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導言:秦自孝公支持商鞅變法後,國家實力日益增強,惠文王時,秦的地理版圖囊括了幾乎整個西北地區,昭襄王時迎來了發展的繁盛期,幾次戰爭大大削弱了楚、韓、魏三國的軍事實力,而長平之戰中秦國獲勝,至此六國失去了抵抗秦走向歷史結尾的最後一道防線。長平之戰中關於地緣政治的幾次博弈甚為精彩。

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三晉分家後,形成互相牽制的地理局面

春秋末期,晉國曆經多次政變,權力格局重新洗牌,形成公卿強盛期、宗室示弱的結果。這時晉國晉公卿盡掌國家大權,而其內鬥爭嚴重,國君甚至成了公卿之間平衡勢力的工具,因此最終形成韓、趙、魏三家分晉的局面也就不足為怪。而在三家分晉的過程中,對於原晉國土地的劃分也是僵持不下,最終以協商的方式初步敲定了相互交錯的地理格局。從政治的角度考慮,這種格局雖然能夠很好地牽制彼此,但是在三國實力出現落差或應戰時,極易打破這種微妙的平衡。

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韓、趙、魏三國中,魏國最先強盛,兩代皆想憑日益強大的實力稍消減其版圖的缺憾,遷都大梁,派兵攻打趙國邯鄲,計劃逐鹿中原。但由於與趙、韓之間連續兩次較大規模戰爭慘敗,不僅使魏國綜合國力日衰,而且陷入了兩難的尷尬境地,爭雄中原無望的同時,也無力抵抗秦國的侵略。

再觀秦國,商鞅變法大大提升了秦國的綜合國力,孝公、文王依商鞅之計東進,開疆拓土,兩代經營下來秦國的地圖已然直逼關中地區。秦武王英年早逝,曾對臣子說,如果我能一統六國,奪得周天子那樣尊崇的地位,即使叫我立刻死去,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後昭襄王攻下魏國河東地區,直逼韓國上黨郡。鄢郢之戰後,更是直取魏都大梁。

趙國在春秋戰國後期崛起,不僅是後起之秀,還是一枝獨秀。據史料記載,至趙肅侯時,因為先輩打下的良好基業,趙國疆域遼闊,軍事力量強橫,且齊、楚等老牌大國相繼式微,這一時期六國只有趙國,與秦還有一戰之力。 而這個時候昭襄王收服了義渠部,虎狼之師直指關中,而趙國正處於關中地區,這種不可調和的地域衝突只能用戰爭來解決。

秦趙長平之戰的前奏——閼與之戰,秦大敗。

昭襄王三十六年,昭襄王接見范雎,范雎針對秦國現狀諫言,對內主張罷黜四貴的政策,對外實施"遠交近攻"的計謀。七年後,昭襄王收復朝政大權,秦國政治格局呈走向穩定的態勢,在後方穩定的前提下開始了新的對外戰爭。

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遠交近攻的加強版

而在整個長平之戰的軍事地理佈局中,范雎入秦所獻的"遠交近攻"策略直接奠定了秦昭王的軍事地理方向。

其實早在惠文王時期,張儀便提出東進戰略上,韓國應該是第一個被拿下的國家。而范雎又著重重申了此觀點,雖然處於不同的政治環境,但二者對此問題的看法卻出奇的一致。 秦、韓兩國的地形多有互補,征服韓國,尤其是宜陽於秦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宜陽,是秦東進關中的必經之地,且地廣糧多,可以說是韓國的糧倉。對於攻下韓國的方式,二人也都提出了隔絕宜陽與上黨和新鄭的聯繫。從地域空間上看,宜陽於秦時必取的戰略要地。

范雎的"遠交近攻"戰略是為了彌補秦國東拓的不足,而提出的新的政治地理認識。范雎以既然這已經是王的土地,那麼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要遵守王制定的規則來闡述"近攻",自秦惠文王起,秦與關東六國征戰不斷,雖勝多於敗,然傷亡帶來了人口尤其是青壯年減少的問題。 范雎認為之前的對外戰爭,疏於對新佔地的行政管理,反而嚴加控制人,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他希望可以

通過戰爭擴大秦疆域面積,建立嚴格的官行政體系,以此吸引百姓前來,間接達到提升國家軍事儲備實力的目的,形成一個良好的政治循環系統。

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而"遠交"則是秦應對六國合縱的潛在威脅與中原交通不便、地理格局所採取的迂迴措施。秦固可憑天險守一方暫時無虞,且強橫的軍事力量可以戰勝六國中任一國,但若六國聯合對秦所造成的威脅是秦所不願看到的。

除此之外"遠交"亦有穩守關中進而震懾邊國的考慮

上黨易主

政治地理問題的激化需要雙方軍事活動承擔後果,因為是由不同政治主體而需求自然也不同引起的,無法調和。軍事地理與政治地理統為一體,並認為地緣政治的有效分析有助於展開軍事活動。

昭襄王四十三年,秦對韓開戰,依范雎計,兩年時間阻斷了上黨地區與外界聯繫,逼迫韓國割上黨求和,進而擺脫秦國在外征戰時受韓國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存在的的潛在威脅。但這一行為勢必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改變各國地緣格局。

上黨易主正是秦趙長平之戰的導火索。韓國內部在洞悉秦的意圖後,就上黨的歸屬問題僵持不下,最終決定將上黨獻給趙國。為什麼韓國會做這個決定,又為何偏偏選中趙國呢?

因為上黨與趙都隔絕,韓軍必敗,若獻城於趙,一來禍水東引,解韓國燃眉之急,二來強化韓、趙聯盟,共御秦軍。而選擇趙國原因有三,

其一,趙實力強大;其二韓、趙鄰國,乃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最後,上黨與趙都邯鄲僅隔一個太行山,若秦從山中隧道突襲,趙的下場並不難猜。

昭襄王三年辛苦為他人做了嫁衣,如何不怒,秦趙長平之戰就此拉開帷幕。起初趙以廉頗為主將,連連取勝,又推斷出秦糧草不繼,因此主打消耗戰,秦無法推進戰線一步。但趙王此時欲議和,朝廷內部就戰還是和無統一意見,最終趙王決定議和。

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秦假意和解,範睢獻反間計,秦所懼怕的只有你們國家的趙奢之子趙括,如果能把廉頗換成趙括,秦自然也就投降了。年輕的趙王聽信範睢,奈何趙括是個花架子,紙上談兵,趙國四十萬大軍落得坑殺的下場,這一仗折了趙國幾代人的心血。第二年,秦軍包圍趙都邯鄲一年有餘,全靠楚、魏諸侯前來援救,才堪堪解趙滅國之災,長平之戰至此落下帷幕

秦趙長平之戰 ,是一場雙方都無法避免的戰爭,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必然會發生的一場戰爭。

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

上黨易主是長平之戰發生的導火索,為一塊地,兩個大國至於兵戎相見嗎?

這就需要了解一下上黨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據史料記載:上黨左鄰太行,三面環山,可與天比。這樣的地形在古代是天然的軍事險隘,因此向來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而在戰國尤甚。上黨正好位於韓、秦、趙三國交界,僅從秦來看,上黨連太行以東,北可進太原,南進三河地區,直下韓、魏,於東從太行一山直通趙都邯鄲,這簡直就像是為秦的野心提供了一把放在家門口的梯子,焉有不要之理。

三家分晉的地域不平衡,早為長平之戰埋下禍根

在地理政治的視角下,從函谷到上黨的北線,結合黃河渡口樞紐,秦國已經在地理上掌握深入東進的主動權。嬴政還未稱帝時,秦國除"大關中"之外,還有諸多郡縣。至秦始皇十一年,上黨地區才全歸秦國。十七年時,秦國疆域擴展上,已緊緊控制交通樞紐、戰略要地等位置,整肅內政,為統一創造了政治條件。 而從長時段來看,長平之戰的發生是秦東擴計劃的一部分

,結果繼魏、韓、齊、楚後,趙國也無力主導在一次的合縱,即使合縱,也會因在諸多問題上無法達成統一而崩潰。

經此一役,秦真正有了千古帝國的風範。

結語

從長時間段看,秦趙長平之戰是秦東擴計劃的一部分,從地域格局看,秦趙長平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一部分。長平之戰的伏筆在其韓、趙、魏三家分晉後不平衡的地域空間就埋下了,而秦因東進壓縮三晉的政治地理空間。範睢的"遠交近攻"以六國的地緣政治為核心,漸漸掌握了對六國地理上的主動權,秦滅六國指日可待。


劉向《戰國策》

司馬遷《史記》

吳良寶《戰國時期韓國疆域變遷考》

馮瑞《魏國疆域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