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念好“产”“城”“景”三字经,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

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方面有什么优势?会迎来怎样的机遇?应该如何做好定位?接下来又该怎么干?3月18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后,带着这些问题,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

永川:念好“产”“城”“景”三字经,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

有优势: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永川位于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处在成渝地区双城的主轴线上,发挥着承东接西、左传右递的重要作用。”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川渝第一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都经过永川,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永川本来就是重要节点。同时依托成渝高铁,向西串联四川沿线市县、至东连接重庆主城;依托渝昆高铁,向南可沟通四川泸州、宜宾等地;依托朱沱港可以直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用好永川国家高新区、永川海关朱沱港监管场所的开放平台优势,具备辐射带动渝西及川南、黔北部分区域的条件。

永川过去是地级行政中心所在地,现仍拥有各类片区机构63个、科研机构和技术中心24个。永川有全市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现有职业院校16所、常年在校学生14万人,其中90%为区外、45%来自贵州、四川等地;永川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全区有3个甲级医院,其中重医附属永川医院的住院病人有40%以上来自周边区县。在产业方面,永川也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特色轻工、新能源及新材料、大数据等主导产业集群,集聚了长城汽车、东鹏陶瓷、晨阳水漆、雅迪电动车等一批百亿级企业。

在上述永川区发改委负责人看来,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既要抓两头、又要带中间,在做大做强重庆、成都两个“极核城市”的同时,还需要若干个“城市点”来支撑,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推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这方面,永川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责任发挥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办法:将念好“产”“城”“景”三字经

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充分发挥永川内畅外联的交通优势、人才充沛的职教优势、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既做强自己、又服务周边,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

一是在“产”方面,着力打造成渝地区重要的大型现代产业基地。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城七园”,以长城汽车为依托的1000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城、以理文纸业为依托的400亿级特色轻工产业园、以高端数控机床为引领的200亿级中德智能产业园、以晨阳水漆为依托的200亿级环保新材料产业园、以东鹏陶瓷为依托的100亿级智能家居产业园、以雅迪电动车为依托的100亿级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园、以中船重工为依托的100亿级军民融合产业园和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400亿级大数据产业园。

二是在“城”方面,着力建设成渝地区“双百”级区域性中心城市。着眼永川56公里高速环线、175平方公里合围区域,加快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城区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在“公铁水空轨”上同步发力,优化发展区域物流,强化枢纽功能,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聚。着力打造“西部职教城”,加快打造“西部欢乐城”“数字智慧城”“时尚消费城”和“区域性医疗健康城”。

三是在“景”方面,着力建设近悦远来的美丽之地。加快每500米一个市民公园、每1000米一个休闲广场、每2000米一处湖泊景观建设。加快茶山竹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松溉古镇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带动朱沱镇、松溉镇一体化发展。着力建成一批具有“山、水、田、园”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吸引更多人到永川感受田园好风光、体验乡村慢生活等,努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度假好去处、休闲放松好地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翰书 通讯员 王其深 摄影 通讯员 陈科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