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那位大學生到底受到了怎樣的教育?為何能下如此毒手?

默空文


說實話,我現在不想討論他受過什麼教育,我只想討論他應該面臨什麼樣的處罰


我希望他是以“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而不是“故意傷害罪”


目前我對此事的瞭解,僅自於微博大V“遵義新鮮事”的報道。


根據報道,3月15日,也就是上週日,這個挨千刀的所謂大學生,繞過了小女孩的媽媽,把小女孩摁住了,用菜刀對著腦袋猛砍5下。


砍完了還高呼“我不是弱者”。


我可去你個xxx@@$$(此處省略一千字)吧!


從他的作案動作來看,他是直接奔著目標——受害者小女孩去的。


【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


從處罰結果來看,【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都涵蓋了:

  • 十年以上徒刑;

  • 無期徒刑;

  • 死刑。


但是在實際的判罰過程中,如果被定罪為【故意殺人罪】,那麼通常如果沒有其他立大功的情況下,一般是被判處死刑的。


如果被定罪為【故意傷害罪】,一般通常是以十年以上徒刑起步。


所以這兩種罪名的判處力度還是有區別的。


總結:

我不管這個所謂的大學生受過什麼教育,及他受過什麼委屈。

都統統去TMD。


連對2歲的小女孩都下得去手,他已經不配為人,更不配去談論教育。

對於這樣的人,最好的、最合適的辦法,就是取消他的【人格】,

也就是:【取消他做人的資格】——判他死刑!


來,記住這個兇手的臉龐,這是行兇完畢後的樣子,哪還有點人性的樣子?



夏醬Summer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貴州居家大學生楊某在家裡情緒突然失控,當時他的爸爸正在家裡打電話,發現孩子不對勁,趕緊把電話掛了,過來問楊某是啥情況。楊某看到父親在關心他的,就說了自己在大學校園裡,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不好,與老師和宿管工作人員的關係也有些僵,總之就是大學生活非常不如意的那種。

楊父非常重視,立即就向學校老師打去了電話,想通過老師進一步瞭解相關情況。這就在楊父與老師溝通這期間,楊某情緒徹底失控了,跑進廚房提起菜刀就衝出了家門。來了小區院子裡,楊某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兩歲左右的女兒,他就從這個媽媽的身後繞到女童的身旁,將小女孩按倒在旁邊的車上,用力一陣猛砍,導致女童倒在血泊中,後醫護人員趕到,沒有搶救過來。行兇後,楊某還揚言:“他不是弱勢群體,就是要報復社會”,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據悉,兇手楊某是廣東某高校的在讀大一學生。挖挖機看了很多關於此的報道,普遍覺得與其在大學生活不如意有關係,認為是情緒失控殺人。

不過,挖挖機認為,這起惡性案件並非只是楊某在校生活不如意那麼簡單,楊某可能患有精神病,當然這要以警方的偵查結論為準。

家長對於楊某心理健康關注不夠。

當然,不管楊某是否患有精神類的疾病,楊某的心理顯然是有問題的。任何一個正常的在讀大學生,即使校園中備受欺凌,或者諸多不順,但那也是上學期的事情了,這都放寒假幾十天了,反而在家中暴發出情緒來,就顯然不符合常理。如果家長在楊某成長的過程中,有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習慣,就能早發現、早疏導、早矯正,不至於釀出如此之人間慘劇。

家長對於楊某交際能力培養不夠。

現在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幾乎都在中小學校園裡度過,絕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的成績抓得特別緊,而對於孩子獨立生活、與人交際等能力培養毫不在意,或者放任自流,導致孩子除了會考點分數之外,其他什麼都不會,就是人們所稱的“巨嬰”。這樣的孩子高中畢業升入大學,就完全不知所措了。曾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不復存在,與同學、與室友、老師等人的交往也存在障礙,在大學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找不到歸屬感,這也是很多大一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兇手楊某就是如此。

家長對於楊某情緒管理培養不夠。

人都是有不良情緒的。中小學生是如此,大學生同樣如此。但是,當不良情緒出現後,怎麼去管理、消融,卻是一門學問。不僅是孩子,就是我們很多成年人,不良情緒上來了,都處理不好,或者說根本就不會處理。兇手楊某情緒一上來,就提刀衝出家門,看見小孩子就砍,作為一個成年人,卻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行為,不得不說這是家長在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培養方面的缺失。

家長對於楊某從善意識的培訓不夠。

即使一個人受了諸多委屈,即使一個人有再多的順意,即使一個人的情緒上來了,只要心是善良的,怎麼也不至於把情緒上升到殺人的地步。從這個角度上講,楊某所受的教育中,關於善良的成份太少了一些了。

綜上,楊某砍殺兩幼童的慘案,其間的教育之痛,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去深刻反思。


教育挖挖機



3月15日,貴州一大學生因被家長訓斥,心生怒氣,對2歲女孩連坎5刀,導致小女孩死亡,令人震驚。

嫌疑犯楊某某,男,19歲,貴州省貴陽清鎮市人,就讀於廣東省某高校。由於身體原因,楊某某因病休學在家。案發當日,楊某某的父親發現自己的兒子情緒很不穩定,於是父子倆進行了認真的談話。通過交談,楊某某的父親瞭解到,兒子在學校裡和寢室同學、老師、宿管人員的關係都很緊張。當其父與校方電話溝通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拿起菜刀,衝到小區平臺,對正在玩耍的無辜2歲女孩亂坎,導致女孩受傷、死亡,嫌疑人已經被刑拘。

思考:

一、家庭教育問題。

很多家庭對孩子溺愛,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家裡的“中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對孩子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導致孩子自我意識膨脹,總以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滿足他的一切。

二、學校教育問題。

小學、初中、高中,我們往往過多的在乎學生的成績,對於成績特別好的學生,他們的缺點往往是視而不見,成績“掩蓋”了學生的一些缺點甚至是缺陷。

三、自身問題。

由於學生從小到大在家裡是“中心”,在讀小學、初中、高中都是“中心”,到了讀大學的時候,發現自己非常普通,甚至自己比其他同學有較大的差距,心理就失衡了,不去找自己的原因,把自己的問題歸因於別人對他不好,造成心理扭曲。

總之,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除了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合作意識教育、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教育、愛心培養等等,這樣孩子的身心才會健康。


平淡是真oymlq


“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

伴隨著這樣歇斯底里的怒吼,這位19歲的貴州大學生楊某,用菜刀砍死了無辜的孩子劉某某,疼壞了在現場的劉媽媽,毀掉了自己,毀掉了兩個家庭,也也毀掉了當代大學生的形象。

誠然,大學生只是我們人生過程中的一個標籤。沒有人會頂著它,過上一輩子。大學生的身份,也無法掩蓋個體的差異,有的人平和近人,有的人氣急敗壞。有的人艱苦奮鬥,有的人坐吃山空。有的人既有天賦,又喜歡學習。有的人毀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變態人格下的情緒爆發,讓人防不勝防

楊某某事情的發生,也讓我們明白,人生在世,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作為楊母的父母,含辛茹苦養了兒子19歲,卻沒有想到,兒子的精神竟然如此的不正常。在學校裡面,與同學、同宿舍的兄弟,以及老師的關係,如此僵硬。在家裡面和父母的關係如此的差勁,一次談話,就氣急敗壞的,拿著菜刀傷害了無辜的小孩。

通過這樣的案例,我們也應該感到,在面對精神病人的時候,需要專業的人員和精準的手段,需要系統的精神療法。傳統的說教,可能會起到反效果,正是嚴父的怒責面前,楊某氣急敗壞的拿起菜刀,砍向兩歲的孩子,僅僅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弱者。聽起來是玩笑,卻又那麼血淋淋。


面對精神病人,我們應該穩住,而不是再刺激

在這樣的事情當中,我們為兩歲的劉某某心疼,為劉某某的一家感到可惜,也為楊某感到悲涼。他好不容易熬過了高中的煉獄生活,考上了學,卻沒有想到,等來的不是陽光燦爛的春天,而是格格不入的現實。對於這樣有著一個變態性格的人,我們不能刺激,我們應該穩住他打心神,進行藥物治療。而不僅僅是說教,因為對方已經不是一個正常人。


結束語:有人總結得很好,強者,會挑戰更強者;弱者,會欺負更弱者。在楊某喊著“自己不是弱者”的時候,在喊著要報復社會的時候,他已經輸了,只是不想面對。他就選擇了,向一個沒有任何反擊能力的小孩下手。這樣的弱者,這樣的自卑,這樣情緒的突然失控,能否讓我們明白,心理教育,也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她也許不決定分數但決定了我們孩子的安全邊界。


教育練真堂


這是公安機關的警情通報:

經公安機關調查,楊某某(19歲,就讀於廣東某高校)因病休學在家。楊某某向其父親反映在校讀書期間,與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學習生活不愉快。在其父與校方電話溝通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衝出家門,竄至小區平臺處將正在玩耍的被害人劉某某(2歲)頭部砍傷。劉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受教育程度與犯罪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甚至是學歷越高,作惡越深。現在的楊某將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而受到法律懲處。但是什麼樣的原因竟然讓一個成年的大學生出現情緒失控,最後發生殺人犯罪的慘劇,毀掉兩個家庭。

從公安機關通報的情況來看,楊某一直以來同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生活也過得不愉快,也因此而休學在家。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一直都被我們的教育考試選拔等所忽視。我們的家庭,學校,以及整個社會在心理輔導教育等方面不僅關注不足,也缺乏相應輔助或輔導。我們的學生在出現一些人際交往問題,或其他心理健康等問題往往沒有能夠得到幫助,沒有能夠得到開導,沒有得到調節,最後容易出現抑鬱或其他精神類疾病。我們在懲處犯罪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到這些問題並儘可能的予以改進。


葉律師


作為一名大學生,竟然對2歲小女孩痛下毒手,這是怎樣的令人驚詫和憤怒!只有“喪心病狂”者,才會如此對一個無辜小女孩痛下毒手!在這裡面,有兩個細節令人關注:


第一個細節:“連砍五刀,叨叨致命”

2020年3月15日下午3點40分左右,小女孩劉某某和媽媽在小區樓下玩耍,這時犯罪嫌疑人從樓上衝下來,拿著一把菜刀,從小女孩媽媽背後繞過去,突然將小女孩劉某某按倒在小車上,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氣,用菜刀照著小女孩的頭連砍五刀,刀刀致命。隨後,小女孩便倒在血泊之中,再也沒有醒過來。而小女孩的媽媽,被這突如其來的悲劇已經嚇得呆若木雞!轉瞬間,母親和女兒陰陽兩隔!

第二個細節:“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

如果是一個正常人,殺人之後其內心會感到“無比的恐慌和害怕”,其行為大都是立即逃走。但是犯罪嫌疑人楊某某殺害小女孩之後,並未立即逃走,而是歇斯底里地狂喊“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從這個細節我們看出,對於“殺人”一事,楊某某並未感到驚愕和害怕;反而狂喊“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來為自己的殺人行為“解釋”,其內心和精神早已經“扭曲變形”!

“在學校人際關係差”絕不是殺人理由,這是一種“殺人辯解”

在已經發布的新聞報道當中,披露了楊某某和其父親產生衝突的過程;因為楊某某情緒波動較大,其父親就和他進行了交談,發現楊某某在大學和同學、老師、宿友關係不好,於是父親打電話和大學老師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楊某某情緒更加激動,於是拿菜刀衝出去製造了這出悲劇。

很多人把“在學校人際關係緊張”作為楊某某殺人出氣的理由,但是我認為,這種觀點近乎於為楊某某做“殺人辯解”,楊某某一直情緒激動,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殺了人就想拿“和同學關係差”來當做藉口,但現在不是沒開學麼?所以,這注定是一種“藉口”,一種企圖開脫罪責的“辯解”!

這個大學生的“本質已經壞了”!

楊某某殺害無辜小女孩,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其“心理狹隘”“思想偏激”“價值觀扭曲”所致;試想,一個正常的學生,家長跟老師溝通幾句,可至於如此“情緒波動”?就算是“情緒波動”,又何至於拿刀殺人?而且是對一個2歲的無辜小女孩痛下毒手?

所以,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這個大學生“其本質已經壞了”;在其內心裡面,正有無數陰暗的東西驅使他去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這就是他所謂的“我要報復社會”!

結束語:

殺人者,嘗命也;何況,他所殺的人是一名2歲幼童,而且與他無任何瓜葛。對無辜者下手,這意味著“反社會”,“反社會”的人,其人生註定不長久也!楊某某註定會為他的行為付出慘重代價!


飛魚勸學


我們來回顧一下案例:

就讀於廣東某高校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因病休學在家,案發當天,楊某某情緒波動較大,其父楊某發現後與其交流談心,楊某某反映其在校讀書期間,與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學習生活不愉快。 在其父與校方電話溝通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衝出家門,竄至小區平臺處將正在玩耍的被害人劉某某頭部砍傷致死。

看完這個新聞之後,只覺得一陣心痛。小女孩兒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成了這個大一男生髮洩情緒的犧牲品。這個大學生揚言自己不是弱者,就是要報復社會。作為一個接受教育多年的大學生,在他身上暴露了幾點很重要的問題:一、反社會人格,二、與人交往能力差,三、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弱。



這種反社會人格究竟是來自於教育還是來自於先天?家庭教育的影響更大一些。

龍勃羅梭認為有一種人天生即具有犯罪傾向,這種“犯罪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與非犯罪人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但是這樣的人在實際的比例中只佔到犯罪人的33%。不得不說更多的犯罪者,例如這種反社會人格,受後天教育的影響更大。

據鄰居反映,案發當天聽到了楊某和他父親爭吵的聲音,這大概就是楊某父親所說的,曾經和兒子進行溝通過。用爭吵的方式來溝通,無異於火上澆油。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者心理問題,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和耐心的溝通。李玫瑾曾經說過,所有的殘忍都是孤獨的忍耐。家庭教育中暴力的溝通方式,對孩子心理問題的忽略,缺少對孩子的陪伴與關愛,都可能讓一個孩子心理出現嚴重的問題。我想楊某仇視社會,報復社會的行為,應該是長期教育問題的積累。當然除了家庭教育的失敗之外,學校教育以成績論成敗,忽視學生們的心理素質,也對孩子們的心理發展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楊某與人交往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這是從小能力培養的不健全。

楊某表示和同學,老師以及宿管的關係都很緊張,那麼很明顯這是他個人的問題。夜班交往能力差的孩子,要麼是溝通的能力弱,要麼是過於自我,還有可能是極度的敏感或者自卑。

孩子交往能力是應該從小就培養的一種能力,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孩子要合群,有自己的朋友,有情緒傾訴的對象。這一點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的發育,而是各種能力的綜合發展。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楊某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就出現了非常衝動的殺人行為,這是一種報復別人也自我毀滅的心理,應該是長期的心理壓抑,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和幫助。也可能從小時候受到比較嚴厲的管教,心理問題日積月累。

我們應該還記得北大才子吳謝宇弒母的案例,因為長期受到母親非常嚴厲的管教,有一天無限與情緒崩潰,殺了母親也走向了一條自我墮落的道路。北大教授進一步清晰的指出:吳謝宇弒母就屬於嚴重的情緒失控,更是一種嚴重的人格分裂症,當現實和他想象的巨大落差不能得到解釋的時候,沒有冷靜的從自我角度來反思,而是一味的把責任怪罪於母親,最後出現嚴重的心理崩潰,終於弒母。



現在我們看楊某的案例和吳謝宇的弒母案例,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失敗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的心理不健全,交往能力差,情緒控制能力弱。最後演變成了社會和家庭的危險分子。

總結:悲劇發生了,兩歲的可愛的小女孩成了這起悲劇的受害者,何其無辜?這起悲劇也將兩個家庭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悲痛中。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生理的發育,身體的健康,更應該是心理的健康和綜合能力的構建。


軒老師談教育


真讓人震驚,一個2歲幼童就這樣無辜慘死,兇手竟然是一名大一學生。

一個無辜的小生命就這樣離開了人世,她才2歲啊,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非常悲痛!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悲劇發生的過程。

製造這起悲劇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就讀於廣東某大學,才讀大一便因病休學在家。案發當天,楊某某和母親發生爭吵,情緒異常煩躁,其父楊某發現後便與兒子談心。楊某某告訴爸爸,他在大學上學期間,和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學習生活很不愉快。楊某某父親知道情況後,便給兒子學校打電話瞭解情況。不曾想,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衝出家門,來到樓下,將菜刀揮向了一個兩歲女童頭部,連砍五刀,刀刀致命,可憐的孩子就這樣失去了生命。

楊某某雖然已經成人,還上了大學,但是他的人格並未健全,社交能力很差,在不斷社會障礙中逐漸形成了扭曲的人格。

從掌握的信息來看,犯罪嫌疑人楊某某雖然已經成人,還考上了大學,但是他卻在大學裡出現社交障礙,不能與老師、同學和宿管正常交往。我們都知道,一個年輕人如果從小在原生家庭裡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甚至根本沒有得到過積極的教育,特別是在溺愛與縱容之下,極容易養成過度自我的性格,凡事都希望別人能容忍他,凡事都不想吃虧,凡事都希望優先滿足他的個人利益,試想這怎麼可能得到滿足?

在楊某某行兇現場所吼出的話,可以印證他人格的扭曲,更暴露出其父母對兒子家庭教育的失敗。

據受害女童母親講,楊某某對女兒行兇後,竟然在現場喪心病狂的高呼:“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可見楊某某人格扭曲被進一步得印證,但這裡最直觀地暴露出其父母對兒子家庭教育的失敗,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從小培養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和分辨力,更沒有教孩子怎樣與他人進行正確的社會交往。而這樣的人離開父母身邊後,頓時就失去了基本生存的能力,處處受制的他,聽到最多的就是別人對他的不屑議論,就這樣一天天刺激著他可憐的自尊,扭曲著他的心靈,直到他精神崩潰。

結束語:一起悲劇,讓一個無辜的小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讓這個幼童的父母遭受巨大的喪女之痛。而對於楊某某來說,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對於這起案例,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案例,該反思的不僅是楊某某父母,還有無數家長,誰輕視家庭教育,誰會遲早有一天被你所豢養的巨嬰反噬,甚至如楊某某一樣,形成反社會的畸形人格,從而造成報復社會的嚴重後果。


寒石冷月


看見這樣的問題,我確實一時之間難於相信。秉著負責的態度,我上網認真查證,發現還真有這樣一件事情。

【事件還原】2020年3月15日16時左右,貴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群眾報警稱,在清鎮市雲嶺東路某小區內有一男子持刀傷人。

出警民警趕到現場後,立即將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男19歲,清鎮市人)控制並帶回公安機關審訊。傷者劉某某經清鎮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現在,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已被清鎮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依法辦理中。

這是關於這起惡性案件的《警情通報》:
根據這份《警情通報》披露的事件細節,我分析如下:

①這個號稱大學生的楊××,是不是患有抑鬱症?目前還沒有警方具體的調查報告出來,只能作為一種猜測。

我們都知道,患有抑鬱症的病人,經常容易做出異於常人的舉動,情緒很難控制,並且特別容易衝動。目前,還沒有治療抑鬱症的特效藥,更多的是看心理醫生,再加一些鎮靜藥物之類輔助治療。我猜測正是因為他患有抑鬱症,才休學在家的。

②這個楊××可能從小就被父母以及其他親人溺愛,造成性格上唯我獨尊,容不得別人的半點批評與指責。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和同寢室同學、老師、宿管等所有與他接觸多的人關係緊張。

因為一般情況下,只要稍微有點為人處世情商的人,都不可能把所有與自己接觸多的人關係搞壞,否則就等於給自己斷了後路,最終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

③在學校來說,老師當然主要是傳授知識;對於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與人和睦相處的道理,教得不多。

這一方面體現了現階段以分數掛帥的現實,另一方面,有些老師確實責任心也不夠。

因此,如果楊××不是抑鬱症患者,那麼家庭的教育方面,或許失職更多,學校老師方面也存在一些道德、品德、“三觀”方面的教育缺失。

但是,無論是誰的責任,惡果已經形成,我們的社會、學校、家長都應該從這起惡性案件中,重新吸取一些教訓才是。


感動時代


感謝好友 @平淡是真omlyq 邀請!

貴州那位大學生到底受到了怎樣的教育?為何能下如此毒手?

貴州大學生故意殺人過程

2020年3月15日下午3點40分左右,小女孩劉某某和媽媽在小區樓下玩耍,就在這此時,犯罪嫌疑人19歲大學生從樓上衝下來,拿著一把菜刀,從小女孩媽媽背後繞過去,突然將小女孩劉某某按倒在小車上,用菜刀照著小女孩的頭連砍五刀;隨後,小女孩倒在血泊之中,再也沒有醒過來!小女孩的媽媽,被這突如其來的災禍驚嚇得沒有了意識,突發的悲劇剎那間讓這對母女變成陰陽兩隔!


個人觀點分享

情緒失控殺人,誰之過?2020年3月15曰16時許,貴州貴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群眾報警稱,在清鎮市雲嶺東路某小區內有一男子持刀傷人,接警後,巡邏警力立即趕往現場處置,並通知120趕赴現場。出警民警趕到現場後,立即將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男, 19歲,清鎮市人)控制並帶回公安機關審訊。傷者劉某某經清鎮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調查,就讀於廣東某高校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因病休學在家,案發當天,楊某某情緒波動較大,其父楊某發現後與其交流談心,楊某某反映其在校讀書期間,與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學習生活不愉快。在其父與校方電話溝通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衝出家門,竄至小區平臺處將正在玩耍的被害人劉某某頭部砍傷。情緒失控,為何不自殺,為何不殺他的父親,而是去傷害無辜呢?筆者對“情緒失控”的說辭,深表懷疑,這就是典型的故意殺人,不要跟精神失常扯上任何關係,以逃避罪責!


“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殺人後的楊某某依然囂張。據警方通告,楊某(即這位大學生)就讀於廣東某高校,因病休學,事發當日楊某情緒波動較大;另有報道稱,事發前一天,楊某從家裡扔了3瓶飲料下樓,有住戶的車被飲料瓶砸中,擋風玻璃被砸壞,物業找到他家,父母還替他交了2千元賠償,估計這件事後,父母要賣房賠錢。事發時,長期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媽媽正帶著2歲的孩子行走在小區裡,楊某繞過孩子媽媽,將女童按在小車上,向頭部猛砍5刀,就這樣,在媽媽面前殘忍地將女童殺害了;而當女童倒在血泊之中的時候,楊某竟然高喊“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這是何等的囂張!筆者也相信,殺人嫌疑犯楊某某肯定存在某些心理問題,但是這種靠故意殺人來洩私憤、圖報復的行為,絕對是社會所不能容忍的;既然你不能適應這個社會,那麼你就趕緊離開吧,對於這種人渣,強烈建議執行死刑,立即執行!


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下一代,如何讓孩子懂得珍愛生命?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每當發生類似兇殺案時,筆者都非常憤懣,家庭教育問題、學校教育問題、社會教育問題,是造成這類變態人格分裂的根源。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珍愛生命的觀念,不僅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更要學會珍愛別人的生命;因為我們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彼此相互依賴的社會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獨特風景線!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挫折,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要求孩子學會適應社會的本領、主動去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像這類大學生,就是被慣壞的孩子,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惡魔,他的存在就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還是讓他趕快去死吧!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貴州故意殺人犯大學生楊某某,就是被教育壞了的殘次品,理應被社會所淘汰,他的那種極端自私、狹隘、報復社會等種種劣跡斑斑,足以證明,他已經沒有存在這個社會上的必要性了,強烈建議,判處極刑,立即執行,以慰藉無辜的生命和傷痛欲絕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