漫(这里又适逢电视行业蓬勃发展)、玩具等商业体系发展。

日本在1967年,讲谈社的漫画杂志《周刊少年 MAGAZINE》某期突然大卖,销量突破百万,引起各大出版社纷纷效仿,推动之后几十年日本漫画高速稳定发展。

小结一下:日本漫画的发展是由技术上成熟(电影分镜运用)、出版市场繁荣(地上-正本、地下-赤本、出租);受众广泛(二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等共同推动发展起来的。

202003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