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校长圆桌论坛

即将开启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各地各校纷纷出台“停课不停学”方案,开启线上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跨越了空间的隔阂,让师生重聚虚拟课堂。对于这种新鲜的授课方式,老师、学生、家长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感受?在大规模网上授课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暴露出哪些问题,又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采访。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停课不停学期间,各地纷纷开启在线上课模式,作为一名教师,你有何感受?


河北承德兴隆县六道河学区王亚民:


我最初的感受是担心。以前没有尝试过在线上课,担心利用手机、电脑上课掌握不好会影响授课和学习效果;担心学生是否会因为家庭不具备相关条件而无法参与进来;担心不能与学生面对面,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担心学生上课时间看手机、电脑会影响视力,等等。


经过这段时间的操作,最初担心的一些问题逐渐克服。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在适应,都在改变。


河北邢台逸夫小学杨志宇:


我认为采用线上上课模式是可取的。由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交流变成隔着屏幕“雾里看花”,老师只有把课讲得更有趣味、将知识梳理得更清晰,才有可能吸引孩子投入,才可能保证孩子们学习的效果。一段时间下来,感觉工作量比在校教学大得多,集体备课、对屏试讲、在线直播、网络教研成为常态。


这段时间以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河北承德兴隆县六道河学区王亚民:


教学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我教的是小学数学,有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和探究,在现阶段受到较大影响。另外,缺乏直播技能、硬件设备不足及网速跟不上等,也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


学习效果方面,教师准备不充分、学生硬件条件不一致、受网络影响不能连续流畅观看授课过程等,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学习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但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存在着假学、假会的情况。


海南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王发平:


在线上课模式看起来很好,虽然学生没有到学校,学习也一样进行。但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还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展示、课堂练习和总结反思等。在线上课增加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效果不容乐观。

疫情期间,我认为可以开一些如何做好防护的知识讲座,文化课可以待疫情结束后利用假期来补修。


河北邢台逸夫小学杨志宇:


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在线上课以来,通过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自律的学生学习效果与在校时无异;自律性差的学生,如果家长能够有效管控,学习效果也还可以;但自律性差又缺乏家长管控的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湖南长沙李老师:


在为学生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能够提升专业能力。要是每位教师都能制作出网络课程,那简直是教育界的盛事。


总结起来就是:加强版的“线上备课”;黑科技助力加持“深耕教研”;互动学习交流分享“集思广益”;在志愿者群发掘出各式宝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线上课、线上备课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云智慧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


线上教学是希望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顺利学习,不影响学业。但对尚未成年的学生来说,线上学习对于视力和专注力等方面的影响还需要调查研究后才能阐述。


你认为在线上课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有哪些利弊?


河北承德兴隆县六道河学区王亚民:


线上授课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整合更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教师不能像面对面课堂教学那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而调整教学过程。再有,现阶段师生都处于摸索阶段,每一科的学习,从备课、上课到课后作业评判、辅导等,所需时间比课堂教学长很多。


学生方面,好处是可以回看学习过程中不明白的部分,减少了面对面课堂教学中由于没听懂或没注意听课而造成的知识“欠帐”情况。不足之处是,线上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学习效果就会打折。另外,一些需要手把手指导的过程无法实现,如写字。


河北邢台逸夫小学杨志宇:


学生的自律和家长的管控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电子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在线上课教师看不到学生的表情和眼神,也就无法读懂孩子的情绪变化,从而不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好处是学生可以回放教学过程,加深对学习难点的理解。


在你看来,在线上课的改进空间在哪里?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河北承德兴隆县六道河学区王亚民:


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硬件、教师培训、学生在家学习的习惯培养等;二要解决线上学习对个别学科的局限性,如体育、实践等,需要教师手把手“教”的,需要学生合作或师生共同参与的,尤其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三要尽量减少使用电子设备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河北邢台逸夫小学杨志宇:


在线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如何实现对学习质量的评价,是我关注的重点。建议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设计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功能,便于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准确地做出定量评价。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对于在家上课,你有什么感受?


晴晴(北京市一年级学生):


第一次身边没有小伙伴,自己坐在家里听老师讲课,我既感到新鲜又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说她会帮助我,她还告诉我虽然学习环境和形式改变了,但是学习收获和目的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快点回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学习。


郑道旸(天津市高二学生):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是有点兴奋的,没有幻想中的“直播间”,也没有同学们平日津津乐道的“刷礼物”,有的是一个个微课、一张张幻灯片、一份份等待打印的试卷。起初不太适应,也没有平时上课的状态,可能还睡眼惺忪,但当正式上课,任课老师发了长长的语音为我们讲解习题后,那种认真与严肃的态度打动了我们每个人,无形中催促着我们前行,让我在家也能体验到在学校的温情与感动。当一上午的课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已经由寒假昏昏欲睡的状态切换回了平日上学的状态。


JANKE.S(湖北省高三学生):


我个人觉得“停课不停学”的想法是好的,问题在于各地方互相攀比,导致“停课不停学”变了味。以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每天班主任要带动学生拍照、拍视频打卡,任课老师自己备课自己教,和别的学校攀比谁家起得早、睡得晚。每科每天一套卷子,忙得不可开交,作业常常需要“加班”完成。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真的什么都没学透,而且网课的质量还取决于网络和设备,不及我用e网通看一节课看得明白。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对于孩子在家学习,你有什么看法?


Fancy妈妈(广东省深圳市,孩子二年级):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假期的学习效率是比较低的,包括很多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会沉溺于玩乐。“停课不停学”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们认识到这已经不是假期了,是时候紧张起来了。线上开课给了孩子一个明确的指引和生活节奏。


吴女士(湖北省十堰市,孩子三年级):


我针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现象1:同一学科,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给全年级学生授课,课后分班答疑。


感受: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课时量;另一方面,在线听课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看到学生实时学习状态并针对孩子的疑惑即时反馈,课堂互动性差。


现象2: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感受:语文、英语等侧重沟通交流、合作探究的课程,网络学习难以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


现象3:学生课本、作业大多是电子版,教师一般不布置需要打印的作业。


感受:第一,在家没有纸质课本,只能手抄课文或看电子版课本,做笔记费时、效率低;第二,长时间看着电子屏幕听课,比较伤眼睛。


现象4:作业形式多样,能及时提交并得到教师反馈评奖。


感受:第一,孩子提交作业后,可以看到同班同学的作业情况,可以相互借鉴学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第二,教师能及时批改孩子作业;第三,英语作业,孩子可通过语音形式提交给教师,老师及时纠音,有针对性地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


现象5:小学中年级学生,上课需要家长辅助,比如给孩子拍照、跟老师分享学生学习状态等。


感受:有的家长在抗疫一线,孩子在亲友家或跟老人在家,亲友无暇陪伴孩子上课或老人对电子设备操作不熟练,容易影响学习效果。


现象6:有的家庭,多人需要在同一时间用电子设备。

感受:家庭中多人同时使用电子设备


(手机、电脑、iPad)或办公或学习,供需矛盾突出。


现象7:直播课堂对多数教师而言,是初次体验。


感受:教师对直播软件的操作不熟练,影响课堂效果。


小宇妈妈(天津市,孩子六年级):


在原计划正式开学的当天,我儿子所在的学校就开始了线上学习。前两天感觉有点手忙脚乱,之后就比较顺畅了。线上学习以来,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得更加有规律了。作为家长,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我认为学校安排的线上学习时间比较合理,每天各一节语文、数学、英语课,还有一节书法课和语数外三科答疑课。老师也会提供一些音乐课和美术课的视频,供学生们选学。老师会定期收集学生们的各科学习成果,并在学校公众号和“班级美篇”上发布,让孩子们收获一种成就感,也能看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进而对孩子起到督促作用。


其次,教学中没有出现网络上热议的“老师变主播”现象,视频资源多是学校所在学区片的优秀教师录制而成的,这样做能够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给孩子带来一种新鲜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老师每天会发送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的视频,让学生们锻炼身体。这一点我觉得很好,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于保护视力和体育锻炼的重视,我每天都监督孩子坚持做。


如果要提些建议的话,我希望可以给六年级的学生逐步并适度地增加一些作业量和交作业的压力,这样能避免孩子因空余时间较多而过度玩手机,也能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真正开学后的学习节奏。


作为家长,这段时间的确比较辛苦,既要在家办公,又要监督孩子学习,休息时间不大能够保证,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学生们能返回校园正常上学。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杂志2020年3月刊第2期


“学固然是学了,可我这些天来什么都没学透”!网课的效果如何,听听各方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