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嚴陣以待的深圳灣口岸。圖@證券時報網

目前,深圳大部分口岸已經關閉。深圳灣口岸,成為經由香港回國旅客最主要的入境通道。自2月22日以來,深圳連續8例新增病例皆為境外輸入,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深圳灣口岸。

與此同時,這也是上萬深圳籍留學生回家的大門。

01

這幾天歐美疫情爆發,而國內疫情緩解,滯留各國的留學生和華僑紛紛搭機回國,即便是高達十幾萬元一張的天價機票,也擋不住歸鄉之路。一時間,北京、上海等地機場人頭攢動,擠滿了等待檢查檢疫的入境人員。

而深港之間目前唯一一個對出入境旅客開放的通道——深圳灣口岸,這兩天也爆棚了,深圳各區防疫人員在關口嚴陣以待,各自負責各區歸國人員。在平時,深圳出入境旅客就佔全國總量36%,主要就來自深港之間的口岸。

不過這幾天,部分深圳家長們開始寢食難安,心急如焚。

原因在於香港應對歐美疫情出臺的最新防疫政策。香港宣佈,從3月19日0時起,所有從美英等疫情高發國家入境香港的非香港居民,若證件有效簽註期不夠14天,將無法入境香港。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這條政策意味著,持有中國護照抵達香港的內地人員,除了在香港機場再次坐飛機回內地之外,再沒有其他辦法回內地。

因為他們在港滯留期限只有7天,按這個政策3月19日就不能入境香港,也就不能通過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口岸這兩個開放通道,返回深圳或珠三角其他城市。

即便你家就住在深圳灣,小孩回到了“家門口”,依然寸步難行。

可見,深港兩地各自應對疫情時,遺忘了這個龐大的留學生群體,兩地政策不能銜接,讓他們成為有家難歸的“遊子”。

02

在北上廣深,留學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群體。

特別在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出國留學的孩子之多在全國名列前茅,很多家庭在高中、初中階段就把孩子送出去了。目前,歐美不少學校停學停課,並勸返住校學生回家,但防疫政策遠不如中國如此硬核,而且由於疫情影響,有些地方甚至對中國人的歧視升級,讓這些孩子處境堪憂。

出於擔心孩子們的安全,深圳家長們紛紛給孩子安排回國路徑。深圳家長“西蒙周”的兒子在美國讀書,他和太太商量後,認為宜靜不宜動,因為要中轉幾次,風險太高,因此主張兒子繼續留在美國。

但他們的孩子認為隨著時間拉長,美國當地的感染人群會大幅增加,越往後出門感染機會越大。夫婦倆沒能說服兒子,同意他按原計劃回來——先從紐約飛抵飛抵卡塔爾,再飛香港,再輾轉上海入境隔離,然後才能回家……前後得要17天。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網上也有不少人說:這個時候,可以不回來嘛。

而且,由於有一些歸國人員刻意隱瞞病情、誤導公眾,更加深了大家對現在回國人員的誤解。例如有些自媒體便上綱上線指責歸國人員:“祖國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等等。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看到這些言論,讓人感到寒心。留學生不是他們口中的“外國人”啊。無論於情於理,這些持有中國護照的人員都有回國的權利和自由。

從情理上講,每個人都有趨害避利的本能,都有求生活命的天賦權利,只要這個過程中不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隱瞞旅行經歷和病史,他們自然要受到法律的處分;

從法理上講,他們持有中國的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他們想回來就可以回來,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誰批准;

從政府層面來講,不僅僅要妥當接納安置歸國人員,還要考慮是否從疫情國撤僑的問題。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前幾年電影《戰狼》說中國護照背後有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真正的中國護照上沒有這樣一句話,但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一個現代國家的政府,不但要對國內公民負責,也要對自己海外僑民負責。

尤其在現在這個全球化時代,那些把“出國”等同於“祖國建設你不在”的論調,更顯得極其荒謬。特別是在深圳這麼外向型的移民城市,中外貿易、中外交流、中外融合,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03

回國,還是不回國?海外留學生和人員要根據所在地的情況作出理性判斷

因為選擇這個時候回來,不僅要面臨在飛機密閉空間內長途飛行十幾個小時的風險,還面臨沿途中轉以及回國後的風險。特別是某些媒體片面宣傳“來中國抄作業”,更是提升了海外人員的心理預期,讓他們歸心似箭,即使機票價格再高也要趕回來。

上海、北京和深圳灣口岸的爆滿也就可想而知。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最近,朋友的小孩在舊金山大學讀書,他說他們學校停課了,也勸返住校學生回家,因此大多數中國留學生都選擇回國了,但他因為自己租住在校外,認為形勢雖然嚴峻,但舊金山這邊還是可控的,因此選擇留下來。

他說,“我就儘量待在家裡不出門”。他如果要回來的話,也是要先飛到上海,然後隔離14天,才能回深圳,很麻煩。

不過,這幾天仍然有不少留學生試圖通過香港中轉回深圳或廣東其他城市。因為香港國際航班多,出入便捷,是華南片區居民出國的重要口岸,也是中國與海外聯繫的一大交通樞紐。

對於深圳居民來說,國內航線在深圳,國際航線去香港,已經是深圳居民出行常態。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目前,前期受疫情影響,廣州、深圳已經停飛大量國際航班,而香港機場仍保留有大量國際航班,這是華南片區人員歸國最方便的通道,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廣東與香港方面磋商,開闢緊急通道,讓這些身心疲憊的遊子儘快回家。

前幾天,有深圳家長們就呼籲懇請深圳出面,以最快速度打開香港至蛇口的關口,方便這群孩子回深圳隔離,大概的意思是:

1、懇請深圳市政府出面,幫助我們以最快速度打開香港至蛇口的關口。

2、或者直接派車在香港機場接應孩子們,幫助孩子們順利回家(家長們孩子們全部都遵紀守法,願意配合政府所有防疫要求,絕不給政府添亂)。

3、孩子們回來之後隔離測試完畢,正常的話不少社區要求居家隔離。但是現在不少家長已經返回工作崗位,居家隔離有諸多不便,還會有一定聚集風險,我們也懇請深圳政府能否考慮徵用酒店進行測試之後統一隔離管理,我們家長們願意承擔所有費用,這樣一舉三得,解決了居家隔離父母復工之煩惱,也解決了聚集之風險,最後也為國家的復工復產做出自己一點微薄貢獻。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深圳灣口岸,各區配備的大巴車,分流處配備翻譯人員、外事專幹

以上這些只是家長為了接回深圳孩子的建議。我們不妨也從深圳和香港的角度設想一下:

例如,香港方面是否可以放開關閉不久的水上通道,因為歸國人員抵達香港機場後,可以在不入境香港的情況下,直接由香港機場的碼頭坐船到蛇口碼頭(或深圳機場碼頭)、珠海九州港碼頭。在香港宣佈疫情政策之前,這兩條水上通道本身就在如此運作。這樣,既不增加香港負擔,也不影響香港防疫,同時還能保持香港機場的航班航線數量,維持香港國際航空港的地位。

當然如果這麼做,深圳方面的壓力就大了,不僅要面臨上萬深圳學子回來隔離的壓力,還面臨其他省市回國人員聚集深圳的風險。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重要出入境口岸,深圳理應承擔起責任作出妥善安置,減輕上海等口岸的壓力。

因此,深圳不僅要與香港緊密協作,完成大批歸國人員的轉場,還要借這次機會,完善深港之間特殊情況下的合作機制,並且與各省市駐深辦事處協商處理當地人員的安置。

04

其實,“滯港留學生逾越不過的深圳灣”不僅是深港防疫的新課題,也是深港融合的新機遇。

實際上,十幾年前深港合作正熱時,便有人提出深圳機場與香港機場應加強配合,香港主打國際航線,深圳主打國內航線,兩個機場之間開闢專門路上通道(兩個機場現有水上通道,但是因為天氣等特殊原因水上通道並不能保證兩地機場全天候銜接),抵達香港機場的人員,可以不入境香港,直接坐車到深圳機場搭乘國內航班。反過來,從深圳出國也是一樣,不入境香港。

越不過的深圳灣:深圳孩子艱難回家路

此外,在港珠澳大橋確定單Y方案的時候,由於大橋沒有連上深圳,也有人提出建設一條經過香港但不入境的陸上通道,讓深圳的車輛不必繞經虎門,而是直接上港珠澳大橋抵達珠海、江門等珠三角西岸城市。這樣不但方便了深圳,也提高了大橋的使用率。即便是現在已經開工建設深中大橋,但從這次疫情來看,深港還需要一條更快的通道。

所以,深圳在響應深圳家長的緊急呼籲時,也可以借這次機會,與香港方面一起把以前的功課補起來,加強兩地應對特殊狀況的能力。畢竟在大灣區一週年的大背景下,深港都要向前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