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幼兒度過了3歲的語言敏感期後,語言的學習就達到了一定程度,他們在基本表達的基礎上會增加其他的內容,例如一定的邏輯、運用自己的思維用語等,這個時候孩子便開始形成了自己說話的一套思路。於是家長不難發現,在這個過程裡,孩子總會“囉嗦”些。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4歲的寧寧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爺爺就是一個文人,而父親母親都是知識分子,在國企上班。

出生在家庭條件如此優渥的環境裡,也逃不了成長和學習過程中一些最為致命、常見的問題,學說話就是其中一種。

最近寧寧的媽媽發現,孩子經常喜歡說話的時候沒用的語錄一大堆,還特別的陶醉,停都停不下來。

每每寶媽想要叫停孩子的時候,看到寶寶如此有興致,她也就不捨得“打擊”孩子,乾脆讓他這麼說著吧。

實際上,孩子囉哩囉嗦,講話沒有重點,經常在表達的時候用10句話來代替一句話的內容,很可能是“大腦邏輯思維”不夠強。

在這樣提醒家長們,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不妨試試大腦整理術,它幫助孩子整理混亂思緒。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一、孩子說話沒重點,很可能是大腦信息歸類出了問題

“囉嗦”其實包含了兩個信息,一個是幼兒大量語言表達,對於信息的輸出,另一個是大腦思維運轉,孩子在思考。

而在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的問題上,恰好是孩子在這兩個方面都出現了問題:

具備語言表達能力,但是表達的邏輯欠佳;

表達時進行了一定的思考,但是思考效率極差,邏輯性不強。

愛因斯坦,一生成就無數,完善了相對論,深入研究了量子學理論,許多人會以為,這只是他作為一名物理學家最直接的一些研究成果罷了。實際上,除了物理學家的身份,他在思維研究領域也是一名專家。

在他的文集中有大量研究科學思維方法的論述,從中可以看出他考察過從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推理到培根的歸納推理,再到牛頓的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思維方法。

並且運用這份思維方法對事物的特殊性到一般性進行了總結概括,充分說明了邏輯與總結歸納之間的關係。

語言的學習與大腦思維邏輯並不是相生相剋的關係,反之,如果二者的聯繫我們能夠準確把握的話,二者均可獲益。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二、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能夠表達,卻無法完整描述;想要說明觀點,卻做不到語言通順邏輯在線。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找到“大腦整理術”的核心。

正如剛才所言,語言表達的能力離不開大腦思維邏輯的運用,當大腦開始高效整理儲存的信息,進行加工輸出後,腦袋裡的想法就表現成了觀點。

愛因斯坦常說:學習時間是個常數,它的效率卻是個變數,單獨追求學習時間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

愛因斯坦總結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公式,即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正確的方法,Y代表努力工作,Z代表少說廢話。

邏輯思維的提高,大腦整理術的應用同樣在教我們如何利用時間追求效率,通過說話來提高思維邏輯,再運用其反作用來推進大腦思考路徑的高效與快捷,在說話之前不經過處理加工,它很可能變成一句廢話。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三、大腦整理術,對孩子表達能力的意義

1、幫助整理混亂思緒,避免說話沒重點

“大腦整理術”,聽起來簡單易懂,可是要了解它並沒有那麼容易。

大腦將信息進行邏輯性的整理,將有利於我們整理思路,進行歸納總結,這樣一來,說話的時候就不會無厘頭,不知道從哪兒說起,到哪兒結束了。

2、組成結構化思維,避免邏輯混亂

有研究表明,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動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結構的核心,因此,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

所以,大腦整理術的使用可以幫助孩子組成結構化思維,避免邏輯混亂。

3、培養全局意識,避免無話可說

不難發現,有的孩子是想開口,但是找不到話題和同伴互動。

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整理相關話題,讓孩子從點到面不斷延伸,這就避免了孩子在相互交流中無話可說而不得不的沉默。

大腦整理術,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全局意識,避免孩子在開口說話的第一步就失敗,讓孩子勇於開口,知道如何開口,如何與他人互動。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四、家長如何幫助訓練“大腦整理術”?

1、 學會拆解分析

關於邏輯思考,有一個著名的提問,那就是“把大象裝進冰箱需要幾步呢?”

正常人都會說,先把冰箱打開,再把大象放進去,最後關上門就好了。

可是邏輯思考能力強,能夠有一定大腦邏輯運算思維的人卻不會這麼簡單。

他們會先思維如何拆解大象,又或者選定怎樣的冰箱是最為合適的,尺寸的大小多少等,整個拆解問題的過程就是邏輯思維的體現。

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訓練“大腦整理術”,先要教會孩子分解問題,學會拆解分析。

2、 先思考,後表達

許多小朋友在講話的時候經常語出驚人,口不擇言。實際上,除了孩子在認知能力上的欠缺,導致孩子講話那麼“中聽”以外,沒有思考也是一大問題。

這就告訴我們,要想幫助孩子訓練大腦整理術,就要做到在開口之前多一點思考,學會“三思而後行”,從實際的生活去鍛鍊孩子。不苛求孩子的每次行動都是正確,但要求孩子的每次行動都是在自己的思考下決定,而不是單憑本能或者衝動。

3、 引導幼兒總結歸納

從個體特殊性到一般性的總結,能夠很好的鍛鍊一個人對於思維的整理能力,這也就意味著,當孩子學會歸納總結時,他的大腦整理術也在潛移默化的跟著提升。

例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總結身邊的事物,白馬和黑馬都是馬;鯽魚和金魚都是魚。

讓孩子形成整體和個體、全部與部分的概念,學會把學會的知識進行分門別類,這樣有利於孩子的信息記憶與檢索。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訓練“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大腦整理術,幫助孩子整理混亂思緒,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