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作為我國近代史上最為著名的作家之一,魯迅先生在文學界的地位可謂是重中之重。思想上,他針砭時弊,用辛辣的語音正面揭露和諷刺了當時中國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也為我國文學形式與風格的豐富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野草》這一散文集更是魯迅先生不可不談的代表作之一。這一作品不僅是中國現代散文詩走向成熟的第一個里程碑,其中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獨屬於魯迅先生的生命思想,也同樣讓人感到驚異。可以說,《野草》不僅是魯迅先生在文體風格上的創新,也是其思想精神的體現。

一、《野草》中生命思想產生的原因

1、魯迅先生豐富的成長經歷

魯迅生於1881年9月25日,當時的中國仍然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也因此,魯迅幼年時接受的教育,是正統的封建儒家教育。

雖然魯迅在少年時家境還算不錯,但在其祖父入獄、父親病重後,家族對他的偏心對待,卻讓他深深感受到了世態炎涼。而有關魯迅的性格,通過其上私塾時在書桌上刻下“早”字一事便可看出,必定是堅強而有毅力的。

長輩們的壓迫和生活的打擊,都使這種性格愈發剛強。而後來,魯迅在前往南京求學後,不僅因為接觸了《天演論》而首次產生了思想上的變革,更是憑藉自身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清政府公費留學日本的機會。而魯迅人生軌跡改變的轉折點,也隨之到來。同一幫清政府的貴族子弟共同留學日本的魯迅,深切感受到了當時中國人思想上的麻木與愚昧,

“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作為算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留學生尚且如此渾渾噩噩,普通國民恐怕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的想法在魯迅的腦海中滋生,並逐漸佔據主導。正如他自己所說:“凡是愚若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毅然決然之下,他終於決定棄醫從文。

從醫生到思想先驅,魯迅經歷的艱難困苦和掙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萬籟俱靜的中國,在一片漆黑的中國,想要成為一名吹哨人,點燈者,必定要有極其頑強的抗爭精神。而魯迅則以其手中的筆為刀劍,插入了反對派的心臟,喚醒了無數尚處矇昧狀態中的國人。

而也正是有了

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才促成了魯迅思想的多元。雖然他也時常有著面對特定時代問題的矛盾,但他更希望人們能夠從渾噩中甦醒,併為了自己國家與民族的希望而奮鬥。不僅他自己有著如野草般頑強的生命力,他也希望眾多中國人能夠擁有這種力量。

“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五四運動

2、因複雜創作背景而形成的思想多元

《野草》創作的時期,恰逢象徵主義這一文學流派剛剛發展起來。經過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的四十年推動後,才最終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現代派文藝運動。傳入中國的時候則還要稍晚,也因此,這類作品在風格、思想表達上都還有著些許不成熟。

與此同時,散文詩也是在新詩革命初期才有人創作,年頭並不算很久。而《野草》這一作品,不僅屬於象徵主義流派,更以散文詩這一新文體呈現出來,在當時整個中國都顯得較為新穎,獨樹一幟。同時,它也為文學界帶來了創作上的活力,是一部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而從時代背景來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五四運動後最為黑暗的軍閥統治時期,“既摧殘全國學生工人爭取自由運動,慘殺無辜。又主使川湘桂粵東南東北數次戰爭,擾害閭閻”,如劉和珍君犧牲的

三·一八慘案便是發生在這段時間內。而帝國主義在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猶有過之,使中國人的生計愈加困難。

對魯迅個人而言,在《新青年》解散後,他自我認為有種在沙漠中孤軍奮戰的感覺,找不到方向與目標,有心卻無力,思想上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這也是在《野草》中我們能感受到魯迅苦悶心情的原因。但是,越是令人感到絕望的困境面前,越是需要頑強的鬥爭精神去對待。魯迅並未屈服於現實,相反,他選擇用手中的筆,去與黑暗的現實抗爭,《野草》當中的“反抗絕望”因素也因此顯得格外濃厚。

“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二、《野草》中“生命的抗爭”的具體體現

1、《秋夜》與《死火》中的反抗精神

在《野草》中,《秋夜》這篇文章深深體現出了魯迅的情感。當中的那棵棗樹。秋天是植物凋零的季節,棗樹自然也不例外,“落盡葉子,單剩乾子”。而文章在開頭對天空的描寫也顯得十分特別,魯迅將天空人性化,隱喻當時籠罩著整個中國的黑暗文章整體環境描寫中也因此透露出一種肅殺、冷清的氣息。與此同時,棗樹還面臨著其他孩童的打鬧,不曾遭受正常的待遇。可以說,棗樹的環境十分糟糕。

即便如此,“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䀹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

棗樹如同當時奮鬥的熱血青年、愛國志士一般,

雖然身處黑暗與困境,但依舊憑藉著一股頑強的抗爭精神而不曾屈服,反抗絕望也大抵體現於此了。

而在《死火》中,“上下四旁無不冰冷,青白”、“一切冰冷,一切青白”等字句描寫無不是在隱喻當時中國的時代環境。一團團死火,掉入冰谷,看似無用,但他們所擁有的的抗爭精神一直在傳播。雖然有的失去了生命不再燃燒,但有的卻依舊在同寒冷作著抗爭。

正如當時的無數仁人志士,有的被迫害,而有的仍在散播光明的火種。“我”作為其中的代表,自然想破一切辦法要衝出此種困境,“我說過了:我要出這冰谷……。”而在文章的最後,“哈哈!你們是再也遇不著死火了!”,“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其他火焰在人間繼續燃燒,從而帶來溫暖。這一文章運用夢幻和象徵的手法,通篇充滿了抗爭精神,體現了魯迅對革命者熱情的關切和愛護。

“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三一八”慘案

2、《一覺》和《希望》中的生命言論

雖然《一覺》中主要描寫了新青年們在經歷“三一八”慘案後的叛逆,但其中的生命理論,也不可忽視。青年們作為當時拯救中國於危亡的重要群體,他們的抗爭,便是整個中國的抗爭。然而, 在反對派的陰暗統治之下,他們卻不斷遭受迫害,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無情收割。

雖然危險就在眼前,但依舊無人放棄。

“是的,青年的魂靈屹立在我眼前,他們已經粗暴了,或者將要粗暴了,然而我愛這些流血和隱痛的魂靈,因為他使我覺得是在人間,是在人間活著”。

魯迅被這種前仆後繼的犧牲精神深深感動,他從這些愛國青年的行為中看到了中國的未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而這種犧牲精神是從一代青年傳到下一代青年中的,即便有的青年已經犧牲死去,但他們的精神是在不斷傳播的,他們的生命也被無限延長。

《希望》不同於其他文章的單一情感表達,文中罕見流露出了魯迅的自我掙扎與矛盾。一方面,當時中國的黑暗現實無不讓他感到孤單、心痛,“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再加上魯迅年齡的增長,體力漸漸不支,對現實生活產生失望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另一方面,新青年們的熱血和反抗精神,又無不讓他

感受到中國的希望就在眼前。

同時,無數人受他的文章影響頗深,從而產生了思想上的轉變,他也因此大受鼓舞,繼續進行著寫作。但正如文章最後所言: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仍不放棄,自我鼓勵,並激發消沉的青年。這種希望存在於每個個體之中,存在於每個生命之中,生命存在,希望便不會滅絕。

“生命的抗爭”——透過《野草》,讀懂魯迅先生筆下的生命思想

三、總結

《野草》作為魯迅最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誕生既是特定時代環境下的產物,也是魯迅勤奮寫作和高超技巧下的成果。魯迅從日本留學歸來後,便一直充滿了濃厚的愛國熱情,他迫切地想要將這種熱情傳播到當時每一個渾噩的國民思想當中。而《野草》便是魯迅進行這一過程的重要手段,文中不僅流露出魯迅在不同時代下最真實的情感,同時也是中國文壇的一股新風,是現代文學中象徵主義的里程碑式作品。

參考文獻:

1.《〈野草〉中的生命哲學》

2.《反抗絕望與絕望的抗戰—論〈野草〉的生命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