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楚天都市报记者石倩 通讯员崔毅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3月13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指导武汉分批腾退定点医院。几天来,武昌医院B3病区内,新冠肺炎患者陆续出院或转院,开始彻底消杀。忙碌了近2个月,41岁的护士长熊芬依旧难以停下。医院即将恢复普通门诊,她和同事们将继续为其他病人服务。

疫情出现前,熊芬在眼耳鼻喉科工作,病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后,由于专科护理上的差异,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一开始的犯怵,到后来的自信从容,熊芬感慨:再苦再难,风雨过后总会看到彩虹。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以下是她的自述:

吃喝拉撒,护士全包了

1月21日,家里吃年饭。那天,我们医院接到抗击疫情的任务,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医院紧急召开会议,成立指挥部,要求每个科室,加班加点改造病区,腾挪病房。医院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准备过一个战斗的春节。

我所在的眼耳鼻喉科,也一边为在院病人办理出院或转院手续,一边进行病房隔离改造和院内感染管理防控分区。当晚,我完全忘了吃年饭的事,家里打电话,我才想起来。

那时,发热门诊病人陆续增多。1月23日,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当天我们B3区30张床位就全部收满,其中大部分都是危重患者。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两天之内,我们从护理普通病人转到护理新冠肺炎病人。由于新冠肺炎属于新发疾病,大家对它的认知不足,难免心理上存在一些紧张和焦虑。在困难面前,不管是50岁的年长护士,还是21岁的年轻护士,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

大家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马不停蹄忙个不停。有时过了交班时间,每个人都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才去交班休息。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家属不能陪护,很多事包括吃饭、喝水、大小便等生活护理都交给了护士。

病区内,一忙起来,大家都忘记了饥饿和疲倦。只有脱下防护服,在休息区吃东西时,才感觉到疲累。即便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大家回去后还要抽空学习,熟悉新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序、精细化,内心也不再恐惧,遇到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搬氧气罐,小护士变身大力士

新冠肺炎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气促气喘、呼吸困难。针对这些症状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就是氧疗,可以说,氧气是很多新冠肺炎病人的生命线。

我们病区重症病人多,吸氧量特别大,一罐氧气一两个小时就会用完,一天下来要换近30个氧气罐。病区相当一部分隔离病房是由医生办公室和值班室改造而成,没有中心供氧设备带。中心氧站将氧气罐送到病区门口,再由护士们用简易的拖车,一罐一罐拖运到患者的床头。

一个空氧气罐的重量是50公斤,装满氧气重量是55公斤,大男人拖着都吃力。以前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没有搬过这样的重物。科室15名护士,很多都是90后的小姑娘,个头小,但转运氧气罐时都变成了大力士。有的护士不用拖车,让氧气罐一侧底部斜着作为支点,再用双手慢慢滚动着罐体,动作娴熟,会比简易拖车要快点。

在病房,如果没了氧气,病人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那个时候,我们根本考虑不了搬不搬得动的问题,都像大力士一样冲上去。病人看到也很心疼,但我们自己不觉得,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医生修手机护士煮稀饭

病房里,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

1号病房有个74岁的张奶奶,住院几天后,突然不愿打针吃药。陈默野医生不放心,专门去找张奶奶谈心后得知:张奶奶的手机坏了,跟家人联系不上,着急得甚至想放弃治疗。

陈医生问了她手机故障,然后上网查询,打电话咨询客服,花了一个小时,终于帮张奶奶修好了手机。老人手机修好后,跟家里人取得联系,特别高兴。陈医生又做了她的思想工作,张奶奶后来积极配合治疗,过了一段时间康复出院。

新冠肺炎病人会间断性发热,胃口一般都不好。给病人送去的饭菜,有时连饭盒都没有打开。2月初,护士邵冠颖发现这个问题后,交完班,大家就一起讨论,看有什么办法。邵冠颖就在朋友圈发消息,希望有人提供电饭煲和大米,准备每天在病区给患者煮稀饭。好心人很多,东西很快就备齐。尽管我们的护理工作很琐碎也很忙碌,但值班的护士们,还是抽时间给病人煮稀饭,一直坚持了40天,直到病区关闭。

我们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病人,一些原本抱着听天由命想法的病人渐渐看到希望,配合治疗,心情开朗起来,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我们约好,疫情结束烤肉火锅岔着吃

我父亲是一名退休医生,从一开始,他就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只是提醒我注意防护、加强营养,保护好同事。

父母年过七旬,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往常我每周都要去看一次。最近2个月,我一直没有去看他们。这里,我要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上门送菜送肉,替我们做了子女该做的事。

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暂时告一段落,但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十分珍贵。我对呼吸道疾病护理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与患者们相处融洽,相互鼓励。与姐妹们并肩作战的日子,也是苦中有乐。

武昌医院B3病区护士长熊芬:让患者有食欲,护士们在病区煮了40天稀饭

现在,我们医院正在进行清理和消毒,为恢复普通门诊做准备。我们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还有病人需要医生、护士。

时间过得真快,回头看那段最难、最苦、最焦虑不安的日子,信念是最好的动力。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至今我们团队医护人员零感染。太累的时候,护士们跟我说,“护士长,我想吃烤肉,我想吃火锅,我想吃瓜子……”我跟她们都约好了——等疫情结束,都岔着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