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孩子发烧,是家长最常遇到的情况,因此,退烧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但就在最近,安乃近又被点名“批评”了。

安乃近这种退烧药物,大家想必也不陌生,直到现在很多城镇医院里偶尔还能见到它的身影。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虽然安乃近早就已经被药监局下令禁用,但就在前几天,国家药监局又发布了一则公告,着重强调了一下。

公告中提出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公告发布当日起,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就在昨天,国家药监局又发布了一个公告,要求包括安乃近片、复方青蒿安乃近片在内的几种药物修改其说明书,主要强调: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妊娠晚期妇女禁用。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美国在40多年前就禁用了安乃近。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安乃近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可能会导致粒细胞缺乏症,除此之外,还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泌尿系统损害、引起过敏性休克,严重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但除了安乃近,以下这几种错误的退烧方式也不建议大家使用。

01这几种退烧方式也不要用

打退烧针

很多家长觉得,打退烧针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退烧方式,殊不知这种方式并不安全。

因为常用的退烧针就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赖氨匹林。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然而,早在2018年,这两者就被药监局打入“冷宫”了。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注射柴胡之后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晕厥等副作用,甚至致死的案例也有发生;而注射赖氨匹林,会有惊厥、呕吐、昏迷等副作用,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死亡。

药物灌肠

药物灌肠虽然看似无创伤无痛苦,药物不直接入血,但事实并非如此,灌肠的过程中,药物依旧可以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

在药物剂量把控不好的情况下,甚至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肝肾。

除此之外,灌肠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肠穿孔。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静脉输液

虽然输液和打针相比,静脉输液错不在治疗方式本身,但是它错就错在总被滥用。

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发烧就得输抗生素,这样才能好得快。

抗生素不是绝对不能输,但是要明确病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输抗生素根本没用;即便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也要由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静脉输液。

吃错误的退烧药

比如尼美舒利口服制剂,因为容易造成孩子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药监局也早就明确提出,明令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孩子。

只要是尼美舒利打头,需要口服的,不管是颗粒、分散片、胶囊,还是片、混悬液,通通不行。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02这些退烧方法不推荐用

捂汗退烧

咱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发烧了,出一出汗就好了”的观念,出汗后皮肤凉凉的,会给人一种“真的管用”的错觉。

但这种方法完全是错的。

捂着会导致热量散不出去,反而容易使体温升高。就算捂出了汗,捂汗退烧的功效也只是暂时的,丢失大量的汗液,反倒可能造成脱水,甚至引起捂热综合征,严重可导致死亡,这可比发烧本身严重多了。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和捂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总觉得酒精挥发会把热量带走,孩子这不就退烧了吗?

挥发的酒精是能带走热量,但是没挥发的酒精可是伺机进入了孩子的皮肤。

孩子发烧时皮肤更容易吸收酒精,大面积的酒精擦浴很可能引起孩子酒精中毒。

冰敷

冰敷只能局部降温,皮肤看似凉了,但血管因为热胀冷缩反而收缩了,倒是把热量锁在身体里了,而且还会因为温度太低引起孩子不适,甚至会冻伤孩子的皮肤。

退热贴

退热贴只能起到局部降温的效果,对于全身温度的降低是没有明显效果的。不过贴也就贴了,倒也没什么害处,注意别引起皮肤过敏就行。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03正确退烧,这些方法科学又管用

妥善护理

虽然38.5℃(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为38℃)是一个可以给孩子喝退烧药的参考值。

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就算体温到38.5℃了,也不是必须用药,可以让孩子多喝水,通过自然地出汗、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也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后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帮助孩子的身体散热。

口服退烧药

如果妥善护理不管用,孩子烧到了38.5℃,也没啥精神,那就得喝退烧药了。

对孩子来说安全的口服退烧药主要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一种是布洛芬。

对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来说,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比较温和,副作用小,一般作为首选的退烧药。

但如果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且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考虑选择布洛芬。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这两种药都有滴剂和混悬液两种剂型,药物浓度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法用量自然也不同。

药监局:又一退烧药被禁用于儿童!这些错误的退烧方式,别再用了

退热栓

如果孩子对口服退烧药不耐受,大家也可以考虑选择使用退热栓,常见的栓剂多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其使用剂量、频率和口服剂相同。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口服剂和肛栓剂同时使用。

保险起见,这个操作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用药安全不光是医生药师的事情,我们家长也要多多学习,因为家长才是保护孩子最强大的盔甲。

育学园也会及时为大家带来正确且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大家在育儿路上少走弯路,少掉误区。

守护每个孩子健康长大,不光是大家的愿望,也是育学园一直以来坚定不变的宗旨。

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健康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