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将领,时常打败仗却被后世封为“战神”

自古以来,能够让百姓爱戴的君主们都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这些君主之所以能够做出如此高的功绩,与他们自身的政治、军事才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若是君主想要将国家社会打理好的话,单靠君主一人必定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每一任帝王身边都会伴随着许多大臣,好的臣子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有时并不亚于一位帝王。而如何选出优秀的臣子,便需要帝王能够拥有善于识人的眼光了,甚至有时候人才发挥的效用比起帝王自身的本领还要重要。

在这一点上,汉高祖刘邦无疑就是一位做得很到位的皇帝。其实刘邦自身能力并不高,但是他虚心学习、善用人才。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于他,他才能将汉朝的江山统领在手中。

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备也是一样,他本身的智谋不佳,武力值也弱。可他就是因为有着识人的眼光最后把三国第一军师诸葛亮、庞统,五虎将笼络在身边,为自己打下一片江山。

若说到自身能力出众而且善于识人的皇帝,李世民和朱元璋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得不说,李世民和朱元璋这样的君主,本身便是个有能力之人。

在他们登基之前,他们不仅发掘着人才,而且还把人才招录到自己的麾下。让他们在自己出众能力的统筹之下,跟随者打天下,而后开创了一片江山和盛世。

可以说李世民和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才能,也赖于他们用人之准确,从而让他们积蓄了不少中坚力量。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有看错人才的时候。且不说朱元璋,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说说李世民在识人方便看错人的事迹。

而这个人算得上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的将领,逢战必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后世竟然被大家称为是“战神”。而这个人就是李渊的堂弟,唐太宗的堂叔——李寿。那么李寿是个什么样的将领?他为何时常打败仗,却还被后世封为“战神”?这一切还要从他和宇文化及较量开始说起。

他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将领,时常打败仗却被后世封为“战神”

一、李寿攻打宇文化及不果,不战而逃

李寿作为李渊的弟弟,在李渊还未成功之时便陪伴在其左右。而在李渊反隋之时,李寿十分支持李渊。且在第一时间响应李渊的号召,帮助李渊攻伐天下。再加上他是李家子弟,与李渊有着血缘关系。

所以在李渊成功建立李唐之后,他对李寿多有照顾。而李寿的地位也因此而飙升,成了名副其实皇亲国戚兼开国元老。从此身份地位显赫自不必多说,并且他这样的情况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依旧延续着。

而唐太宗最开始对自己的这位皇叔也很是看重,经常会派给他一些重要的军事任务。李世民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就应该要有担当,而且也希望他能独挡一面,为李氏争光。

然而,李世民的期望越高,换来的结果就越失望。这是因为李寿论打仗一点本事也没有,却想要在战场一家独大,恃“才”傲物。因此很多战役都是因为李寿的瞎指挥,结果导致惨败。久而久之,李世民不免对他很是失望。

就拿李寿攻打宇文化及来说吧。当时(公元619年)宇文化及盘踞在聊城,李寿奉命前往征讨。但是谁知他的部队就这样僵持在了聊城之外,原本几次都要成功了,结果李寿就是迟迟没有将这座城池攻下。

也正是因为这样,引得河北的窦建德的乘机率军来讨。而李寿见窦建德军势,还没开打就率军逃跑了。而后窦建德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聊城攻下,擒杀宇文化及。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能看出李寿确实是个无能之辈。

他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将领,时常打败仗却被后世封为“战神”

二、黎阳大战李寿被俘,混吃等死遭窦建德遣返

其实,李寿与窦建德之间的“较量”不止一次。公元619年八月时,窦建德与唐朝军队交手,李寿奉命前往支援前线。谁知他听闻窦建德率军前来讨伐自己,便十分惊恐,很快又带着士兵逃走了。而这一次他逃到了黎阳,与徐世勣的部队会合,才定下心来。

但是即便如此,窦建德依旧不依不饶地前往攻打黎阳。很快两人的部队便被窦建德击溃,而李寿、徐世勣二人也被俘虏了。被俘虏了之后,徐世勣一直都没有放弃。后来他使用了诈降计,而后取得了窦建德的信任,之后趁机成功的逃回唐营。

反观李寿,被俘之后一点都不想着如何逃出去。一心只想混吃等死,摆出了一副爱咋样咋样的姿态,实在是让人无语。好在窦建德也是个宽厚之人,他见李寿这般摸样也没有多加为难。

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庸碌之辈,既于己不利,又没有什么威胁。于是他善心大发地将李寿放了回去,李寿这才再次回到大唐的怀抱。

他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将领,时常打败仗却被后世封为“战神”

三、李寿兵强马壮,却因指挥不当被刘黑闼攻破河北防线

虽然李寿接连两次都失败了,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怪罪他,甚至依旧信任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的遗部刘黑闼对唐太宗的统治很是不满,率兵反唐。而李寿再一次被授予军权,前往河北讨伐刘黑闼。

当时李寿手下有精兵5万,还有响彻寰宇的燕王罗艺相随。可以说无论是将领、兵力还是装备,李寿的军队都比刘黑闼要强出很多。但是谁知道因为李寿的指挥不当,唐朝的军队还是被打败了。

结果5万人的精英部队就损失了三分之二,最后就连河北的最后一道防线都被刘黑闼攻破了。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寿确实没有军事才能,在条件如此优越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将这件事情搞砸,可见他是真的无能了。

也就是此战过后,李世民才懂得原来李寿是个无能的将领。由此他也真正看清了李寿的真面目,从此再也不敢让他独自一人带兵打仗。而是将他留在朝中给自己打打下手,权且充当一下军中的吉祥物罢了。

毕竟在李世民看来,唐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如果再让李寿带兵,非把家底给败光不可。可见,李寿就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的将领。虽然李世民手下的将领并非战无不胜,但是逢战必败的将领还真就李寿一人。

后来,李世民登基之后对身边的臣子进行论功行赏。而李寿却因为感觉自己的爵位太低,就要李世民给自己加官进爵。

而后李世民将其在聊城、黎阳、河北的败仗之事说出来,他这才毫无脸面地不再提及。可是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位毫无战绩的一个人,在其死后却被后世封为了战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

他是李世民手下最无能将领,时常打败仗却被后世封为“战神”

按照唐朝的礼制,朝中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在死后必定要请文人来撰写墓志铭。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寿因病去世,按照他的特殊身份自然也是需要撰写墓志铭的。

于是他的家人为他请来了一位当时在京城之中名声很响亮的一位文人,并且嘱咐他一定要“公正”的撰写李寿的墓志铭。而这位文人自然也知道其家人是什么意思,为了能够让皇室满意,这位文人写李寿的墓志铭时可以说时颠倒黑白。

他在李寿的墓志铭中大概是这样写的:李寿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才华横溢,文武双全。长大之后,就追随着唐高祖李渊起兵打天下。打了许多战役,不论大小,都能取胜。

而且在聊城攻打宇文化及时,将其生擒;在黎阳大战时还把窦建德打跑;在河北防线时间刘黑闼打得溃不成军等等。反正就是将其生平的败仗都说成了是胜仗,而且吹嘘都是李寿的功劳。

仅仅看李寿的墓志铭的话,恐怕人人都会觉得李寿此人是天纵奇才,更是一位战神。恐怕在不了解实情的后人眼中,李寿真的是一位“战神“。

但是经过专家对于李寿的史籍记载研究,才发现李寿是个“常败将领”,更无从谈及什么“战神”了。由此可见,李寿的家人闹出的这个乌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了。

总评:

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在此之前的皇室一般都是长子继位,很少会有次子继位的情况。而李世民不仅打破了这样陈规烂俗,而且还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且把皇帝这个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他确实很有本事。

须知唐朝未建之前,李世民便跟在父亲身边征战,立下了许多战功。登基之后,他听取大臣的意见,以文平天下。对百姓友好,使得国家得以繁荣昌盛起来,可见他是位不错的君主。

而李世民误用李寿恐怕是他一生当中为数不多的败笔,而李世民之所以重用李寿,其实就是估计亲情的缘故。毕竟在古代皇家之中,亲情是少见的,而李世民将其发扬光大,可见他的友爱一面。

而且古人的一贯作风就是能先重用身边的亲人,则多加以照顾。显然李世民也脱离不开这样的人情世故,所以他才会恩泽李寿。虽然他对李寿是看走了眼,但是李世民后来也能及时悬崖勒马,纠正错误,使得损失降低。所以关于他重用李寿,也是无可厚非之事。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