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招聘都要45岁以下的人员,那46岁以上的群体怎么办?

用户6545562327348


公司是否招聘45岁以下的人和用不用45岁以上的人是两回事。

第一、为什么招聘都要45岁以下的人,因为35岁的人能力不低、但体力更好,成长性更强。

虽说一个人的职场生涯有可能会持续到60岁,但一个人能有多大的能力在45岁之前,甚至更早就能够看出来。

一个人到45岁至少已经工作了20年,而如果一个人学习能力比较强,工作又很卖力,基本上10年左右就能够成为行业内的专家,也就是说招聘35岁左右的人就能够满足需求,而且35岁左右的人体力要比45岁的人更好。

第二、45岁的人要么比35岁的人好的多,要么比35岁的人差得多

上面说了,在一个行业里边10年时间,混的不错的基本上都已经做到总监职位了,能行的人就行了,不行的人也就那样了,所以35岁左右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每个人的水平如何,而45岁的人如果自身没有跨级成长,仍然停留在总监级别,竞争力当然不如35岁的人,因为人家是花了10年时间就做到了总监,而45岁的人可能花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才做到了总监。

实现了跨级成长的45岁的人,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副总裁或者CEO,COO等高管了,而这些人要么牢牢的把控这公司原有的高管职位,要么就是老板直接邀请了,不会通过网络渠道去招聘了。

一个人做到副总裁或者CEO的时候,行业知名度一般是比较大的,如果他们离职了,会有一帮老板在后面接着。

所以说人到35岁之后,一定不能够通过投简历找工作,一方面要让自己的技能不断精进,不断的实现跨级成长,一方面就是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行业影响力。

有很多总监甚至是经理都非常善于培养自己的影响力,比如经常参加各种行业大会,并作公开演讲,或者是长时间撰写自己的博客、微博、公众号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扩大自己的行业影响力,这样你就不需要通过投递简历去找工作,45岁的年龄限制对你来说也不是个事。

第三、45岁的年龄限制只是一个概率标准

就好像很多公司招聘员工必须要本科学历一样,他们当然知道大专学历也有能力强的人,但他们要的是效率,整体上来讲,本科学历的人概率上肯定比大专学历的人综合能力要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有些岗位,比如总监,你应该在35岁左右就做到这个职位了,让45岁的人来面试,显然不是一种有经济效率的做法,因为有能力的人45岁应该做到副总裁了或者自己创业去了。

当然不是说未做到副总裁的45岁的人就没有能力,因为这和机遇也有非常大的关系,但是面试嘛要考虑一个概率,卡一下标准,效率会高很多。

所以如果你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口碑也相当不错,我相信公司不会因你是45岁的年龄而不要你。

很多公司都是有特批制度的,很多人的学历并不符合要求,但仍然进了公司,就是这个原因。

第四、45岁的人薪资要求一般比较高

45岁的人已经经历了至少20年的职场生涯,带过的业务非常多,薪资也会水涨船高,但能力并不见得比35岁的人高到哪去,这也是一个被卡的原因。

第五、转行或者创业

我身边有很多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在快到40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都选择了转行,不过不是盲目转行,而是基于职业规划的转行,他们早早的就开始考虑40岁之后的职场之路。

职场等级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越往上人数越少,一个公司只有一个CEO,但一个公司却可以很多员工。

所以职位越高机会其实越少,伴随着高职位,虽然薪资也较高,但压力也非常巨大。

很多朋友在有房有车有媳妇有娃之后,家中有粮的情况下开始选择了副业,或者自己创业,大部分人的做法是边上班边做副业,两条腿走路,待副业做的不错的时候开始全职做,我很少见到直接全职创业就成功的人,大部分是经历了一段两条腿走路的时间。

另外就是投资理财,当自己有一些积蓄的时候做一些投资,比如前几年的房子和商铺,这些都会成为自己的第二收入,甚至是高于工资的第一收入。

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一些开滴滴的司机其实很有钱,他们有了投资理财的收入之后,随便找一份工作都行,没事开开车也行。


八鱼先森


作为一个长期人力资源从业者,告诉你为什么都要45岁以下的人员?

  1. 安全: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0岁,即超高50岁就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对员工和企业都是没有保护的,加之涉及到招聘宣传不得歧视性别,自然而然我们不再超50岁以上的员工。

  2. 效益:45岁以上,基本子女都已成年,子女可以工作后,父母工作压力减轻,加之身体机能的下降,工作效益会比同岗位同工资的年轻人差。

  3. 现实:同岗位同工资,你会选择30岁年轻力壮有潜力,还是45岁以上经验老道的,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判断,也不能一概而论。


如何破解这个45岁的分水岭呢?

1、向上发展:积淀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得到向上提升的机会。具体的措施:

  • 坚持耕耘一个行业,从而能彻底了解一个行业,行业知识优于他人

  • 通过考取职称,资格证书,获得国家,行业的认可,技能水平优于他人,这是目前国家在大力提倡的。

  • 坚持学习,互联网时代让知识获取的速度大大增加,大家提高知识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所以别人在学习,难道你不学习吗

2、横向发展:45岁的优势是我的经验和资历,待人接物的水平、手中的人脉资源及知识的融会贯通,利用好它们。

以45岁的经验和资历,往往能看到年轻人看不到的机遇和发展机会,所以掌握好可以看到的机会,通过横向发展,以行业为基础,进行创业。


总结:年纪不是阻碍你就业和创业的大山,懒惰和懈怠才是!


老戴和小戴


所有招聘都要求45岁以下,对一般职员岗位要求更“狠”,普遍要求35岁以下。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除非高管或技术专家,不可能招聘45岁以上的管理人员甚至中层人员的。实事求是地讲,不是公司不讲理,而是招聘45岁以上的人员性价比真的太低。

举例3个例子:

1.职员层次。

招聘45岁的职员,按照职级套靠,年薪要20万起,他的单位薪酬对应的工作产出,不一定比30岁的年轻职员产出多,而30岁的职员10万年薪,也能“忽悠”得团团转。

2.中层层次。

招聘45岁的中层或资深技术专家,年薪30万起。这种年龄的中层或专家,不会再亲自动手做事了,只是指挥、管理、耍脾气。你聘用一位45岁的中层,估计要打击一大片30-35的骨干员工。很简单,堵住了他们的晋升之路,危害是非常大,可能导致好几个骨干员工辞职。如果你启用一个35岁的中层,年薪给到25万左右,他发挥的功效就大于45万的年薪水平,然而你用45岁的,他的功效可能只有25万。

3.高层层次。

现在公司,体制内,都要求年轻化,45岁以上基本不可能引进。体制外,都流行少壮派,引领新理念,引入新潮流。如果单纯引进高层抓管理,不要求创新理念,其实,不如返聘那些退休老上司。比如,返聘的老上司,一年给15万,他们就很开心了,管理认真负责,加上退休金,他们收入很满足。但15万年薪,不可能招到45岁的高管。

因为,国内职场的用人文化,与西方是不同的。比如,你坐国际航班,西方航班很多都是“大妈、大叔甚至是瘸腿的大叔”服务,国内航班统统都是年轻漂亮的空姐。

根本原因,国内企业往往在社会化责任和经济效益责任之间摇摆,企业生存艰难,面临税压比较大,只能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用工方式。比如,吃甘蔗要吃最甜的那段,用员工要用最黄金、最便宜、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年龄段,至于别的年龄段,那就让给社会吧。

国外的职场,流动性很强,对稳定性追求没有国内这么大,人们没有户籍、住房、城市、家庭等限制,可以流动就业、流动居住、流动生活。国人没有这种文化,还是喜欢长期安稳,老了都要叶落归根,喜欢老朋友老家乡的踏实感觉。

所以46岁以上的老人,职场生存压力是很大的。

一是,体制内的46岁的老人,基本上就等着退休了。

效益不好的企业,可以办理提前内退,有点职位的可以退二线了。公务事业体系,达到30年工龄,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待遇非常丰厚,许多人46岁以上,要么提前退出,要么熬一熬,就退休了。可怜的是体制外的私企员工,46岁的老员工只能忍着,努力干活,来拼老板的善心吧。

二是,46岁的老职员一旦失业,再就业的难度比登天还难。

很多人只能委曲求全,有条件的退居二线后勤岗位。体制内的企业,可以到后勤服务、党群管理、老年中心等工作。私企的老职员,有两类,一类是有技术有能力的,要么降格以求,再跳槽到其他企业打工。一类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职员,很多要么回家,要么找一个保安、门卫等工作,再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三是,46岁以上无职业者,就更加悲催了。

你看,很多工地的农民工,50%以上都是45岁上的老人。小区保安、公司看大门、看停车场、超市里的收银、保洁、环卫工、绿化工,到处活跃着老人的身影,每月只挣一两千元工资,那还能怎么样?人人都要生存啊。


职场火锅


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我在柳州38岁时去小区做保安(当时月工资450块),做了大半年不干了,因为做保安期间帮业主卖了几套房,一共得了几千块酬劳,同事眼红向领导举报我,公司开会说我是工作时间做的,要我上交,凭本事挣的傻子才交!果断走人,后去工地装电(普工1000一个月),几个普工扛着楼梯跟着带班师傅去拉线,看见小师傅拿着图纸指挥我们做工,心里也些不平衡,他懂不用做,空指挥我们工资就拿1500块,我们累死累活才1000块!就报名去读夜校,就这样我学完初级又报中级,然后再考了高级电工证,通过学习又有实践经验,我很快学上手,工作中领导看在眼里就让我带了一个组的人做工,因为工作出色,年底评级把我从普工提升到组长(一个公司两个电工组,组长月工资两千),年终奖补发了我从普工到组长的差额。42岁离婚后我一无所有,带着只有5岁的儿子来到南宁,也是先去工地打工,(同样是做电工),一年后拿出自己攒的血汗钱出来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了今天,如今我54岁了,除了事业稳定外,我还在南宁市全款买有三套房,两部车,每天工作比原来更忙(早上9点到晚上10点),但我日子过得充实,无忧无虑,人年龄大不可怕,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不会落伍,不怕你们笑话,我老婆就是在网上认识的,地道的南宁乡下打工妹,如今我们幸福的在一起生活10年了,事业上她成了我的左膀右臂。


特价童鞋加盟连锁


直说要点:1、这是一个有偏差的认知;2、不要只盯着45岁之后!3、45岁之后有45岁之后的职业思维与出路!

这是一个对我们职场人思考职业生涯、日常与人沟通交流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益的问题,为题主点赞。

一、很多人所说的这个现象,是自认为很客观,其实带有偏差的观点、说法

正在浏览此文的朋友,请您不要一听这个观点就急着驳斥老鬼,老鬼之后的分享会让您更加理性的看待此现象。

1、首先承认:因为国内人力资源的充足,企业只需要在45岁以下求职者中招聘就足够了;

企业招聘比例、数量最为活跃、庞大的一定是基层员工岗位以及部分基层管理岗位。这是企业招聘岗位最多、需求最大的一个版块。

而中国相对而言人力资源市场是非常充沛的,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中年人就足够企业挑选了,企业没必要招聘体力、精力等等开始走下坡路的45岁以上求职者。

我们首先要承认,这就是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自然规律。

2、在此基础上,请注意:多数人说看到的,是网络上的企业招聘信息而已!这不代表全部!

多数人所说的“企业不招聘45岁以上求职者”,基本都是在网络上看到的招聘信息的要求而已。这个时代,多数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求职的,因此看到的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招聘信息让自己得出了这个结论。但不要拿网络作为整个社会来看待!

3、很多人却忽略了45岁以上人群的现实情况!

很多到了45岁的人求职,通过身边的朋友介绍就足够了!他们在社会上混了那么久了,根本不需要上网投递简历!

还有很多人45岁以上的人群,知道网络上各个招聘企业的要求,因此根本不到网络上找工作!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年龄、从业经历、能力等等,通过各种渠道找工作的!

反正他们没有在家闲着!

4、有一个非常客观的状况,是很多年轻人很少注意的!

大家应该知道:人到了四十多岁之后,跳槽的频率要比二三十岁时低的多!他们基本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心智,对于个人的能力也能够有充分的认知了。对于社会、职场中的很多现象、问题以及个人的荣辱得失的看法也与年轻人不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45岁之后的人跳槽机率、频率非常低!他们只要在企业中安安稳稳的的工作就好。

您只要观察一下,您所在的企业,或者您说认识的45岁的人,多数知道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现实状况,所以他们很稳定!而且,只要他们在一家企业里踏踏实实的工作,一般都不会被企业无缘无故的开除掉的!

因此,请更为全面、理性、客观的看待所谓的45岁现象为好。

二、多数阅读者,您不应该关注45岁之后怎么办!因为多数浏览者都不到45岁!

老鬼绝对相信,正在阅读本文的朋友,多数都只有二三十岁。因此,现在不需要想45岁之后怎么办!

您应该思考的是:现在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在45岁之后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为45岁之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只要我们理性一点就能够想明白:现在做什么、现在向哪个方向发展,才能确保自己在45岁之后拥有稳定的职业生涯。——只要您现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都可以得到答案!

老鬼随便举几个例子:

1、职位越高,招聘企业对年龄的要求放的越宽

例如一些企业,招聘CEO、CFO、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等职务,对于年龄的要求会变的比较宽松。只要你的能力、水平、过去的经历、业绩足够亮眼,45岁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2、你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客户积累,到了四十五岁,也会是销售方面的大神!

某些领域、行业,年轻的小业务员是吃不开的。因为他们的资源储备、人脉以及人生阅历等等决定了他们无法胜任某些领域的销售工作。

而那些年龄偏大、资源丰厚的人,或许会占有天然的优势。

3、在某个领域拥有强大技术储备的职场人,也不担心45岁现象

一些企业中,某个关键的技术岗位、研发岗位或者学术带头人,他们几乎不会受到年龄的影响。只要自己拥有超越他人的技术、造诣,45岁算个鸟儿啊!

老鬼列举了几个例子,目的是让大家明白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人自己没把本事的话,老天爷也没办法。

4、拼命努力,让自己45岁之前就开始创业

自己打拼,自己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例如,从35岁开始创业,在一个领域里深耕10年!只要自己心无旁骛的在某个版块里干十年,基本上早就冲破了创业企业的生存期,进入了发展期甚至稳定期了!谁还担心45岁之后的事情呢!

因此,请所有年轻的职场人应该思考现在应该做什么了!你的实力决定了你的未来。决定了你拥有选择权或者被选择权。别等到了45岁一无所长时再感慨。那就晚了!那个时候感慨、牢骚、抱怨,没什么用处!

这个社会,作为高素质的人,我们应该站在人格角度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他能力大小、社会地位高低。但谁也无力让没有能力的人都能拥有高收入的工作啊!

换种说法:我们尊重弱者,但不可能指望让弱者也拥有与强者一样的资源、机会、待遇。因为这本身就不合理!如果社会给了懒惰的人、不思进取的人、年轻时浪费生命了的人一些与强者一样的机会,那那些过去奋斗的人还有什么意义?人家过去的奋斗都白瞎了?

年轻时玩命拼搏奋斗的人,拥有了某些机遇、平台。而那些年轻时懈怠的人却抱怨社会不公、政府不给自己公平的环境与机会——这说不过去!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的未来提前行动吧!别只是盯着45岁之后自己该怎么办!也别提人家45岁之后的职场人操心!

你现在的努力,决定了自己45岁之后的职业生涯。明白这一点就足够了!

三、45岁之后怎么办?

多数行业里都会有超过45岁的职场人。因此,45岁之后怎么办,可能的出入非常多。

1、看透职场,学会珍惜,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冲动跳槽

很多企业中都会有年龄偏大的员工。而且一般情况下,只要认认真真工作,不会被开除。老老实实工作,拿属于自己的薪酬就好。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个阶段人的情商、心理素质与年轻阶段是不同的。

说的直白一点:这个年龄阶段的职场人,对于上司说几句、训几句,根本不当回事儿了!不至于因为一些职场现象而冲动辞职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的忍耐力是不同的,家庭情况、生活压力、个人心理成熟度等等也是不同的。

有时候,为了生活选择忍耐、宽容甚至必要的退让,也是一种智慧。

这个年龄阶段,如果还不能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能力、水平,还冲动,那会被人笑话的!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被动局面。

2、对于辞职更慎重,除非不得已(不可抗力),否则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个阶段,除非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得已离职,否则即使要换工作,也会提前通过各种途径找好了退路并且确认没有风险了才做出辞职的举动。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综合的压力决定了:已经承受不起职场空档期了。即使承受的起,也不会和收入较劲!不让自己出现收入方面的损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思想。

3、45岁之后,更加珍惜身边多年来形成的人脉资源,这是自己可以借助的一条条的“路”

网络求职,对于45岁以上人群几乎是不现实的了。因为网络上除非一些最高级的职位、岗位,很少有45岁以上的求职信息。

因此,职场人应该45岁之前就应该给自己铺设“人脉”这个管道了。别等到了45岁,发现自己身边没有几个能够帮助自己、给自己提供必要帮助的朋友。这是一种悲哀哦!

4、如果拥有了某个创业的机会,尽量把握,不要错过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机会

45岁之后创业也不是不可以!经过多年的社会历练,如果拥有某些机会、项目去创业,自己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利用原来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做一个小项目,也能比上班滋润的多!因此,抓住机会。或许自己单干三五年,能顶上班一二十年!不贪大,只要比上班要好的多也是可以选择的。又或者,您还能创立一家伟大的企业呢!

华为的任正非也是四十多岁才真正下海的呀!

5、永远记住: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拥有完全理性而客观的“自知之明”

大家仔细观察:45岁以上的人群,没有闲着的!比那些二十多岁的职场人还勤奋!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人还有啃老的呢!而45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没有闲着的。

而且几乎所有四十多岁的职场人,收入都不比二十多岁的普通职场人低!原因在于那个年龄阶段,已经充分的接地气了!

因此,不必为别人45岁之后如何办操心了!关心一下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吧!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收回自己无用的思想,专注于目前阶段自己的发展,方为正道!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我的切身经历:

2013年还没毕业的时候,去会计培训班学习,有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也在考证,当时我们班里都是20刚出头的小姑娘,有几个小伙子,这位阿姨显得特别突兀,除了培训老师一直鼓励外,其他人都有点儿不可思议,也包括我,后来得知他已经考过一次了,会计电算化差了两分没过,这次是第二次参加了,我们有时会小声嘀咕“这么大了,就算考过了谁要啊?唉!”

神反转,当时老师建议去洛阳考试,洛阳人少,好过,我和那位阿姨就在同一个考场,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当然,后来她考过了,也在老师的推荐下去一家小公司当会计。

其实,早就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不是45岁别人不要你,而是很多人45岁已经放弃继续学习,没有学习能力,就算年轻20岁,照样没人要啊


九先生历史畅谈


看到朋友圈分享的一句话很有感触:别得罪中年人,他们狠起来啥都学。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狠人,他们面对生活的那种不轻易妥协的态度,让人敬畏。

加入了一个自媒体写作爱好者微信群,有个大姐今年48岁,身体不太好,可是一直有颗爱好文学的心,想多学点东西,顺便赚点稿费。从一开始的微信打字都磕磕巴巴,到后来在热心群友的帮助下学会了语音输入法,输入速度一日千里。再后来大姐报了写作班,跟着一帮年轻人学习新媒体写作,慢慢开始给各大平台投稿。在一些小年轻坚持不住停笔的时候,大姐传来了上稿百万大号的消息。据说,现在大姐的稿费比她以前朝九晚五上班高多了。

去年报了个法考的集训班,作为一个带娃的宝妈,还是非法本专业,想着要充实下自已,我自认为还是有点上进心的。上课的时候同桌是个五十几岁的大伯。刚开始看到他,我心里直泛嘀咕,这么大年纪还来学这个?后来相处一段时间后,听大伯说一直很喜欢法律,年轻时候做生意上过当,多亏一个律师朋友帮助才化险为夷。当律师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现在孩子大了,他也有时间了,就来学点感兴趣的,这是他第五次考试了。我因为工作和孩子的原因,培训班不能次次都去,同桌却风雨无阻。最后的结果是,大伯通过了考试,拿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证书,而我失败了。上次碰到大伯,他已经去朋友那里实习了。

还有个牛人,我亲妈。我生孩子的时候,她去开月嫂机构的朋友那学习了一段时间。不仅学会了催奶,还学了宝宝推拿。我月子里多亏了我妈。后来,她偶尔去朋友的机构兼个职,工资不低,还收获了不少回头客。现在我妈开始折腾着学英语了,在一个英语学习群里和一帮爱好者每天叽里呱啦的,从什么都听不懂,到现在能说上几句,这个进步让人惊讶。我真心佩服她。

年龄其实不是问题,任何人都会有中年危机,或者陷入低谷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心态,你不轻易服输,不轻易低头,年龄也就不再是可以限制你的枷锁。

看着身边这些啥都学,什么都尝试的狠人,我觉得我的鸡血又回来了。


草木春秋


46岁,失去工作,重新上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大龄劳动力,他们该如何求职应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工作技能、文化程度、体力状况等都不尽相同,在求职时,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技术型员工。


老张,今年45岁,是一家大型纺织公司的会计。一辈子都在从事会计工作,目前拥有中级会计师。今年,由于与老公司发生了一些不愉快,老张毅然辞职了。目前,老张又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继续从事会计工作。


像老张这样的技术型员工,他们掌握着一定的专业技术,具备非常强的工作能力。技术人才,在职场中始终是供不应求的人才,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人,更是难得。


对于技术型员工,年龄大,工作经验丰富,实战水平高,技术娴熟,更受企业的欢迎。他们应聘工作,非常简单。技术型员工应聘,要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放低姿态,注意应聘的细节,主动的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作优势,争取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管理型员工。


我高中的校长王校长,今年50岁,一直担任学校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他的经营管理理念很超前、很科学,将学校管理的井井有条,学校秩序很好,荣获了很多的荣誉证书和表彰奖励。后来,我们市新建了一所私立中学,王校长辞掉了公职,到这家中学应聘,并成功的成为了第一任校长。新学校给予了王校长很大的支持,由他负责组建了学校管理层,给他安排了安家费。


管理型人才也是很难得的。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节约成本。但是管理型员工,失去工作以后,再重新应聘是有难度,尤其是对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很多企业不喜欢使用这些大龄的员工。而且,管理型员工比较多,很多人都能够胜任。


尽管应聘困难重重,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要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寻找新工作。


大龄的管理型员工应聘,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寻找适合自己的公司,精心准备简历,积极应聘。面试的时候,在遵守常规面试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和管理理念,用自己的管理实绩打动新公司。


三、资源型员工。


孙杨,是一家销售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从事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工作。他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也结识了很多的重要客户,手中拥有很庞大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源、产品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孙杨工作非常出色,工作业绩非常突出,带领团队,为公司拿下来一个又一个客户,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市场,深厚公司领导的信任和认可。


可是,最近,孙杨却辞职了。他选择自己创业,开一家商贸公司,仍然在从事产品销售工作。他利用他的销售经验,在尝试新的创业。


对于那些掌握重要资源的人,是其他企业都想挖走的人才。当他们辞职或者失业时,很多企业会主动与他们合作,利用他们手中的优势资源,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


资源型员工,再就业需要谨慎。手中的资源是自己再就业的重要优势,我们要谨慎利用,但是不能滥用。


谨慎的选择企业,寻找自己更加感兴趣的企业,充分评估企业的发展前景,找一个更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企业。


四、劳力型员工。


老王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装卸工人,主要负责装卸物料。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装卸工作可以依靠机械,但是人力依然是必须的。去年,老王的物流公司破产了,老王失业了。将近50岁的老王,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一直是依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和劳力挣钱。


突然遭到失业,老王很郁闷。但是,失业了就必须赶紧找工作,一家人还等着自己养家糊口呢。老王也没啥本事,大字不识一筐,好在老王身体健壮,有把子力气。最终老王应聘了一家公司的保安,顺利实现了再就业。


像老王一样的员工有很多。他们学历低,知识水平低,又没有什么突出的工作技能或技术,但是体力好,能吃苦耐劳,完全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来挣钱。


这些员工,他们对自己认识比较清楚,对工作要求也不那么高,只要能有一口饭吃,有一份工作干,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丢掉这份工作,他们能很快找到另一份新的工作,依旧干着繁重的体力活。


即使是46岁的人,也并不难找工作,可能就是工资不是那么高,工作时间长一些,工作强度大一些。只要你愿意干体力活,从事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总之,46岁以后的人,再就业要因人而异,充分分析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好自己意向的企业,做好个人简历,积极准备面试,向招聘企业全面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力争让企业早日应聘自己。


职场百灵鸟


46岁以上还在找工作,确实有些值得同情。不过说句不好听的话,46岁还在找工作,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我每年都会去招聘会招一些新人,可我几乎没见过46岁以上,还拿着简历找工作的人。除非是那种涉及到很多工种,而不是纯写字楼工作的招聘,比如工地工人、保安、维修工等等,这些岗位的招聘,才会看到这么大年纪的人。

01 46岁还可以年轻人抢工作,值得同情,但某些情况下,比如裁员,就确实有些失败

46岁还在找工作,刚已经说到了,值得同情,但也确实有些失败,不能说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自己逃不脱一部分责任。

实际上,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企业为什么不招45岁以上的求职者,而是为什么45岁以上还要和年轻人去抢工作。

每一个人都有类似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45岁以上,不谈做很大的领导,至少是稳定下来了。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稳定,这种情况下怎么还会重新去找工作呢?

如果真的还要拿着简历去求职市场找工作,那我只能说,这个人的一生非常失败。他在该奋斗的年纪,没有给自己奋斗出一个安稳的未来。

即便是因为企业倒闭、裁员之类的,那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在更早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觉察出异端,早点逃离这个漩涡?

企业倒闭,还值得同情。但被裁员,确实属于能力问题。因为裁员,总归有些人会留下来,那为什么自己会成为被裁的那部分人呢?

02 企业不是办慈善的,它是产出效益的地方

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大还是小,公家的还是私人的,本质它都是要产生额外效益的。而为了产生效应,它就需要高效率的劳动者,而不是一个已经快要退休的人。

像此种年龄段,企业需要的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而是用他一生的经验和智慧,来引导企业的发展,带领年轻人创造出更高的效益。

但企业需要的这种人,正好在某些企业里面已经做到了高管。他本身的生活已经稳定,也实现了个人价值,又怎么会出来重新找工作呢?

所以不论是企业倒闭,还是被裁,在找工作上,确实很难。企业基本不会用这样的人了。

但让他们去做非常低端的工作,比如保安之类,从写字楼出来的人,多半也不会愿意。高不成低不就,会成为一道坎。这不能怪企业无情,毕竟,企业不是家。

只是对求职者来说,确实有些惨。上有老下有下,虽然孩子长大,不用太拼,但丢了工作,总归是一件不好的事。

03 如果46岁还要找工作,已经不建议找写字楼的工作,而是一些比较简单低端的工作

但社会上确实有45岁以上还在找工作的,那这些人是在哪里找工作呢?

实际上,他们已经不会考虑公司里的正规岗位。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些企业不会再招他们,所以他们找的大多数是普通岗位。

这些岗位可能包括保安、守门员等等。换句话说这个年龄还在找工作,本身他前期的职业就是一些很零散的职业,不像在企业里通过上班,一路走过来的人。这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到写份简历到求职市场去找工作,而是通过社区介绍等方式找到一份符合自己的工作。

上面说到的,主要是针对本身就不在写字楼上班的那类人群来说,对他们来说,45、6岁还在找工作,似乎也正常。毕竟那些基础岗位,流动性非常大。

如果是写字楼出来的,又怎么办呢?

除了考虑基层岗位外,再多考虑考虑自己多点什么是最好的。如若不然,就通过培训再就业的形式,找到一份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

人,不论到了什么年纪,只要肯拼肯干,就不会被饿死。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暴富不容易,但想要生活下去,还不是个什么难事。

04 总结

1、企业不是做慈善,也不是养老院,是不会要45岁以上,还在找工作的人

2、45岁以上还在找工作,值得同情,但从职业角化度来考虑,确实有些失败

3、真正45岁以上还在找工作的,本身也不是走的职业化路线,而是一辈子都在打零工。他们自然有他们的渠道找到合适的岗位,不需要社会操心

4、如果是企业职工出来重新找工作,在找不到本职匹配工作的情况下,建议自己做点什么,或者通过培训再就业的形式找到一份工作

5、这个社会只要肯干,饿不死人。祝愿大家都能安稳的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半生!



次等大叔


我记得之前我在看一集动物世界的时候,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我想把这句话先说在这边回答的开头。

每一条生命,都有一条生路。

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你。

所以不管你现在是46岁,已经遭遇了这种经历。

还是说你有点杞人忧天,或者高瞻远瞩。提前意识到这些问题。

我都觉得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每一条生命,都有一条生路。

等你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你发现依然有合适的工作岗位适合你。

那些20岁刚出头,上社会没有经验,没有学历,没有特长的小伙子,他们怎么办呢?

他们照样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工作。

我们不是北大清华那些高等的一本院校毕业的这些毕业生,他们怎么办呢?

他们照样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工作。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每个人一辈子都在成长,都在沉淀和积累自己的技能和思维。

所以说大可不必从年龄这个角度,去为工作而忧虑。

你真正要忧虑的是,在你成长的这几十年里,你有没有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如果你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你自身的含金量在不断的增加。

那么你即便现在是35岁,即便是现在是46岁,即便现在你50~60岁了,那又怎么样呢?

你会发现,依然有适合你的工作,依然有你能胜任的工作,依然有你能赚到钱的工作!

接下来我想再说一说,在整个职场中的一些标志性的年龄。

第1个就是20多岁。

第2个就是35岁。

第3个就是45岁。

20多岁的时候愣头青,刚上社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这个时候找工作其实也挺难的。

35岁的时候,一般情况都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都职业倦怠了,而且工作压力特别大。最关键的是可塑性变小了。这个时候,被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开除的概率非常大

45岁的时候,基本上人老珠黄了。身体状况,脑力灵活性,积极性创造性,各方面都跟不上了。就像题主所说的一样,绝大多数单位招人都会要45岁以下。

但你会发现在职场中,这些年龄层次的人,都依然活得好好的。

这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他们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只要他们从优势出发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

所以说啊,楼主真的不用担心。等你真到了这个年纪阶段,你发现你依然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可以走。

你现在真正要做的是把你手头现在的工作干好。

同时高瞻远瞩,好好想一想未来你还应该掌握一些什么样的能力和思维,现在刻意的去学习、练习、掌握、熟练精通它。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上班的同学,欢迎关注@职场学玩赚。和你分享《上班族加速成长轻快赚钱心法》

有不同的看法,评论出来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