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一周综述:

1、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再度回暖,募集规模反弹回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28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50.59%;募集资金148.07亿元,环比增加99.77%。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略有下行,发行规模小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6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53款,环比减少0.39%;发行规模397.74亿元,环比减少9.35%。

3、本周集合信托产品中,金融类产品稳居首位,工商企业类募集暴增。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58.38亿元,环比增加26.46%;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17.37亿元,环比减少0.72%;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24.90亿元,环比增加5.89倍;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41.32亿元,环比增加7.55倍。

一、集合信托市场一周回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再度回暖,募集规模反弹回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28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50.59%;募集资金148.07亿元,环比增加99.77%。从上图可知,近几周的集合信托募集规模波动较大,且本周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规模出现暴增。随着疫情影响减弱,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回归正轨,募集规模回升是正常的。但近期信托公司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的帮扶也为集合信托市场带来了少许偶然性。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本周披露成立规模的25家信托公司中,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3家,5-10亿元之间的5家,1-5亿元的信托公司8家,1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9家。成立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66.89亿元)、中融信托(15.20亿元)和雪松信托(10亿元);产品成立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19款)、外贸信托(16款)、华润信托(14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略有下行,发行规模小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6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53款,环比减少0.39%;发行规模397.74亿元,环比减少9.35%。本周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有所下滑,产品投放后继乏力。本周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房地产类产品发行规模依旧保持首位,发行规模125.74亿元;金融类产品次之,发行规模96.57亿元。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本周披露发行规模的34家信托公司中,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5家,10-20亿元之间的6家,规模5-10亿元的3家,规模5亿元以下的20家。发行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113.65亿元)、长安信托(41.19亿元)和外贸信托(40.69亿元);发行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45款)、外贸信托(26款)、四川信托(23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本周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02%,环比增加0.29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2.06年,较上周增加0.10年。本周集合信托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再度上行,收益回升至“8”以上。从周平均收益来看,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回升至“8”以上,是对疫情特殊时期央行放松货币政策下收益下滑后反弹的一个反映。随着国外疫情的冲击来临,国际上开启的“宽松潮”会逐步传导至国内,国内的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更加明显,短期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继续下行的可能较大。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成立市场大幅回暖 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类暴增


本周集合信托产品中,金融类产品稳居首位,工商企业类募集暴增。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58.38亿元,环比增加26.46%;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17.37亿元,环比减少0.72%;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24.90亿元,环比增加5.89倍;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41.32亿元,环比增加7.55倍。

本周金融类产品表现稳健,而工商企业类和基础产业类募集规模暴增。金融类信托产品的发行和募集与股债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随着国内疫情的可控,国内金融市场的表现更显稳健。而基础产业类信托受益于政策红利,市场对于基建在2020年的增长预期较为明朗,信托在基建领域逐渐发力;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暴涨同样是在政策刺激下的短期爆发,但实体经济的不振同样限制了工商企业信托的长期发展。

二、信托市场新闻一周回顾

信托业兑付压力减缓

近期部分到期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出现被延期兑付的现象,但绝大部分都均已正常兑付,延期产品所占比例大概仅占7%左右。目前信托额度并未松绑,同时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各大机构都在对存量地产项目进行排查,主要观察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能扛多久,存续债务是否能偿还等。

方正2.3亿信托资金陷迷局 项目方信托方均撇清关系

近日,方正证券与中信信托之间的纠纷引起业内热议。在方正证券“炮轰”中信信托将信托资金用于方正集团贷款且自己并不知情后,涉案的项目公司和中信信托也先后发布声明。项目方声称“信托计划本息已结清”;中信信托则称“方正证券自主决策、自愿认购”。

金融科技促资管行业丰富“线上”场景

疫情是整个资管行业科技能力的“试金石”,“危”与“机”都正在其中酝酿。关注金融的人士可能会发现,疫情改变着居民生活,也包括金融生活。近期,“非接触式服务”“线上金融服务”等多次被强调,而这考验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技术能力。

“踩雷”信托业务 8家金融机构领罚单

继2019年罚单数量创新高后,进入 2020 年,信托监管依然从“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0日,银保监系统年内公布罚单中,涉及信托业务违规的为11张。值得留意的是,除信托机构外,还有5家商业银行因违规开展信托业务受到处罚,其中不乏百万罚单。

今年19位金融机构高管不合格

近日,银保监会信息显示,华宸信托向监管提交的《关于赵澍堂任华宸信托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未通过,被内蒙古银保监局驳回。截至3月9日,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金融机构的高管遇到监管“不予核准”,原因主要为:未通过当地银保监局组织的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将持有的信用卡长期转借给他人使用,进行透支,用于经营活动;甚至有高管有故意犯罪记录导致无法任职等。

40万亿基建投资蓝图出炉 信托成为主要融资渠道

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资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宣布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在当前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复产复工的形势下,信托公司利用其灵活的制度优势、专业的操作能力,为基础建设投资引入长期资金,从而在这一波基建投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三、信托公司创新业务新闻

紫金信托受托成立首单境外委托人慈善信托

3月11日,日本三井住友信托银行上海分行作为委托人,发起设立“紫金信托·厚德博爱中日友好抗击疫情慈善信托”,项目规模为50万元人民币,由紫金信托和南京市慈善总会作为共同受托人,锦天城(南京)律师事务所担任监察人,南京银行担任资金托管方。

豆豆钱被诉高利!合作信托公司“受累”

信托公司进场消费金融,成为主流玩家,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资金的提供方,由于受到合作方贷款(助贷)平台“拖累”,信托公司频频成为借款人投诉对象。据统计,外贸信托、广东粤财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云南国际信托等出现在借款人投诉名单中。

房地产信托融资业务走低 信托公司寄REITs有望?

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3月4日发布的信托受益权定期报送数据显示,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已不足投向工商企业的三分之一。有人士分析,随着金融防风险政策的不断落实,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管控将会持续,信托公司与房企新的契合点——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在未来将会被鼓励。

4家信托公司参与设立疫情防控债

在慈善信托抗“疫”主战场之外,还有多家信托公司通过参与设立债券等方式,为抗“疫”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截至3月8日,银行间市场共有4家信托公司(兴业信托、平安信托、西部信托、华润信托)参与了17单防疫专项债券的设立发行,规模合计57.5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