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

一位女性患者前来就诊,问诊诉乳房胀痛多年,且伴有全身乏力,腰酸背疼,头痛头晕,纳少寐欠安等,期间行乳腺超声提示乳腺多发散在增生。

案例分享: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

查体:触诊双乳外上、外下象限可捫及多个大小不等、扁圆形结节,边界清楚,光滑活动度良好,肤温正常。可见明显压痛,舌晦暗苔腻,边有齿痕,舌下络脉Ⅱ度迂曲、脉沉涩。

分析:该患者因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脾虚失运,肝郁乘脾,肝脾失和,升降失常,水湿失于运化,内聚成痰浊,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凝,故痰瘀凝结为乳癖。正如《疡医大全》所云“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 。

辨证为:乳癖证(肝郁脾虚,痰瘀互结),治当以疏肝健脾,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用乳腺增生贴穴位贴敷。取穴:主穴:阿是穴(疼痛点、肿胀点)配穴:太冲、足三里 、血海、丰隆。

操作:以乳腺增生粉加以透皮露、蜂蜜调和,置于巴布贴上,贴于上诉诸穴,给患者取穴时分析到:就经络而言乳头属于肝,乳房属胃。

主穴取其阿是穴、肝之(原穴)太冲与胃之(合穴)足三里,是应其《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下合穴用于治疗六腑疾病。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合治内腑”和《素问·咳论》载“治腑者,治其合”之说,乳腺增生贴敷于穴位处,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即(穴位→经络→气血→脏腑)的传导,达到治疗局部,且调理全身阴阳气血的作用。

最后,经过治疗6次后,疼痛消失,余症明显改善。

案例分享: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油、凡士林等制膏、丸或饼剂,再直接贴敷穴位或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疗法。临床上可用于内外妇儿等急慢性疾病,尤其在女性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手脚冰凉、肥胖等)、失眠症、便秘、男性性功能障碍、小儿厌食症、过敏性鼻炎、哮喘、免疫力低下等有较好的疗效。

穴位贴敷疗法有如下作用:

一: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二: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

三: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案例分享: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法和其他疗法比较如下

二、穴位贴敷疗法是经穴位皮肤吸收药物,不经过消化道胃和肝脏,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和肝脏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

三、作用直接,适应症广而且用药安全,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对于衰老稚弱者、病药格拒、药入即吐者尤宜。

四、疗效确切,无创无痛。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五、简单方便,不需医疗设备和仪器。

穴位贴敷疗法不限于乳腺增生,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皆可适用。

具体如下:

案例分享: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

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

目前我们科不但有开展三九帖、三伏贴及如上药贴,还开展二十四节气穴位帖敷,用于各种体质的调理。另外,贴敷时要注意忌口,不吃海鲜及生冷,各别药粉注意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