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结束 我们不撤退”——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二)

“疫情不结束 我们不撤退”——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二)

“我年轻身体状况好,我先上。”“我没成家没后顾之忧,请让我去。”……盐仓街道某酒店是全区集中医学观察点之一,接到集中医学观察点启动的消息后,盐仓街道办事处9名科室骨干主动请缨进驻该集中医学观察点。从大年初二到现在,小分队的9名成员已在阵地上坚守了50余天。

临近中午11时,循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记者见到了正在穿隔离工作服的胡建华。“马上就到饭点了,去给留观人员送午饭。”胡建华熟练地穿戴好了装备,将一份份午餐搬入电梯内。不到一会儿,细密的水珠就沾满了护目镜。胡建华是盐仓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也是该集中医学观察点总负责人,身为小分队中的“老大哥”,他不厌其烦地告诫成员们一定要注重自身防疫保护,在他看来,不管疫情发展到哪一阶段都不能放松警惕。为了照顾团队成员,他凡事冲锋在前,争着干、抢着做。

集中医学观察点的人员构成复杂,上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下有哺乳期的婴儿,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为了保障留观人员的生活,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筑牢心理防线,胡建华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络的方式与留观人员沟通交流,根据他们的不同喜好安排三餐,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留观人员中有一位来自四川的李先生,原本计划来舟山务工,但找的工作没达到预期,这让李先生非常焦虑,加之身处观察环境中,情绪不太稳定。胡建华发现后,专门为他建了个微信群,每天给他做心理疏导,帮他缓解压力。真心换得真情,李先生被胡建华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给他发了一条微信,“您对我的关心,给我的温暖,我都铭记在心,谢谢!”一来一去,两人还成了朋友,相约疫情过后一起聚餐。

“疫情不结束 我们不撤退”——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二)

“正月初三,你说去单位值班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后来打电话得知你已投入到抗击肺炎疫情的工作当中,连妈妈生日那天你也没顾得上一起过。‘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这么多年来,你对工作的态度永远是那么的认真、积极。爸爸,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肯定能、也必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春天必会繁花烂漫。”今年春节是胡建华儿子入伍3年来首次回家探亲,原本可以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个团圆年,但父子俩还没坐下来好好说说话,胡建华就来了疫情防控一线。返回部队前,懂事的儿子给胡建华发了条短信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与敬佩,让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瞬间红了眼。

为大家,舍小家。这支“逆行者”队伍里还有不少年轻的父亲。晚上7时,集中医学观察点带班组长俞琪凯通过微信视频安抚孩子:“宝宝乖,爸爸还要跟同事叔叔一起打怪兽,打完了就立刻回来。”俞琪凯是盐仓街道城建办主任,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告别妻子与孩子奔赴战“疫”一线,未想这一去就是50余天。“我来这里前,小女儿走路还摇摇晃晃的。现在看视频,她已经走得很稳当了。”错过孩子的成长,身为人父心里充满了愧疚,但提及眼下的工作,他坚定地对记者说,“很想家人,但这里更需要我!”

“刚到医学观察点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紧张和担心,因为疫情就像是在暗处的敌人,谁也没见过,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谁都不敢保证。大家就相互鼓劲、相互扶持,增强信心。”采访中,俞琪凯告诉记者,进驻集中医学观察点后,他们迅速进行了分工,熟悉观察点楼层设置、通道出口和生活物资等情况,完善工作方案、情况处置预案和工作守则,克服了经验不足、人手不足等困难,在半天时间内规范了消毒、送餐、秩序管理等保障工作程序,各项工作也在摸索中慢慢步入正轨。让大家特别开心的是一个个周期的到来,看着留观人员陆续离开,大伙儿打心眼里为他们开心,也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感到自豪。

“疫情不结束 我们不撤退”——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二)

“有新的留观人员即将入住,请值班人员妥善处理。”“收到。”晚上10时,陈桢的对讲机中传来消息,打破了深夜的宁静。这个1米8的高个男孩“全副武装”忙碌起来,登记、引导进入房间……所有流程都一气呵成。“尽量要减少留观人员在公共区域的停留时间,我的大长腿也发挥了一定优势,节约了不少时间。”眼前的陈桢笑起来像个大男孩,当记者问及是否想家时,他笑着说,“想,特别想我妈烧的红烧肉。”谁也未曾想到,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如今身兼数职,搬运工、送餐工、清洁工……

陈桢说,由于穿脱隔离工作服时间长,为了节省时间、节省隔离工作服,他们坚持连续上岗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天轮完岗后,用消毒液泡洗隔离工作服,50天下来,第一批隔离工作服的颜色从墨绿色褪成了青色,布料变脆破裂。尽管如此,大家依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期间,街道曾计划安排其他人员来换岗,但担心新人上岗需要时间适应,且存在感染风险,已熟悉工作流程的小分队成员们拒绝了这一提议,坚守岗位。“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成员们坚定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