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2014年6月28-29日,稻盛經營哲學(杭州)報告會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和日本的盛和塾塾生共約2,000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在29日的報告會上,中國和日本的6名企業家分別就自己實踐稻盛經營哲學進行了發表。最後,稻盛和夫以"幹法-經營者應該怎麼工作"為題進行了演講。


本文收錄於《幹法》後記,也是《幹法》全書最後一章,以下Enjoy!


幹法—經營者應該怎麼工作

盛和塾塾長 稲盛和夫


我是剛才承蒙介紹的稻盛。


由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主辦的稻盛和夫經營哲學杭州報告會有這麼多的中國企業家參加,還有許多日本盛和塾的塾生參加,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還要感謝為籌辦這次大會付出極大努力的杭州盛和塾的朋友們。


從2010年開始,我就想在這個經營哲學報告會上,系統地講解我的經營思想和經營方法,這是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經營實踐中,我親身體悟的心得。


從北京報告會講解《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開頭,在青島講了《經營十二條》,在廣州講了《阿米巴經營》,在大連講了《京瓷會計學》,在重慶講了《領導人的資質》,去年在成都又以《企業治理的要訣》為題,講述瞭如何激勵員工的問題。


通過這些講演,我強調了在企業經營中哲學的重要性,企業經營的原理原則,講述了有關企業管理的思維方式和組織架構,還講述了企業的領導人以及員工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應該發揮的作用。


在這一系列講演之後,今天我想以“幹法”為題,談一談執掌企業之舵的領導人即經營者應該如何工作的問題。


自己儘可能輕鬆,驅使員工賣命,藉此賺大錢、發大財,這樣的經營者大有人在。


還有,創辦新型風險企業,通過上市一攫千金,然後年紀輕輕就退出江湖,休閒享樂。這樣來定位人生目的的經營者,不論哪個國家都為數不少。


我認為,如果像這樣,只把賺錢和享樂當作人生目的,那麼,從結果來說,經營者自己並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企業也不可能持續成長髮展。社會總是期待經營者具備更為高尚的人生目的。


迄今為止我在中國的講演中所論述的經營的原理原則,經營管理的思維方式和組織架構,能不能正確地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從事實踐的經營者的幹法,或者說取決於經營者的工作目的到底是什麼,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了讓在座各位,作為經營者,能成大器、做大事,我覺得也有必要請大家重新認識工作的意義。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那麼,經營者具體應該怎麼工作?還有,經營者究竟為什麼而工作?我想按著這個順序講下去。


首先,理所當然,經營者必須將他的事業引向成功。無論是創建風險企業,還是繼承原有的事業,讓事業走上軌道,促使它成長髮展,乃是經營者的第一要務。


這個出發點,就是要抱著“無論如何也要讓事業成功”這種強烈的願望去工作,在這一點上做到極致。這種強烈的“意識”類似於格鬥時必須具備的“鬥爭性”。缺乏這種“鬥爭性”的人,首先就不適合當經營者。相反,只要具備這種“意識”,哪怕資金、技術、人才不足,都可以靠熱情和執著的信念加以彌補,就可以讓事業獲得成功。


大家或許認為,僅僅依靠“意識”,事業不可能成功。然而,在“意識”裡秘藏著巨大的力量。一般認為,邏輯演繹、推理推論,構思戰略,就是說使用頭腦“思考”最重要。心中“意識”到什麼,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心中的“意識”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用頭腦進行的思考。在我們的人生中,“意識”所具備的強大的力量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意識”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根源和基礎。證明這一點的,就是現代文明社會所走過的歷程。


原始的人類採摘樹上的果實,捉魚捕獸,依靠採擷狩獵的生活方式與大自然共生。此後,大概在一萬年之前,人類開始擁有了自己的生產手段,藉此種植穀物,飼養家畜,以供食用,由此進入農耕畜牧的時代。在採擷狩獵的時代,人類僅靠自身的意志無法生存,但依靠農耕畜牧,人類開始擺脫自然的束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下去。


爾後,距今約250年前,英國發起了所謂產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讓人類掌握了驅動力。從這個時候開始,發明創造接二連三,科學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令人眼花繚亂。這才構築瞭如此壯觀、如此富裕的現代文明社會。而這一切只用了短短的250年的時間。


就是說,現在的這個文明社會發端於產業革命,依靠的是科學技術的發達。那麼,科學技術為什麼能如此發達呢?不用說,其本源就是我們人類原來就具備的“意識”。


“想這麼幹”、“如果有這個東西那就方便了” 、“如果有這種可能性就太好了”,這一類“意識”、“念頭”,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浮現。比如,迄今為止我們都是步行或者奔跑,那麼有沒有更加快速、更加方便的移動方法呢?“很想乘坐新式的交通工具”,這類“意識”、“念頭”會像夢一樣在我們的心中升起。


這如夢般的“意識”會轉變成強烈的動機,然後會付諸於實踐,人們開始著手製作新的交通工具。首先用頭腦構思,接著努力試作,然後再思考,深入地思考,不斷鑽研改進,經過反覆的失敗,最後造出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有人設計製造了自行車;有人發明了蒸汽機車、後來演變為電車;有人發明了汽車;有人造出了飛機。


發明創造某種東西,在具體實施時,必須用頭腦思考,必須進行研究。但其發端卻是突然在心中浮現的“念頭”。一般說來,“念頭”這東西往往受到輕視。常聽人說:“不要憑念頭、不要憑心血來潮說事”。但實際上,這個“念頭”才是最重要的,現代科學技術,一切發明創造的起源,都發端於這個“念頭”。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這在企業經營中也完全一樣,經營者心中的強烈的“念頭”就可能變為現實。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故事。“首先你必須得這麼想!”就是說願望非常重要。我年輕時就從松下幸之助先生那裡學到了這一條。


京瓷創業時,在企業經營上我是外行,我很想從成功的企業家那裡學到經營的秘訣。當時正好拿到了松下幸之助先生講演會的邀請書。我很迫切地想知道,被世人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先生究竟是用什麼思想經營企業的?我提出申請,滿懷期待,趕赴講演會場。


當天因工作關係我遲到了,我在會場的最後面一排,站立著聽講。

“經營企業在景氣好的時候,不要以為景氣會一直好下去,要考慮到經濟會出現不景氣,在資金有餘裕時要做好儲備。就是要像蓄水的水庫一樣,經營企業要為不景氣時做準備。”


松下先生講的主題是:大量降雨,如果任其流入江河,就會引起洪水氾濫,招致大水災。所以先要讓河水流入水庫,然後按需要放水,這樣不僅可以遏止洪水,乾旱時還可以防止河水斷流,這樣就有效地使用了雨水。這種治水的思維方式應用到企業經營上,就是所謂“水庫式經營”。


講演結束松下先生開始回答聽眾的問題。後排有人舉手提問:“您所說的水庫式經營,就是經營必須有餘裕、有儲備,我們都明白,松下先生就是不說,我們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也都懂得這一點,也都這麼想,但正因為做不到,我們才感覺苦惱。究竟怎麼做經營才能有餘裕?如果不教給我們具體的方法,我們不滿意,不好辦。”提問中夾雜著抗議的味道。


那一刻,松下先生臉上露出了非常困惑的神情,沉默片刻,他輕聲地自言自語,只說了一句話:“不!你不想可不行啊!”然後又保持沉默,聽眾以為松下答非所問,所以鬨堂大笑。當時的情景我記憶猶新。


但是,就在那一瞬間,我感覺猶如電流通過我的全身。“你不想可不行啊!”松下先生嘟囔似的說出的這句話中,包含了萬種思量,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你不想可不行啊!”這句話,松下先生想傳遞的意思是:


“你說你也想讓自己的經營有餘裕,但怎麼做經營才能有餘裕,方法千差萬別,你的公司一定有適合你公司的做法,因此我沒法教你,但經營企業絕對要有餘裕,你自己必須認真去想,這個‘想’才是一切的開始”。


就是說,“如果可以的話就好了!”憑這種程度的、輕浮的想法或願望,要達成高目標,要實現遠大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經營要有餘裕,你是不是發自內心、真正這麼想?這是關鍵。如果你真心這麼想,你就會千方百計、拼命思考具體的辦法,水庫就一定能建成。松下先生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前面已說過,“無論如何非如此不可”,人如果強烈地祈願,那麼他這種“意識”一定會化作行動,他就會自然而然的朝著這種意願實現的方向去努力。當然,這種“意識”必須非常強烈。


不是漫不經心,而是“不管怎樣、無論如何都要這麼幹!”“非如此不可!”,必須是這種強烈的意念支配的願望和夢想。要獲得事業的成功,其前提就是要具備這種強烈而持久的願望。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抱有了這種強烈的願望,接著就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一條了。努力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另外,如果問:“你努力了嗎?”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回答:“是的,我努力了”。


但是,普通程度的努力不管你如何持續,你也不過是付出了與普通人一樣的努力,你只是做了理所當然的事。這樣的話,成功是沒有把握的。只有付出不同尋常的、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才可期待獲得巨大的成果。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句話非常關鍵。在工作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情,就要不惜付出無窮無盡的努力。不肯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卻想獲得很大的成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麼說,人們就難免誤解,好像“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一件特別的事,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做出無限度的努力似乎是一味苛刻的要求我們自己。但事情決非如此。


放眼自然界,不管什麼動物、什麼植物,不在拼命求生存的物種並不存在。只有我們人類才會心懷邪念,貪圖享樂。


初春時分,我在京都的自家附近散步。在城牆的石縫中有嫩草出土,走近細看,石塊和石塊的縫隙之間,只有一點點泥土,但就在這少得可憐的土壤中,草兒拼命吸取春天的陽光雨露,萌生出它的嫩芽。

此後,春季只短短的持續幾周,搶在這期間,草兒接受陽光的恩澤,匆匆地長葉、開花、結籽。如果不這樣,等到夏天來臨,石壁在灼熱的陽光曝曬下,溫度急速上升,草兒就會枯死。所以趕在酷暑到來之前,草兒必須竭盡全力、拼命生長,以便留下子孫,然後枯萎。


在柏油馬路的縫隙中長出的、連名字也不為人知的雜草,它們的命運也一樣。在水分極端缺乏的、地獄般炎熱的環境中,各種各樣的雜草都掙扎著拼命求生,希望比別的雜草獲得更多的陽光,以便長得更大些,為此,它們拼命擴展草葉,伸展草莖,為生存而競爭。


不是為了擊敗對手而拼命,而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拼命努力。自然界原本就是這麼形成的,不拼命求生的植物絕不存在,不努力的草類無法生存。


動物也一樣,如果不拼命求生存必將滅絕,此乃是自然界的鐵則。只有我們人類,談到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拼命工作”,反而覺得很特別,很難接受。


這不對!不僅是為了獲得成功必須勤奮努力,就是為了生存也必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乃是自然的法則。


為什麼自然或者上天會按照這種法則來創造世界呢?別的生物“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上天賦予的本能。但是我們人類卻必須依靠自己覺悟,才能明白這個道理。我認為,特別是我們經營者,必須自覺地意識到拼命工作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這與“經營者為什麼而工作”這一根本性的問題相關連。因此,接下來我就想論述關於經營者工作目的這一問題。


當我還是一個青年經營者的時候,我一邊“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做工作,一邊又覺得充當我這樣的角色很是吃虧。越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越是光明正大地經營企業,越覺得不划算,像我這樣的、付出和收穫不相稱的工作世上恐怕沒有吧。我真的這麼想過。


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本來只應該承擔有限的責任,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特別是中小企業,在日本,當需要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會說:“你是社長,貸款需要你個人做擔保”。社長必須拿出自己的土地房產作抵押,才能取得貸款。一旦經營失誤,不僅公司破產倒閉,而且用作擔保抵押的房屋土地也可能被金融機構收走。


一方面要揹負這種傾家蕩產的風險,另一方面因為要光明正大地經營企業,所以在規定的工資之外沒有其他收入,也沒有什麼特權或好處。另外,儘管責任重於山,有時卻還要受到員工的猜疑:“社長揹著我們拿了很多好處”。社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天忙個不停。這樣想來,經營者真的不好當,吃力不討好。我就曾經這麼想過。


我甚至想過,既然社長要負如此大的責任,工作又是如此辛苦,獲取更高的報酬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我記得,京瓷公司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公司的稅前利潤已達20億日元,而我當時的年薪只有區區數百萬日元。


“一年做出20億日元利潤的企業的創業者、經營者,年薪只有數百萬日元,未免太低了。哪怕一個月工資100萬日元,一年也不過1200萬日元,只佔利潤額的很小一部分。京瓷是以我的技術和才能為基礎創立的公司,現在獲得20億日元的利潤,也是依靠我作為經營者發揮力量的結果。”


當時我頭腦中突然冒出過這樣的想法,但那時我又糾正了自己的想法。我想,我應該將自己經營者的才能用來為大家服務,上天要求我發揮這樣的作用。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我能成為經營者,或許在我身上真的擁有某種才能。但是,我具備這種才能並沒有任何的必然性,不過是上天偶然地賜予了我這樣的才能。為了社會的正常運轉,有能力的人應該成為領導者。我只是作為其中一部分責任的承擔者,才當上了經營者。如果擔任這個職務的不是我,而是A先生或者B先生或者別的什麼人,也未嘗不可。


因此,我不可以將上天授予我的才能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在社會結構中,需要有這樣的領導人,為了使社會變得更好,他們必須用自己的才能來回報社會。自己承擔這樣的職責,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吧。但因此就把才能視為自己的東西,把它當作私有財產,“是我了不起!”自命不凡,採取這種態度,就是傲慢不遜。


“如果自己某種程度上擁有經營者的才能,那麼就應該為了夥伴們的幸福,站在前頭努力拼搏”。這樣一種使命感不久後就塑造了我的人生觀。


然後,自創業起經過了約20年,針對持續高成長、高收益的京瓷公司,同時針對我這個掌舵人,許多媒體的朋友都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你到底為什麼還要如此拼命地工作?”


不僅是媒體,連親戚朋友們也追問我:“你在短短20年間創建瞭如此優秀的企業,銷售額已經達到幾千億日元,利潤已經達到幾百億日元,從利潤額來看,即使在日本的電器廠商中也已經名列前茅。已經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你到現在仍然廢寢忘食、拼命工作,讓自己稍微輕鬆一點不好嗎?你這麼幹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還有人說得更難聽,他們諷刺說:“已經賺了幾百個億,還不知滿足,真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然而,我工作的目的既不是為了我自己的利益,也不是為了京瓷公司的利益。


記得當時,對媒體、對熟人和朋友,我說了這麼一段話:“驅使我想要提升公司業績的原動力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員工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永遠生活安定、永遠幸福。為了打好這個基礎,就要提升銷售額、確保利潤。”


“想要擴大銷售額,就要增添新員工,員工增加,我就要解決包括員工及其家屬的吃飯問題,於是我就愈加不安,因為不安所以要通過開發新產品來提升銷售額,於是人手又不夠,就又要招募新員工。可以這麼說吧,正是在這沒有止境的不安和焦躁之中,公司才不斷成長壯大,達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


“或許你會想,既然不安增加,那麼停下來,到此為止不就行了嗎?但是,當覺得‘到此為止就行了’的那一瞬間,企業就會開始衰落。所以我想,京瓷公司只要繼續存在,在這種互相矛盾的、無止境的循環中,為了員工長遠的幸福,除了付出無止境的努力之外,我別無選擇。”


當我這麼回答時,媒體的朋友以及我的親朋好友們都會笑著注視我。但是我內心就是這麼想的。不提發展,哪怕只是維持現在良好的業績,也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心裡清楚。


為什麼呢?因為不管現在如何順暢,五年、十年以後會怎樣,誰也不知道。現在是過去努力的結果,將來如何由今後的努力決定。如果是這樣,那麼就容不得經營者有片刻的懈怠。像“努力至今,已經夠好了”之類的話,實在說不出口。


現在的這一瞬間一瞬間,都與未來相關,都左右著未來的結果。這不僅涉及我個人,而且關乎全體員工,決定了他們將來的生活。所以,“停下來歇歇吧!”的想法不能允許。現在做得越好,就越需要維持良好的狀態。我痛感這一責任,我必須更加努力。


今天加油,明天加油,必須持續無止境的努力,想到其中的苦處,年輕時代我也曾陷入過迷茫。


某個時候,我這麼想過:當奧運會選手該多輕鬆啊!當然,成為奧運會運動員是非常困難的事,一旦被選拔上,就會受到人們的讚賞,當事人也會感到自豪。這確實很了不起。


要成為一名奧運選手,擁有運動天賦自不用說,還需要付出非同尋常的努力。但是奧運會四年一次,運動員只要瞄準這個目標而拼命努力就行了。相對而言,這還比較簡單。


但是,經營者卻必須維持企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繁榮興旺,必須為此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在這期間不能有絲毫的自滿和懈怠。比起經營者的這種艱辛,當奧運會選手讓我感覺輕鬆多了,因為不管多麼艱苦總有盡頭。但經營者的努力卻決沒有止境。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今年四月,京瓷迎來了創建55週年。關於必須付出無止境的努力這一話題,在京瓷成立20週年的紀念典禮上,我曾經這樣表述:


我認為,經營企業好比登山運動員登山,朝著極遠、極高的山頂攀登。在登山的那一刻,是以眼前能夠看到的山頂為目標,一旦登上這座山的山頂,就會看見山脊相連的另一座高山,再登上這座山,還會看見下一座山,連綿不斷。這種情形正和企業經營一樣。


創業20年來,我們登上一山就看到下一座山,再登上一山又看到下一座山,連綿不絕。我想,能實現我們遠大夢想的高山還在更加遙遠的地方。


當年我做了這樣的描述。是的,我們經營者只能朝著那無盡的高山持續不斷地攀登。那麼,這樣無止境的努力為什麼能夠持續呢?這是因為,我前面已經談到,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無非就是這個原因。這寫在了京瓷公司的經營理念之中。


人生的目的放在何處,人生觀就會隨之改變。有的人把人生目的放在增加財富和利益上;有的人想要名譽地位。如果用具體的數字或職務來表達這種目的的話,一旦目的達成,他們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一開頭我就講到,有的年輕人創辦風險企業獲得成功,一攫千金的目標實現了,就無事可幹了,接下來的人生就是享樂,靠享樂消磨時光。


當然,“想要賺錢”這種強烈的願望本身決不是壞事。事業開始的時候,缺乏“無論如何必須成功”的強烈的願望是不行的,“要過上富裕的生活”這種願望也是成功的很大的原動力。


我認為,二戰後的日本之所以能成為經濟大國,如今的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其原動力就在於每一位國民的追求富裕的願望。


但是,為了讓已經成功的事業長期持續地發展,就不能把“只想賺錢”這一經營者的個人願望作為事業的目的。如果把這種個人目的當作事業的最終目的,那麼,一旦獲得成功,經營者就不會再拼命工作了。這樣的話,就會讓在那裡工作的員工們陷入不幸。


經營者不僅對員工的幸福負有責任,而且對為公司出資的股東,要對買公司的產品、接受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對公司的事務所及工廠所在地區的民眾,對與公司有關的所有人的幸福都負有責任。


並且,這個幸福不是“只要現在好就行”這種短暫的幸福。如果想讓企業持續發展、不斷取得良好的業績、從而讓相關的人員都獲得幸福,那麼就要付出無止境的辛勞。反過來說,如果把這些作為工作的自的,那麼就不會產生“我已經達成目的了、可以滿足了、可以高枕無憂了”這類想法。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京瓷和KDDI兩個集團加起來,銷售額已接近6萬億日元、利潤已超過8千億日元。按理說,作為創建了這兩大集團的負責人,我或許可以過得更輕鬆自在一點,或者跟某些人一樣,生活過得奢侈一點,那也不會招到什麼報應,但我自己卻無法心安理得。


即使現在也是這樣,除了工作上的宴請之外,我極少去賓館飯店享受高檔的菜餚。花幾萬日元吃一頓飯,對於我來說,經濟上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我自身很牴觸這樣做,因為我感到害怕。不是因為缺錢而怕,我是怕自己養成沉溺於奢侈的習性,那種每晚都大肆揮霍、享用高價菜餚卻能心安理得的心理讓我覺得很可怕。


有人稍微獲得一點成功,就常去賓館大吃大喝。耳聞目睹這種現象,我心裡就會生出疑問。我想他們在創辦公司之初也是倡導儉樸的,後來成功了,闊綽了,覺得奢侈一點也無所謂,反正經濟上承受得了,他們因此就學會了奢侈浪費。


但是,我卻無論如何也奢侈不起來,一旦奢侈,就會傲慢,我一直這麼告誡自己,我想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


我在京都有自己的家屋,但我實際使用的不過是我的寢室、書房以及一樓的起居室而已。在家時,通常都會坐在有電視的起居室裡,沒什麼安排時,就會看書、看電視,無所事事度過一天。


我曾經跟隨禪宗的僧人進行過修行。禪宗的僧人們常說:“起身半張席,躺下一張席”。人過日子,家不須太大。看看我自己就是這樣,在家時大體都坐在起居室,空房有好幾間,基本都不用。


我的妻子同我一樣,也是一個非常儉樸、拒絕奢侈的人。她不捨得丟東西,結婚以來,穿過的、用舊了的鞋子、襯衣、褲子全都留了下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夫妻相、性格像,從過去到現在,家庭的生活方式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我覺得從結果上來看,這也讓我能夠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人一旦成功,總會驕傲。即使過去是十分謙虛的人也會變得傲慢起來。這樣的話,他的人生觀也會隨之不斷變化。一般人都是這樣。


同時,隨著人生觀、思維方式的變化,企業的業績也會下降。迄今為止,我目賭了許多這樣的事例,不少才華橫溢的經營者如流星般閃現又迅速墜落。我想無非是因為他們經受不住成功的考驗,人格、人性、思維方式發生消極變化的結果。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讓成功持續的所謂“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私”,就是抱著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


地位越高、權力越大,只要下命令,什麼事情都可以幹,特別是企業的最高領導人,沒有人能夠制約他,因為他手中握有人事任免權這種絕對性的權力,所以哪怕他亂幹胡來,別人也難以阻止他。


其中有的經營者公私混同,連個人的私事也會讓員工去幹。這種人格不成熟的人本來沒有資格坐上經營者的位子,可能他原先也是一個優秀的人物,只是坐上權力的寶座以後,才麻痺了他的神經。


以前曾有盛和塾的塾生問我:“當社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關於“社長要訣”我作了如下闡述:


第一、社長必須設置嚴格區分公和私的界限,就是說決不能公私混同,特別是在人事問題上,不可有絲毫的不公平。


第二、社長對企業要負無限大的責任。為什麼?因為企業本是無生物,而向企業注入生命的唯有你社長一人。企業是否充滿生機,取決於你以多大的責任感將自己的意志注入到企業之中。


第三、社長的存在既然如此重要,社長就必須將自己整個人格、將自己的意志注入到企業中去。


要訣還有若干條,但開頭這三條說的是:“經營者不可有一絲一毫的私心”,就是強調了無私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在我當社長的時候,我常說這樣的話:作為社長,我雖然也是稻盛和夫個人,但放第一位的,必須是優先考慮公司的事情。公司不會發聲,“還得擴大銷售額!”“得讓經營更加穩健!”這些話公司自己不會說,作為社長,我必須說,我必須充當公司的代言人。


我是人,公司不是人,而是無生物,我必須代表公司,“公司要求這麼幹!”我必須代言。那麼,我何時迴歸到我個人呢?當我返回到個人的時候,我就要思考我個人的私事,這時候公司就無法發揮它的功能。


但這麼做是不行的。既然當上了社長,雖然可憐,但已經不允許再回到自己個人了,社長必須徹底地排除自己的私心雜念。


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就公開宣佈“京瓷公司不採用世襲制”,“我不讓我的孩子來繼承公司的事業,也儘量不讓我的親屬親戚進入公司、擔當重任。不可加進‘私心’,要讓和我一起同甘共苦的幹部員工來擔當將來的社長、會長。”我就是這麼想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世襲制本身不好。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場合,有所謂“家業”,一族人克勤克儉,經營著傳統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應該這麼給員工說:“我們公司雖然是世襲制,但我決不會驅使大家為了我個人的私利私慾拼命幹活,我是為了各位生活幸福,才拼命經營企業,希望大家協助我!”


然而,京瓷已經成長為一個規模巨大的公司,已經遠遠超越了“私”這個範圍,已經真正成了“社會的公器”,已經沒有餘地夾進稻盛和夫的一己之私了。


從頭到尾貫徹這種無私的精神,看起來似乎不近人情,是違揹人們正常感情的行為。但我相信,這是位於眾人之上的領導人必不可缺的條件。


另外,正是看到經營者這種無私的姿態,員工們才會想:“我就跟定這個人了!”“如果是為他的話,我願意拼命幹!”同時因為經營者自己堂堂正正、問心無愧,就可以嚴格要求員工。


實際上,對於工作馬虎的員工,我常常會這麼斥責他們:“為了包括你在內的全體員工的幸福,我率先垂範、從早到晚、拼命努力,你卻如此馬馬虎虎、敷衍塞責,行嗎?為了你自己,為了你的家族,也為了周圍的夥伴,你得認認真真地幹,不要讓我為難。”


受到批評的員工,因為不是為了經營者的私利私慾,目的是為大家,是為脫離了私字的公,他們也會鼓勵自己,把自己具備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再進一步,超越為了員工的幸福這一集團的範圍,以“為社會為世人”的利他之心為基礎,踏進沒有任何人敢於踏入的領域,集聚眾人的力量,朝著共同的方向,眾志成城,把事業引向成功。


當日本的電氣通信事業打破壟斷、開始自由化之際,以京瓷為母體的DDI、即現在的KDDI的創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京瓷屬於製造廠家,當我決定要參與性質完全不同的通信領域的時候,就參與的動機中有沒有夾雜私心,我曾嚴格地自問。從想要參與通信事業的時候開始,在就寢以前,每天晚上,我都要自問自答。


“你想參與通信事業,真的是為國民著想嗎?沒有謀求公司和個人利益的私心混雜其中嗎?不是想譁眾取寵、獲得世人的喝彩嗎?你的動機純粹嗎?真的沒有一點兒雜念嗎?”


就是說究竟是不是“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我一次又一次叩問自己的內心,反覆逼問自己動機的真偽。整整半年以後,我確信自己沒有一絲邪念,這才起步踏入通信領域。


以京瓷為主體創建的DDI與其他新加入的公司相比,既無經驗又無技術,被公認為條件最差。但DDI從逆境中奮起,從剛營業開始,就在新入企業中取得了最好的業績,而且一路領先。


其成功理由,當時乃至現在都有不少人在詢問。對此,我的答案只有一個:為社會為世人作貢獻,就是這一無私的動機帶來了成功的結果,僅此而已。


從DDI創業開始,我就反覆向員工們訴說:“我們一定要努力降低國民的長途電話話費!”“人生只有一次,讓我們把寶貴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吧!”“現在我們適逢百年難遇的巨大的機會,我們要誠摯地感謝上蒼,我們要抓住這天賜的良機!”


這樣,DDI的全體員工不是為自己,而是從為社會為世人的純粹的動機出發,從內心渴望事業的成功,全身心投入工作,因此獲得了有關各方的支持,從而又獲得了客戶們廣泛的援助。


DDI創業後不久,我給予一般員工購進股票的機會。因為我認為:DDI在不斷成長髮展,股票終將上市,到那時,通過資本利得的方式,可以讓員工們的辛勤努力獲得回報,同時也表達我對員工們的感謝之情。


另一方面,作為創業者,我自己本可以獲得最多的股份,但事實上我連一股都沒有。這是因為在DDI創業當初,我就已經考慮好了不夾雜任何的私心。


如果我持有哪怕一股股票,人家說我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賺錢,我就難以反駁。同時,DDI後來就一定會走向錯誤的方向。我認為現在的KDDI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排除了私心,揭示了為社會為世人的崇高的事業目的,全體員工朝著這一目的奮勇前進的結果。

稻盛和夫:幹法,經營者應該怎樣工作

這在日本航空的重建中也完全一樣。在中國的講演中我已多次提過,由哲學推動的意識改革,由阿米巴經營推動的組織改革,以及管理會計的引進,改變了日本航空以往官僚主義的企業文化,每一位員工都主動出力,為改進日航的經營拼命努力。這才是日航重建成功的最大的原因。


同時我想還有一點,就是在重建過程中我自己的態度感動了員工們的心。我出任會長不拿一分錢薪水,雖然年事已高仍然全身心投入重建工作,這也給了員工們有形無形的影響。


我曾多次拒絕日本政府的邀請。但為了日本經濟的重生,為保證日本航空留任員工的僱用,為了利用飛機的國民的方便,為了履行這三條大義,我還是接受了會長的職務。當初因為還有別的工作,另外已是高齡,所以我承諾一週上班三天。


但是,出於無論如何也要讓日航重建成功的願望,在全力投身於工作的過程中,從原來打算的一週三天變成了四天、五天,結果一週一大半時間都花費在了日本航空上了。我家住京都,離日航總部所在的東京距離很遠,我快80歲了,一週的時間幾乎都在東京的賓館中度過,有時晚飯就吃兩個飯糰打發過去。


不是有意識這麼做,但看到我以無私的姿態拼命投入日航重建的身影,許多日航員工自然就會這麼想:“和自己的父親、祖父一樣年齡的稻盛先生,不要任何報酬,原本與日航沒有任何關係,卻在為日航的重建拼死努力,那麼,我們自己不更加努力,怎麼說得過去呢!”


我想在日本航空每一位員工都全力投入重建的時候,我的以身作則給了他們莫大的激勵。


那麼為什麼我能夠以這種無私的姿態投入日航的重建呢?因為“為社會為世人作奉獻是人最高貴的行為”,這已成為我牢固不動的人生觀。


我認為,神靈把所有的人送來現世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為社會為世人盡力”。或者說,我們將自己的人生做這樣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能破除私心,而去為他人盡力行善,付出自我犧牲。


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喜歡不喜歡,最後我們都會迎來死亡。當死亡來臨之際,不管過去做出過多大的業績,也不管有多高的名譽地位,積聚了多雄厚的財產,都不可能帶往那個世界。在死亡面前大家一律平等,只能一個人靜靜地死去。


我們來到這世上,活到了今天,真要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我們的魂魄是否能平靜地、安寧地朝著那個世界起程,這才是問題所在。換句話說,問題在於,我們在人生的波濤中,是否磨練了自己的靈魂,是否帶著稍稍淨化美化了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正是為了磨練靈魂,才必須為社會為世人盡力。這並不意味著要去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我們經營者而言,就是要把企業經營好,讓員工、包括其家屬在內的所有相關的人都能放心地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公司。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善舉,就是為社會為世人盡力。


我認為,通過這種善行而磨練得更為美好的靈魂,只有這靈魂才是能夠帶往那個世界的、唯一的、真正的勳章。


這樣思考的話,那麼用無私的姿態去經營企業就決不是什麼苦差使。相反,正是在這裡才能找出工作的意義。


當然,這將伴隨著自我犧牲。經營者越為員工、為社會為世人盡力,就越會影響到經營者個人的家庭生活。


一般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與孩子一起度過家族團聚的快樂生活,可以參加孩子學校的例行活動,還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外出旅行。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經營者必須24小時考慮公司的事情,哪怕是片刻的分心,在這片刻中公司的運行就會停止,因為我是這麼想的,所以不要說考慮我自己,就是考慮家庭的時間我也會予以節制。


許多人對我說:“你每天早出晚歸,休息天也在奔忙,連陪家人的時間也沒有,你的夫人和孩子不是很可憐嗎?”


但是,我並不認為我在犧牲我的家庭。因為我不把只是守護好家庭、或者只要維護好我個人的那種小愛當使命,而是要讓更多的員工幸福,把這種大愛作為自己的使命。在這個意義上講,不如說我的人生比任何人都更豐富、更有價值、更幸福。對此,我現在有深切的感受。


對於經營者而言,幸福是什麼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社會為世人做有意義的事,並且對此感到自豪和自信,這種自豪和自信在我們面臨經營困難的時候會給予我們巨大的勇氣,同時,當我們在做這些好事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喜悅。我認為,這些才是我們經營者最大的幸福。


付出以筆舌難以道盡的辛勞,勤奮努力、拼命奮鬥,守護公司、守護員工、守護社會,感覺到自己在做這些好事的時候,我們經營者同時也能感覺到喜悅和快樂,我認為,感覺到這種喜悅和快樂就是我們經營者最大的幸福。


我希望大家都成為能夠感受到這種幸福的經營者。從一開頭,我就講到經營者要成大器、做大事,就必須在理解經營的原理原則和經營方法的同時,重新思考自己工作的意義。


出於單純的個人慾望希望事業成功,從這裡出發,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心性、磨練自己的人格,把為員工、為社會為世人盡力作為工作的目的,認識提高到這個境界,我認為就是經營者的所謂成大器、做大事。


只要這種成大器、做大事的經營者今後不斷增加,我相信,這就不僅能給各自的企業帶來成長髮展,而且能給中國國民帶來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還能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最後祈願杭州越來越繁榮,祈願今天匯聚在這裡的經營者們事業興旺發達。就此結束我的講話。


謝謝大家!(《幹法》全書完)

聲明: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未經確認,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