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究竟是狠毒还是无奈?

导言:在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代名将多如牛毛,其中白起是争议最大的名将之一。他百战百胜,被誉为"战神",但同时长平之战胜利后坑杀降兵,也成为了英雄一生中的污点。本人仅代表个人观点,对这位古代十大名将之一的英雄进行阐述,希望能以史为鉴而明是非。笔者认为白起功劳之大,在历史长河中也算是区区之众,所以"战神"称号,名副其实。

赫赫战功,名震古今

在战国时期,秦国因采纳兵家思想,所以秦国重武,以致秦国名将人才辈出,是统一六国的坚实基础。在历历名将中,说白起为秦将之首并不为过,其战绩足以配得上"常胜将军"、"战神"等名衔。


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究竟是狠毒还是无奈?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便有对白起战功的一连串记录 :" 某年某月,白起攻某地,拔城多少,斩首多少。"司马迁对于白起的记载虽言短,但铿锵有力。"伊厥之战"面对韩魏两国大军,杀敌24万,大获全胜;"白起攻楚"中,直破郢都,焚楚陵,逼迁都;"长平之战"中一举歼灭赵国主力,从此赵国再无争霸之力,甚至间接导致"合纵连横"的作用大大削弱。这三场大战,可以说是白起的经典战役,是成名大战。在其担任秦军主将30余年中,百战百胜,攻城70余座,杀敌160余万,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日后秦一统六国夯实了地基。

战神白起的一生,毫无疑问是无与伦比的成功,可以说得一白起,堪比雄军百万。当时的秦国大王秦昭王在白起的辅助下南征北战,凭一己之力极大消耗了其余各国的实力,以至于各国大军在听闻领军秦将为白起时,不战自败,闻风而逃。无论是"张飞喝断长坂坡"、还是"霍去病逐击匈奴",都难以与白起相提并论。回顾长平之战中,白起攻楚都时,连圣人孔子的六世孙都哀叹:"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一人震慑六国,绝无仅有!


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究竟是狠毒还是无奈?


军事发展的先行者

白起的战功,不仅仅说明其武功盖世,更重要的是有勇有谋,以战争为手段,争强秦国国力为目的才是白起能封为"战神"的主要原因。战争本应是巨大消耗国力的事务,但白起在战争中巩固发展本国实力的同时,极大的打击了其余各国的发展,使秦国的优势不断增大,最终统一六国,其功不可没。

分析白起带领的战争,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特点:

  • 不以攻城夺池为唯一目的,而是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首要任务。


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究竟是狠毒还是无奈?

为了达到歼灭敌军的目的,白起强调追击战,在击败敌军后,乘胜追击。对比起孙武的"穷寇勿追"和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穷追猛打的白起初看鲁莽,实则更为高明。尽所能将敌军战力消耗到最低,那恢复战力所需时间,便会需要更久,有利于下一次战争的胜利。

  • 精确进行战前料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白起不仅仅料算敌军的军事实力,还从政治、国情等方面全方位的摸清敌方底细后进而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战争。这也是其百战而无一败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创先例的对魏国发动冬季战争,还是长平之战的大规模围歼战法,无不说明了白起军事才能的高明,是历史中不可多得的军事家、战略家。

坑杀俘虏不是残暴,更是无奈


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究竟是狠毒还是无奈?

在白起辉煌的一生中,长平之战的坑杀40万降兵成了白起最具争议的事件。笔者觉得坑杀赵军的原因不是白起的残暴,而是当时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首先,长平之战可以说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都是以举国之力,破釜沉舟之心来应对的。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战争,无论胜负,对于双方来说,势必都会造成国力的严重消耗。根据《史记》记载:"秦死者过半,国内空"可以看出来经此一役,秦国军力损失过半,而国内无论财力人力物力,都是处于匮乏的状态。往后两年秦国再无发动大规模攻打敌国都城的战争可以说明以上情况。


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究竟是狠毒还是无奈?

其次,因当时国情如此,而40万俘虏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降兵若真降,便相安无事,但若降兵生变,那无疑对于秦国来说是雪上加霜,最严重甚至会给秦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危难。所以对于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为保万全,也只能无奈将其坑杀。这是白起站在国家角度出发思考从而做出的选择。其实也别无选择,若世界注定有光明黑暗两面,白起便是那位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那位英雄。

并且除此之外,史书中并未记载白起有滥杀无辜的具体事例,由此可见白起并不是嗜杀成性,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只能无奈杀降,以包万全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