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谶纬之学,因为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需要借助一定的神学来维持。早在殷商时期,就盛行了占卜之风,君王在决定政治大事之前一定会先占卜,询问神的旨意,也因此将占卜上升到政治高度,还设置专门的占卜机构,任命专门的占卜官员。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之说,将君权赋予神的意义。但要说历代王朝对于神权是完全敬畏之心,其实也不然,因为君主将君权神化的目的还是在于更好地掌握君权。

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先秦时期《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那时起人们对“公权”就有着一定的诉求,到了汉代谶纬通过神话,构造了“汉代神学”,提出天下并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之天下(但是也将皇帝上升到神的地位,把皇帝当作天的儿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理想诉求。

汉代通过谶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汉家神学”体系,以“天下之天下”代替“汉家之天下”,将神学发展到顶峰,然而也正因为汉家的神统,“天下为公”的理念,让王莽有了专权的机会。

一、汉代之所以能够通过谶纬之学进行神化,在于汉高祖建国神话的发扬,君主权力的神化以及对灾异论的继承与发展

汉高祖刘邦其实也就是一介武夫,当他推翻秦王朝专制建立汉朝后,就出现了许多相关神话。说汉高祖出生天生异象,其母刘媪在生他的时候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见与神相遇,当时电闪雷鸣的,太公前往发现其上方有一只蛟龙盘旋着,纬书就借此将这一神话进一步渲染,甚至把高祖相貌、举止也进行神话。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高祖斩白蛇的故事。说是刘邦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但途中大部分人逃跑,按罪要被砍头,所以刘邦决定将剩下的农民都放掉,自己也逃跑。在逃跑的路上,一个农民跟刘邦说前方有一条白蛇挡住了去路,还是回去,但刘邦挺身而出,拔出剑将白蛇斩杀,这一行为更让人们认为他是天之骄子,神的化身。

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高祖神化的传说仅仅作为“汉家”神化的开端,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最重要的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这种“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就把君主权利赋予了神的意义。

利用人们对天和神的敬畏来强化君主的权威,君主在做重大事情决定时,一般会下诏书,诏书上就有“奉天承运”四字,说明皇帝做的决定并不是主观臆断,而是遵循天的旨意,这就让人们对汉王朝有了信服。尽管现在我们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世上并无鬼神之说,“天人合一”也不过是强化君权的手段而已,但在当时的确能是抓住人心的高明之策。

还有一方面便是灾异论的说法,它是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将“天命”与“人事”相结合起来的一套思想学说体系。如果统治者能够顺应天命,那么天地将一片祥和,风调雨顺,百姓年年都有大好收成,但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天命,那么上天将降大灾,旱灾或者涝灾,以昭示“天命”与“人事”相矛盾。

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汉朝对这种灾祥征兆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继承与发展,有效地约束了君主的权力,实现了人们对“公权”的诉求和向往,从而让人们对汉王朝有了更大的信服力。

二、“汉家神学”之所以能够得以确立,很大程度上在与它所倡导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将“汉家”赋予“公”的属性

原始部落时期,部落首领采取“禅让制”的方式推举,那时是属于“公天下”的,只要有足够的才能与本领,就可以当上部落联盟首领。

然而在禹死后,他却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但是人们对“公天下”还有着某种向往。

最早提出大同社会的是在先秦《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写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可见在很早人们对“公权”就有着某种诉求,希望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汉朝时,起初皇帝也是继承前代,强调“家”的属性,强化王权。所以汉代很多书籍中像“汉家”诸类说法屡见不鲜。汉朝尤其是孝元皇后,所言“汉家”基本就等同于“刘氏”,昭示了天下就是刘氏的天下,“国家”就是“汉家”,呈现出一种“私”的属性。

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但是汉王朝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相信谶纬之学,信奉鬼神之说。将“汉家”神化,把整个社会乃至皇室都纳入一个神学化的体系中,摒弃了天下是刘氏之天下的说法,而是倡导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让人们对汉王朝有了归属感,觉得自己也是主人。

殊不知这天之子便是皇帝,天的旨意都会让皇帝执行,所以皇帝做出的决定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代天完成治理国家的大业。借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幌子将汉家神化。

此时人们觉得皇帝做事不会再像秦王那样为所欲为了,肆意实施暴政,因为皇帝的行为受到上天的控制,要是做了有损国家的事,上天定会降大灾进行惩罚,这就使皇帝必须选贤任能,天下之才子必得重用,秉承天下太平之理念,为天下人谋福利,实现人们对“公权”的追求。其实当时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把汉作为尧的后人,汉朝要继承尧实现“家天下”更是赋予了汉家“公”的属性。

三、“汉家”神化,稳定了汉朝的统治,但这种谶纬之学也导致了王莽专权的出现

汉代通过谶纬之学建立起的“汉家神化”中除了将皇帝神化成天之子以及灾异征兆论,还具有别的超理性的神学蕴义,运用“五德终始说”来征兆汉朝。

强调汉家属火行,根据“天命”,汉代若是到了末路,便会出现“以土代火,以黄代赤”的现象,这一说法为汉代的灭亡埋下了祸根。除此之外,还有历劫之说。通常我们看玄幻小说时,神仙会有下凡历劫之说,只要度过了这一劫,以后便能相安无事。

这里谶纬之学提到的历劫,则是汉王朝的“天命”和“历数”,可能到某种时候,为了历劫,汉王朝需要更改年号,亦或是改朝换代。

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正因为有了“五德终始说”和“天命历数”的说法,有的人才会利用这一点来篡夺王位。经谶纬之学强调汉代属火行,当自然灾害降临时,人们便猜测是不是上天不满意汉帝这个儿子,要压制这个“火”,还需要“土”来掩盖。

王莽通过命符算出自己是属土行,提出要“以黄代赤”,推翻汉王朝。还有汉王朝的“天命”“历数”方面,在朝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这是人们觉得到了汉王朝的历劫的时候。汉代汉景帝时就改了两次年号,因为在古代除新皇帝登基需要改年号,遇到一些大事或取吉祥之义,都会进行改元。如果汉朝因为灾异而改元,必然会扰乱人心。

其实王莽能够夺权不只是谶纬之学这一方面,他本身就是个贤人的形象,并以贤士形象深入人心,但早期的王莽并没有夺权的想法,本想为“汉家”去除灾异,维持汉朝的统治。

但在符命中看到自己土行能够克制汉家的火行,在这种符命的吹鼓下,让王莽一度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能拯救国家的真命天子,所以才萌生了“篡汉”的想法。以贤人出现担任消除灾异之大任,尽管后来在谶纬之学的影响下,人们还是选择归命于“汉家”,但不得不说王莽在汉代确实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何为“谶纬之学”,为啥说汉代“谶纬之学”是王莽专权的诱因?

通过谶纬之学,将汉王朝神化,编造出汉高祖的神话,把汉称为尧之后,灾异征兆论的确立,以及“公天下”的属性,稳定和巩固了汉王朝的统治,同时能够约束君主的权利,使得汉历代君王大多为贤君,这也是汉朝在古代统治能长达四百多年之久的原因。

但是谶纬之学的一些说法,如“五德终始说”“天命说”,在这些说法的影响下,让一些人萌生了“篡汉”的想法,导致了王莽专权的出现,甚至让汉代面临了灭亡的危险,好在后来又有“复汉”的出现,在保下了汉王朝。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正纬第四》

《汉书》

《后汉书》

《西汉经学与政治》

《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