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發佈2019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97%疑侵權鏈接上線前被攔截

3月15日,拼多多發佈《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2019)》(下稱報告)。報告從消費者權益平臺保護機制、長效生態“自淨”機制、嚴防“假貨高地”溢出效應、加速知識產權保護、“百億補貼”助力全民普惠、抗疫助農行動等六大部分,總結了拼多多在2019年度持續升級治理能力、著力構築全方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的相關工作經驗及成果。

消費者權益保護是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注的內容,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升級,中國經濟開始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報告課題組在線下調研發現,消費者參與線上消費活動的廣度及深度正在持續提升,今年初的新冠疫情更讓消費者心理趨向務實,一批性價比較高的品牌在新消費浪潮中逐漸顯露優勢,而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嚴防“假貨高地”溢出效應

報告以詳實數字展示了拼多多作為一家新電商企業在打假、治假,保護平臺5.85億消費者合法權益上的勇氣與決心。這一年,拼多多構建“1+2+3”核心治理機制,即成立一個跨部門聯動治理工作組,採用“人防+技防”兩種治理手段,建立事前、事中、事後全週期管控機制。

“1+2+3”核心治理機制的一號位,是拼多多自創業第一天便成立的神秘部門——平臺治理部。2019年,拼多多更是聘用了兩千多名工程師,充實平臺治理技術部門,佔到了公司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拼多多與全球多家科研機構協作,持續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平臺治理領域的應用,以嚴密的大數據風控系統和人工巡檢模式,孵化了這樣一些數字:97%的疑似侵權鏈接上線前即被平臺攔截封殺;超過8.8萬家涉嫌違法違規店鋪被拼多多平臺主動關閉;一年來,平臺向全國各級政府執法機關移交了逾千起涉案線索,協助全國各地警方抓捕了兩百多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過億元,有效防控“假貨高地”的“溢出效應”,有力打擊了侵權假冒行為。

不斷進化的平臺治理體系背後,拼多多投入了巨大的資源用於建設強大的技術能力。2019年拼多多Q4財報顯示,全年研發費用高達38.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47%,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於平臺治理和風控系統的持續升級。

一年裡,拼多多全面升級了商家入駐系統,基於海量數據挖掘、分析、開發完成了假貨識別算法,建立了一系列模型矩陣。特別是在2019年618前夕,拼多多基於分佈式AI技術系統,與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攜手,實施“塔防行動”,嚴厲打擊“借一鍵代發之名銷售假冒偽劣”的現象,嚴控其他傳統“假貨高地”電商平臺,特別是批發類電商平臺對新電商平臺的溢出效應。

報告還集中展示了拼多多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努力。這一年,平臺上線知識產權保護系統,聯合一千多家品牌權利人展開知產合作,開闢綠色通道快速處理相關訴求,並與中國出版協會、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公司等簽署版權保護協議,一如既往尊重智力勞動成果,併為此而繼續努力。

2019年12月,拼多多創設的“假一賠十”消費者賠付金制度,被最高人民法院納入中國互聯網司法十大典型案例之首,肯定了平臺在自治打假方面所作的規則創新。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認為,拼多多作為一家電商平臺,通過提升技術和人工防範,封殺、攔截侵權鏈接,以嚴密制度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保護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成為一種經營理念與企業初心。同時,他肯定了打假與普惠並舉,通過“百億補貼”引領新消費浪潮,將實惠帶給數億消費者的創新模式。

安全、實惠 “百億補貼”引領新消費浪潮

安全加實惠的消費環境,是拼多多一直致力於打造的商業生態。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強調,拼多多生存的基礎是為用戶創造價值,無論是激進還是保守,都將永遠專注於“本分”這一內在價值。

平臺治理部的“秘密倉庫”,是拼多多一個半公開的秘密。它專門用於封存各種證物——來自全國各地的抽檢志願者以匿名身份從可疑店鋪購買的抽檢樣品,並定時送至品牌方做鑑定。這樣的暗訪模式只是拼多多打造安全消費環境的一環,閃電退貨、極速退款、退貨包運費,建立“消費者賠付金”“平臺消費者保障基金”,首創全行業最嚴格的“假一賠十”制度……都是拼多多在打造“一鍵無憂”消費環境中的努力。

報告還講述了拼多多創立“百億補貼”這一電商界明星項目的初心。作為中國新消費浪潮的主要推動者,2019年,拼多多率先推出“百億補貼”,聯合超過1300個品牌,通過定向匹配等綜合措施,僅僅2019年Q3和Q4拼多多便支出了161.8億元市場補貼推廣費用,讓利消費者的同時,致力於打破中國城鄉二元消費結構,推動消費平權,以更實惠的產品價格、更豐富的商品種類、更貼心的消費場景,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這一以網購模式拉動內需的嘗試,是新電商適應新經濟時代的創新模式。為了更好地推動消費端與生產端直連,滿足消費者需求,拼多多分別在兩個方向上發力。

在農業數字化上行上,拼多多以“拼”模式為中國“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多對多的匹配模式,讓原產地“最初一公里”和消費端“最後一公里”直連,比如拼多多上的吐魯番哈密瓜,價格低於批發市場,湖北秭歸的臍橙、河南中牟的大蒜、廣西的百香果、雲南的菠蘿等各地優質農貨,價格只有超市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作為中國最大的農貨上行平臺,2019年,拼多多實現農(副)產品成交額1364億元,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74%。

新品牌計劃也是這一年裡拼多多繼續深耕的戰略性領域。拼多多於2018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計劃,為做大做強國內自主品牌提供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截至2019年12月底,已經有超過900家知名品牌在內的企業參與“新品牌計劃”,足跡遍佈安徽、江蘇、山東、福建等地,累計推出2200款定製化產品,涉及家電、家紡、百貨、數碼等近20個品類,累計定製化產品訂單量超過1.15億單。

此前,新華社瞭望智庫發佈的《2019長三角新消費發展報告》顯示,相比傳統電商企業,由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倡導的新消費概念倡導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重塑產品、渠道和盈利模式,體現了消費變革的結構性趨勢,更加從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角度來分析技術變革對消費的影響,是引領新消費浪潮的電商頭部企業代表。

3月11日,拼多多發佈2019年度Q4財報,2019年全年,拼多多平臺成交額(GMV)突破萬億大關,達10066億元。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表示,經過近5年的發展,拼多多有能力以更大的規模、更強的組織應變能力,去承受未知的挑戰,有效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一些來自拼多多的數字在疫情防控期間產生:劃撥10億元專項資金累計補貼超過1.8億件抗疫防護用品,向湖北地區每天定向提供300萬隻售價不足2元的一次性口罩,聯合浙江大學成立1億元抗疫基金,“抗疫農貨”專區成立並設立5億元商品補貼資金,聯合多地政府通過市縣長直播帶動超過8.4萬噸農產品“出村進城”……

“我們必須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並優先考慮消費者的利益,因為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拼多多。”報告引用黃崢的發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