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1》

这天,麻花翻到了一篇文章。

讲的是《水浒传》的绰号,里面有不少以外貌取的名。

豹子头、扑天雕、 青面兽、赤发鬼、花和尚……

光是一读,就让人觉得匪气特别重。

三两言语的诨名中,把人物的个性与神采,交代得清清楚楚。

花样繁多的武夷岩茶,品种数量远超108将。

其中有一款茶,江湖人称外号——透天香,是今天的主角。

这里要提的并不是肉桂,而是黄观音。

黄观音的香气,个性突出,拥有香透天的栀子香。

百花当中,栀子花香极具代表性。

一个院子里,栽下寥寥几棵。

六、七月间开花的时候,一庭栀子香。

甚至于,香气的浓郁爆炸程度,有些过了。

香到掸都掸不开,让过去矫情的文人雅士们,认为其品格不高。

在麻花看来,栀子花开的香气挺好闻的,天然花香不算俗气。

作为岩茶中的香气担当,黄观音那浓浓的透天栀子香,实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2》

话说这天,麻花为什么要专门提起黄观音呢?

因为周末和朋友喝茶时,她提到了一件事,“黄观音是名丛吗?”

当然不是,肯定不是。

从黄观音的诞生而看,它的历史并不久。

它的真实身份,并非名丛,而是茶科所专家的新培育品种。

由于种植易推广,产量高。

于是,从它出生的这些年来,轰轰烈烈的获得了大推广。

对拼配大红袍的提香,扮演着重要的功臣角色!

随便一查资料,黄观音的详细官方介绍如下文。

黄观音,代号105,又名茗科2号,该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该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无性系。

芽叶黄绿带微紫色。少茸毛。叶片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尖顿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

(画外音:这黄观音不是绰号透天香么,怎么又多了一个代号105?)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提到这茬,得和黄观音的来历说起。

黄观音,它是新培育出来的品种。

而105,就是它当初的培育编号。

对茶科所的专家们说,培育出一个全新的岩茶品种,是很费工夫的。

要通过做实验选育,从而选出性状最好的一款茶。

然而,在这选育的实践中,有不少风险成本。

为了增加选育的成功率,自然得多加备选方案。

不过在实际选育过程中,往往会做好充足的B方案、C方案、D方案。

新品种的培育,往往是用两种互为父本母本的品种,嫁接出来的。

育种过程中,为了作科学区分会进行编号,选出表现最好的苗子。

从而移植到更大的园圃内,繁殖后代。

而当初那株被选中的苗子,代号105,一路备受瞩目。

表现优异,让人青眼有加,被人选中了出来。

并且,为了方便后期推广,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黄观音。

而按照惯例,一将功成万骨枯。

105黄观音获选了,而和它同场角逐的101、102、103、104等等茶苗,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残酷的淘汰。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3》

黄观音的优势,到底在哪?

首先,黄观音的存活几率高。

经过严格筛选、选育的105,它的生命力顽强。

能够广泛适用不同的山场环境,好养活,品质稳定。

而不像部分名丛那么娇弱。

需要在限定的山场内,品种特征和整体风味表现才足够出色。

一旦换了生长环境,移植难度大。

因为对环境的挑剔,以致不好培养和推广。

到最终这部分难伺候的名丛,产量越来越来少,逐渐消失在岩茶江湖内。

其次,黄观音的产量大,性价比高。

105黄观音,属中叶类,早生种。

每年的谷雨过后,就陆续迎来开采。

采茶时,由于105茶树的分枝较密,发芽多,新梢持嫩度高。

故而,就原料的采摘量而言,茶青比较高产。

产量高,性价比高,是黄观音的价格优势。

最后,黄观音的香气有个性。

黄观音长得像妈,完美的继承了母本黄旦“透天香”的良好基因。

它最大的特色,在于香气清爽芬芳,花香馥郁。

与此同时,它的茶香还非常的有可塑性,香型层次多变,实在是难得的好苗子。

有一年,麻花就曾喝过一款带芒果香的黄观音,汤水饱和,稠厚感极好。

轻轻呷一口茶汤,就令人拥有满满的惊喜!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4》

黄观音,并非名丛。

岩茶江湖里的“名丛”,是一类茶的泛称。而并非具体的某一款茶。

名丛的概念,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优良品种。

提到武夷名丛的来历,这和武夷山的茶树品种属性有极大的关系。

迄今没有工业发展,而是以茶行业和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的武夷山,生态环境极好。

自古来,武夷山就属于茶树生活的一处乐园。

品种众多,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武夷山当地扎根的茶树品种,被武夷山人称作“菜茶”。

菜茶,属于武夷山当地的土生品种,经茶树的有性繁殖得来,性状不稳定。

品质表现不一的菜茶,里面当然有表现不错的,有香气好的,也有汤感醇厚的。

经过代代的民间选育,将菜茶中品质好的品种,筛选出来。

将香气、滋味、韵致和其它茶树表现不同的品种,取上名字,归类为名丛。

茶树种类丰富的武夷山,经过大量的海选品种后,列入到名丛的品种,数量规模庞大。

有前辈曾专门整理过《武夷名丛录》。然而,书上提到的名丛品种,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数量众多的名丛,再逐层选拔,优中选优。

按中国人喜欢的做法,在名丛中选出了四大名丛(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妖。)

同时,还有十大名丛,等等。

总而之,武夷名丛实在是个庞大的体系。

但偏偏,香气透天的黄观音,不在其中!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武夷岩茶不仅有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名丛,还有那些新品种

《5》

岩茶的江湖里,流传一句经典名言。

香不过肉桂。

但随着源源不断的新品种培育。

不少香气过分的小品种,完全能够与肉桂的香,一较高低,不分上下。

甚至于,在花香的浓郁表现上,将肉桂的风头盖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长江的后浪,推前浪。

论花香,论茶香,黄观音属于岩茶江湖的一股清流。

在岩茶新培育品种里,可谓是表现最抢眼的一个崽。

它不属于名丛,而是归类为新品种。

它的代号,叫105!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