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这里有2个方

每当查血化验的时候,有一部分患者发现自己得了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而且在呈年轻化趋势发展,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及时降低过高的血脂,对防止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均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脂、高血黏、脂肪肝效方

作者/王幸福

处方:

牛黄粉(人工)20g,三七粉50g,生水蛭50g,西洋参70g,何首乌粉75g。研末装0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可服30日)。

验案:

2010年3月10日,患者李某。手持西医化验单问我:血脂高并有脂肪肝,中医是否能治疗。现吃西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美降脂),效果不明显。我答:中医可以治疗。先开了10剂汤药。10天后患者来告之,汤药实在喝不下去了。我随即开出上方。2个月后,某日,该患者欣喜若狂来到我处告之,脂肪肝没有了,血脂也正常了,并拿出化验单和B超单让我看,说真不可思议。

按:

临床上我以此治疗高血脂、高血黏、脂肪肝,包括脉管炎等,屡屡见效,现已成为我治疗此类疾病的专方和秘方。

消补并用,降脂柔脉

作者/杜雨茂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现其罹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及时降低过高的血脂,对防止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均有重要的意义。

高脂血症多见于40岁以上形体较胖的人,按其临床表现多属中医的胸痹、惊悸、眩晕、头痛等病症。中医认为,胖人多湿盛,中年以上之人肾气渐趋衰减;胸痹、惊悸,又多为胸阳不振、浊阴之邪上乘所致;眩晕与头痛除痰湿为患、清阳不升之外,又往往与肝热上扰有关。

其总的病机为本虚而标实,本虚以心、肾、肝、脾亏损为主,标实即内在痰湿、血瘀、气滞及邪热等。

针对此病机,治则必须兼顾补肾清肝,活血通络,化瘀消积,化浊降脂。

依据上述原则,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我们筛选了淫羊藿等数味中药,经西安自立药厂制成冲剂。因其有降低血脂、柔润血脉之功,故名曰“柔脉冲剂”。

方中淫羊藿为主药,其性味辛甘而温,能温肾壮阳、补益精气,兼通行气血、祛湿化痰,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其余药为辅佐:生山楂酸甘微温,长于化瘀,同时还能消油垢之积及痰饮而悦脾气;川芎味辛微甘而气温,可行血中之气滞,畅血中生发之机,而使血能自生,消中寓有补意;泽泻甘寒,渗湿通络,祛邪不损正;决明子、陕青茶均苦甘而凉,功能清肝泻热,补益肝肾,悦志爽神,且有清头目、消积滞之效。

数药相配,共奏补肾壮阳、益阴悦脾、利湿化痰、活血行气、清肝泻热之功,可使真阳充,元气振,痰湿、瘀血、气滞及邪热得除,血行流畅,脉络濡润。

该药通过鉴定,确证其有明显的改善症状、增强体质、降低血脂作用,现已投放市场。该药与西药安妥明相比,降脂效果相似,而不良反应小;其改善症状之快,也是安妥明所不及的。

THE END —



1、文源:作者所有,编校/刘玄。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