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老玩家


新基建,老玩家

最近一段時間,基建股開始悄悄發力。


畢竟疫情全球蔓延,目前的形勢已經遠超過當年的非典,政策發力基建對沖風險的意願度也越來越高。


於是最近火了三個字:新基建。


什麼是新基建呢?


官宣的是七大產業: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細扒來看,受益的不就是君臨一直在重點關注的那些科技股龍頭嘛!


很多投資者於是嘀咕:這些科技股龍頭估值動不動就上百的市盈率,真的下不去手啊……


好吧,那咱們今天坐下來,喝杯茶,聊聊老基建。


君臨認為,這一波政策發力,新基建、老基建都有機會,接下來的A股,很可能是新老基建板塊輪動,螺旋式上升的一個過程。


新基建太貴了,資金就會往老基建上扎堆,老基建漲上來了,資金又會往新基建抱團。


把握好節奏,完全可以“一魚兩吃”。


那麼老基建買什麼呢?


鋼鐵、水泥。我們今天先聊聊鋼鐵。


而在鋼鐵股中,有一家公司,不僅是老基建的王者,還是新基建中的隱形大佬。

1

眾所周知,鋼鐵行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各種工業生產、建築業的基礎性原材料。


在我們建國早期,國家非常重視鋼鐵的作用,曾經有過全民“大鍊鋼鐵”的壯舉。當時的輿論環境是“鋼鐵工業是整個工業的基礎,是整個工業的綱,是整個工業的元帥。”其他部門“停車讓路,讓鋼鐵元帥升帳”。


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沒有任何問題,但過於著急以及引發的狂熱情緒卻起到了反面效果。好在,這個錯誤並沒有持續太久。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活力被激活,鋼產量快速增長。


從1996年起我國成為了世界鋼產量第一的國家。目前我國鋼鐵產能佔世界全部產能的50%,是名副其實的鋼鐵生產第一大國。


今天我們的城市高樓林立、路上車水馬龍,離不開鋼鐵的充足供應。鋼鐵是國民經濟的骨骼,這個比喻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鋼鐵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鋼鐵公司卻越來越不受待見。重資產、高汙染、沒技術含量、產能過剩等等、一系列的黑帽子扣在鋼鐵行業的頭上。


當初愛人家的時候還是小甜甜,幾億人一起捧著人家;現在夠用了翻臉就成牛魔王了嗎?鋼鐵行業真是命運多舛啊。


不過,資本市場上有一句話,別人恐慌的時候我貪婪。芒格也說過,invert,always invert。


現在鋼鐵行業倒是沒啥恐慌情緒,但厭惡鄙視的情緒還是很濃厚的,而這些消極情緒造成的結果——股票持續下跌——和恐慌情緒沒有區別。

新基建,老玩家

看看鋼鐵行業指數,還真是破鼓萬人捶,一波更比一波低。


再隨便選另一個這兩年被聲討的行業——房地產行業

新基建,老玩家

儘管最近兩年表現不佳,但拉長看,歷史走勢仍然比鋼鐵行業好太多。


再看一個常常拉出和鋼鐵行業對比的水泥建材行業。同樣比鋼鐵情況好很多。

新基建,老玩家

說好的鋼鐵是骨骼呢?這走勢,看上去像是骨頭被打斷了一樣。


行業走勢這麼差,那行業內的公司都不值得投資嗎?


顯然不是,比如中信特鋼,最近幾年的走勢是這樣的:

新基建,老玩家


走勢也不算差嘛。


不過,我們今天不聊中信特鋼,因為中信特鋼的產品科技含量高於一般的鋼材,被部分投資者視為科技股。


我們今天聊聊最純正的鋼鐵股——寶鋼股份。

2

寶鋼,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建立起來的。


1977 年,中國冶金部決定在上海建設寶山鋼鐵總廠。


1978 年,中技公司和日本的 JFE、朝陽貿易株式會社、三一企業株式會社簽訂協議和合同,JFE 等成為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的主要設備供應商。


1985 年,一期工程建成投產;1991年,二期工程建成投產;1993 年,一、二期工程全面達產;2000 年,三期工程建成投產。


1992 年,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國務院生產辦公室核准以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為核心企業組建企業集團,次年,寶山鋼鐵(集團)公司成立。


1998 年,以寶山鋼鐵(集團)公司為主,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公司、上海梅山(集團)有限公司,在聯合重組基礎上成立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組建後,寶鋼集團對上海鋼鐵工業實施戰略重組,加大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在汽車用鋼、石油管、造船板、不鏽鋼、高效建材和電磁鋼等六大類產品上,形成國內規模最大、產品檔次較高的鋼鐵精品生產基地。


2000年寶鋼股份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君臨曾經介紹過不少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都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投資者們對企業的發展歷程也很感興趣。


但寶鋼這個共和國和隔壁歐吉桑一起照料大的孩子,成長曆程就是這麼枯燥無聊。


儘管也經歷過初期選址、資本來源、技術學習等問題的爭議,但相比一出生就要在市場中廝殺的中小民企,寶鋼顯然是幸福的。

新基建,老玩家

寶鋼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寶鋼已經形成上海寶山、南京梅山、湛江東山、武漢青山四大生產基地,四大基地均擁有完整的煉焦、燒結、鍊鐵、鍊鋼、軋鋼流程。


公司產品以板材為主,覆蓋多個下游。公司產品包括熱軋(熱軋卷板、熱軋酸洗)、普冷、鍍鋅、彩塗板等,以板材產品為主。


我們注意到,公司的產品介紹中提到,寶鋼以板材為主。


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科普。鋼材的製成品,包括螺紋鋼、線材、中厚板、冷熱軋板卷等。


應用的領域也有區別。比如:螺紋鋼主要用於建築領域,受益於基建。而寶鋼的板材則主要應用於製造業領域。

3

對於鋼企來說,在鋼價高企而礦石便宜的時期,盈利能力最出色。反之大面積虧損時,往往是鋼價低迷而鐵礦石成本難以下降的時候。


計算鋼企的利潤就是小學算術題。


但是難點在於,鋼價和礦石價格的未來走勢難以判斷。小學算術題升級成了玄學題。


週期行業的投資者,看到K線圖,都有一個精準抄底逃頂的夢想,但現實中卻是困難重重。


有個笑話說,100個經濟學家對經濟前景有101種判斷。


宏觀週期切換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做出準確的預測,更不用說連續的準確預測。投資者的情緒總是在悲觀的時候更悲觀,樂觀的時候更樂觀。


君臨認為,個人投資者面對這種連最專業的專業人士都無法準確預測的問題,不如放棄預測。


做事,切忌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那麼個人投資者的優勢是什麼?


個人投資者對自己的資金有絕對的掌控權,不用像基金經理一樣面對客戶申購贖回帶來的壓力,也不用面對公司對收益和回撤的考核。


因此,個人投資者既可以在買入前耐心等待合理的價格區間,也可以忍受大幅回撤或多年不變的股價。


這裡君臨要插一句,君臨並非鼓勵個人投資者買入以後傻傻不動,而是說基於基本面分析的考量,個人投資者缺乏預測股價的能力,因此放棄不擅長的事情。


對非週期股來說,如果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因為情緒的變化使得股價大幅波動,股神自然可以高拋低吸完美賺取差價,但大多數水平一般的投資者可能坐穩屁股是更好的選擇。


對週期股來說,自覺有能力準確判斷週期能力的人當然可以高拋低吸,但大多數人設立一個可行的止盈線,然後嚴格執行最好。


至於買入,我們更是可以安心等待。等到所有人都棄之如履,等到連初入股市的大媽們都看不上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出手了。——這是投資者情緒層面的考量。


估值層面的考量,週期股投資領域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買在高pe、低pb,賣在低pe高pb”。


不過,也有很多投資者通過歷史數據證明這句話並非時時有效。


君臨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買入當前業績很差、股價持續下跌2-3年後的龍頭公司並耐心等待。


這裡面有幾個要點。


第一,業績很差且已經連續下滑三年。絕大多數情況下行業已經觸及底部,即便沒有出現反彈也很難再惡化,除非行業的存續基礎被質疑。


比如:外星人贈送了我們小型核聚變技術,那麼在能源角度來看,煤炭和石油就廢掉了。好在,類似這樣能斷掉一個行業存續基礎的事情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時候我們不必擔心。


為什麼是連續下滑幾年呢?


因為只有時間長,股價的漲跌才能說“大概率”反映出了基本面的變化。


如果只是幾時、幾天甚至幾周幾個月都不能這麼說。這隻能叫資本市場正常的股價波動。


而時間足夠長,利空的消息在股價中被充分反應,跌無可跌的股價反映出一切常規利空,除非第二天外星人佔領地球這樣的意外事件發生,否則K線圖他真的累了不想動了。


這時候,業績即使不反轉,也很難惡化。股價即使不反彈,也很難下跌。


不過,第一點更多的是考慮到安全性,確保我們不會出現大的虧損。那麼盈利來源呢?


第二,龍頭公司有安全墊。這個安全墊不僅是指自身在景氣度高時積累的留存利潤,更重要的是景氣度低時中小企業的率先出局——殘酷但真實。


中小企業在景氣度高時一擁而入,吃了點肉成了小胖子,景氣度下跌時就成了大禿鷲們最肥美的原料。龍頭企業有充足的時間來爭取更好的對價,貪婪的吸食著中小企業的腐肉。


聽起來有些殘忍,甚至,和國家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態度有些矛盾。


但是,這種重資產的週期性行業,本來就不是隨便來個人就玩得轉的。民營資本想進來,也必須是有實力的資本,能扛得住低谷才能有所收穫。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確實也誕生了不少有實力的民營資本。這對擴張產能起到積極作用,但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整個行業卻陷入了產能過剩的艱難時刻。


也正是如此,政府選擇介入行業,用有形的手來調整行業格局。


2013 年 10 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 號),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鋼鐵產能項目。


2016 年 2 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 號),要求從 2016 年開始用 3-5 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 1-1.5 億噸。


據發改委,國內在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分別壓減 6500、5500、3000 萬噸粗鋼產能,完全供給側改革目標。據統計局,2017 年前10月出清 1.4 億噸地條鋼產能。


兼併重組將成為未來中國鋼鐵行業“重頭戲”。2016 年 12 月,寶武合併組建寶武集團,中國鋼鐵行業 CR10 小幅改善;2017 年底,行業 CR10 達到 37%,距離 46 號文提出的2025 年 CR10 達到 60%-70%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這些年的干預,加快了行業整合、低端產能出清的過程。即:即使沒有政府幹預,這個結局也是必然會出現的,但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在經歷了有形之手的推動以後,行業格局已經大為改善。

4

其實,上面兩點不僅適用於鋼鐵行業,對其他週期性重資產行業也有一定的適用性。


我們前面所說的水泥行業,在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行業格局大為改善,而龍頭海螺水泥已經成為近些年的明星股票。


在鋼鐵行業內,除了產能格局仍有待改善以外,在當前階段,鋼企還面臨著其他一些“小”問題,也因此鋼鐵公司的股價表現相比水泥還要差不少。


好在,這些問題儘管階段性的對行業整體形成壓制,但長期來看,有利於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的實力。


比如環保政策的打壓。


猜猜看,誰有錢來更新設備、達到環保要求?


恰飯都困難的小鋼企,哪裡顧得上環保要求呢?冬天一片陰霾的華北,真的能順利開工麼?


除了環保問題外,鋼鐵行業還有一個特色問題——生產流程帶來的成本差異。


鋼鐵行業生產流程分為長流程和短流程。長流程是以“高爐+轉爐”為基本工藝,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流程。短流程則以“電爐”鍊鋼,以廢鋼為主要原料。


長流程可以看做是鋼鐵生產的傳統方式。而短流程是在爐中給石墨電極直接通電來熔化廢鋼。這種流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


相比長流程,短流程生產鋼鐵的成本較高。


一是廢鋼成本高。據測算,廢鋼佔短流程鍊鋼成本比例超過75%;同時長流程吸納廢鋼量持續增長,部分企業高爐廢鋼比可達30%以上,使得廢鋼資源更加緊缺,價格居高不下。


2019年中,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新江的研究報告稱,在目前市場情況下,當廢鋼價格在1600元/噸時,電爐鋼才有競爭力,而目前廢鋼價在2300元/噸~2400元/噸。


二是用電成本高。電力成本佔比6%~15%。根據調研,長三角地區平均電價達到0.7元/千瓦時,約為美國的2倍;雲南地區平均電價為0.35元/千瓦時,區域間電價差異較大。


這兩個原因導致我國的短流程佔比較低,佔比不足10%。而歐美髮達國家的電爐鋼佔比很大,美國達到62%,歐盟達39%。


短流程的優點是汙染比較小。在當前“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背景下,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推進短流程的發展,即使短流程目前的盈利能力還較弱。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短流程有一定優勢。但作為投資者,我們更關注的是在符合基本的法律要求時,公司的盈利能力。


顯然,現階段長流程生產的鋼鐵相對來說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儘管未來這種優勢可能會逐漸抹平,但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也因此,有不少投資者認為短流程形成了長流程的安全墊,景氣度下滑時,長流程有足夠的緩衝空間。當然,也有投資者認為行業整體產能過剩,並不存在安全墊的說法。


這一點君臨給大家列出來,供各位自行研判。


除此之外,鋼鐵的運輸距離長、保存時間長、停產成本高等問題,應該也是鋼鐵投資者會注意到的問題。不少水泥投資者經常利用這幾點來證明水泥比鋼鐵的優越性。


我們也要承認,這確實是鋼鐵行業固有的問題。但我們同樣要注意,這個問題並非最近幾年才存在的,生意模式的缺陷已經反應在市場給出的估值中了。

5

我們前面提到過,鋼材有不同類型的產品,而這些產品的週期並不同步。


比如,過去幾年,受益於地產表現不錯,以螺紋鋼為代表的鋼材日子滋潤,而製造業表現不佳,拖累了以板材為代表的鋼材表現。


我們結合寶鋼近年的報告來看。

乘用車是公司鋼材產品重要應用場景。2017 年,公司汽車板銷量 1225 萬噸,佔公司鋼材銷量 26%。公司可供乘用車使用的鋼種包括普冷、電鍍鋅、熱鍍鋅、先進高強鋼及超高強鋼,可應用於車身、底盤及座椅。


2018年,寶鋼股份利潤總額達到278.2億元,保持了國內碳鋼板材領導地位與國內行業最優業績。公司硅鋼產品銷售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汽車板銷售規模也進入了全球前三,冷軋汽車板持續保持50%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


2019年汽車等行業需求走弱,尤其是汽車市場受到政策調整、購買力疲軟以及向輕量化和新能源汽車轉型等因素影響,需求大幅下滑,市場呈現“長強板弱”的局面。

固定佈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可以看出,汽車市場對寶鋼的影響非常大。公司已經將汽車市場疲軟作為業績表現不佳的主要因素。


除了汽車以外,寶鋼的主要產品還被廣泛應用於家電、石油化工、機械製造、能源交通等行業。已經形成汽車用鋼、電工鋼、能源與管線用鋼、高等級薄板、鍍錫板、高等級厚板產品等六大戰略產品。


我們來看看寶鋼的一些高科技產品。


2018年,公司為國內最大管徑穿越紀錄工程“量身定製”高鋼級高強管線鋼投入應用,成為國內首家掌握世界口徑最大、管壁最厚、鋼級最高管線鋼生產技術,並實現大批量供貨與工程實際應用鋼企。


BMS1400耐磨蝕鋼熱軋板用於亞洲最大絞吸船“天鯤號”配套疏浚管線;超大型液化石油氣船用460LF-TM鋼打破低溫鋼被國外鋼廠壟斷的局面,實現低溫船板全面國產化替代。


這兩年核心資產的概念很火。不過資本市場的核心資產都是從股價表現來衡量的。真要談所謂的大國重器、核心資產,恐怕還得是寶鋼這樣的企業。


通過高額的研發投入,寶鋼的產品科技含量逐漸升級。


最近熱炒的新基建裡面,人工智能咱們不湊熱鬧了,什麼特高壓、充電樁之類的,離開了寶鋼為代表的企業,也就只能在想象中存活了。


舉個例子。


特高壓直流輸配電工程最關鍵的部件為直流換流變壓器,而直流換流變壓器最為核心的材料是取向硅鋼。


2017年2月,寶鋼股份擁有取向硅鋼生產能力達到80萬噸/年,終結了進口產品對我國特高壓項目的資源約束。


世界首個±1100千伏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有46臺直流換流變壓器的鐵芯材料採用了寶鋼股份生產的高等級激光刻痕取向硅鋼。


可以看出,寶鋼還是很努力的。並沒有像我們日常對國企的印象中那樣不思進取、缺乏競爭力。


最近疫情肆虐,資本市場波動加大。但是在疫情結束後,為了圓滿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政府必然要加大刺激政策。


無論是所謂的新基建概念,還是乘用車消費,亦或是加快推進製造強國建設,都有利於寶鋼的業績表現。


即使寶鋼的主要產品並不直接應用於基建,但基建所需的工程機械設備同樣可以刺激寶鋼的業績。


這麼看來,寶鋼才是隱藏在背後的大佬啊。


寶鋼當前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非常便宜的位置。投資者們所質疑的成長性、成本的波動、行業格局、產能過剩等等問題,已經在這個估值中反映出來。


換句話說,真要是成長空間廣闊、成本可控、競爭格局利於寶鋼、產能緊缺,估值早都看齊科技股了。還輪得到我們在這裡挑三揀四?


疊加2019年業績的下滑和2020年可預見的大規模刺激政策,寶鋼的邊際改善效用非常明顯。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寶鋼的分紅率已經在公司章程中明確規定為利潤的50%。


顯然寶鋼對待投資者的態度是比較好的。在歷史上,哪怕是鋼鐵行業慘淡的時刻,寶鋼利潤仍然為正,上市20年,年年有分紅。


而投資者以現價買入,在2019年業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也可以確保有5%以上的股息率。


如此,一個保守的投資者買入寶鋼,既可以拿到超過銀行理財的收益,又可以大膽為刺激政策夢想一把,豈不美哉?


新基建,老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