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光速”研制出新冠疫苗?别太乐观

随着国内的新冠疫情逐渐被控制,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国外的情况。即便中国人民和政府以惨烈的代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入骨髓的傲慢与偏见仍然使海外各国迅速的陷入“医疗沦陷”的危机之中;不少海外疫情关注者对于疫苗的研制进展也相当乐观:因为国外的医疗研究水准应该是高于国内的,他们全力投入疫苗研制是不是就意味着新冠病毒的疫苗很快就会问世了?

而在昨日,据一位美国官员透露,新冠病毒的疫苗已投入临床实验中,已有一位女性志愿者参与本次实验;而这与前段时间专家推测的至少一年多的疫苗研制时长相差甚远,莫非真的是因为“god bless America”让美国的医疗团队近乎“光速”的研制出了新冠疫苗?非也非也,实际上按照目前的进度,离生产出合格的灭活新冠疫苗依旧是为时尚早,因为现阶段美国投入临床实验的只是mRNA疫苗,并非传统灭活疫苗。

传统灭活疫苗是通过将失去繁殖活性的同型病原体注射体内,以较小的代价唤起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对应的抗体。传统的疫苗研发的综合风险很低,但是研发周期却很长,无论是病原体的灭活处理还是完整的疫苗生产都是一个繁琐的流程,这也是前面专家所预测的疫苗研制需要一年多的原因。

那什么是mRNA疫苗呢,mRNA疫苗是目前疫苗研制的一个新的技术品种,它并非由灭活病株本身构成,而是利用病原体制作的特殊的mRNA序列,它注射到体内后,在体内的细胞中转录成病原体蛋白,再由人体免疫系统唤起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大致了解了什么是mRNA疫苗后,其实也不难想到为何美国能在短时间研制出mRNA疫苗并投入临床实验了,因为mRNA疫苗的研制没有纷繁的筛选和制作过程,只需要特定mRNA序列进行编码合成,以及脂质体的合成和包裹,一份mRNA疫苗就被合成出来了,听起来比传统灭活疫苗简单方便了很多,但是这种技术并非没有缺点,其一是mRNA疫苗它的

诱导的免疫效果一般且难以调控,其二是目前已有的mRNA疫苗产能并不高,而且并没有成熟的上市产品,只能算是一种新兴技术实验品。

美国“光速”研制出新冠疫苗?别太乐观

相比传统灭活疫苗生产过程已经简单了很多

为什么说目前的情况并不能太乐观呢?事实上中国国内关于mRNA的研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目前的计划是在4月初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也就是说,比美国慢了将近大半个月,究其原因,有中美医疗研发能力的差距,但是更重要的是美国公布的这个mRNA疫苗(mRNA-1273)只经过了小白鼠的动物临床实验,紧接着就投入到人体临床实验中去了,它跳过了灵长类动物实验阶段,这是一种近乎赌博的行为,因为疫苗的研发并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发明,它有着严谨流程要求,因为它不仅仅涉及医学药物研究,更是与生命医学伦理息息相关,尽管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大概率是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但是这种做法本身是极不负责的。即便是它跳过灵长类动物实验不会导致最终对人产生不可预料的问题,仅从长远结果上来看目前都只是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后一阶段的进展还需要根据此期临床实验的结果来定,这最早也得是7,8月份的事情了,而跳过动物实验也增加了一期临床实验失败的风险,这些都让后期的进展显得扑朔迷离。相比而言,笔者更加愿意相信卫健委提出的五步一齐走(也即灭活疫苗,mR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策略,因为国内目前疫情已经趋于稳定,疫苗的研制就更应该“慢工出细活”,严格按照疫苗研制流程走。

综上所述,疫苗的研制仍然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这将是另一个长远的战斗,很有可能全球疫情平定下来疫苗也不一定能完全研制成功并投入国家级使用,03年的SARS至今已悄无声息,但是人类依然没能研制出这个17年前的老对手的有效疫苗,美国此次消息透露更多的是一种抚慰人心的举措,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现如今全球依然在流行病毒的风暴肆虐之中,我们亦不应盲目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