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

马欢的祖籍是浙江绍兴,他是回教教徒,精通多国语言,所以,担任了明朝的翻译官。

马欢跟随郑和三次扬帆远航,分别是1413年、1421年和1431年。马欢作为明朝的使臣,拜访过占城、爪哇、古里、旧港、亚鲁、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柯枝等国家,甚至,他还去过麦加朝圣。

美洲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

由于,马欢是回族人的关系,他对波斯语、阿拉伯语非常精通。在郑和出访的使团中,马欢充当翻译、教员的角色,即:协助郑和与地方土著人沟通,向当地人士宣传中原文化。因为,马欢精通小语种,所以,才被选入了使团人员名单。但这些出行的经历,也增加了他的见识。

永乐十一年,郑和第三次远航,马欢开始随行,拜访了占城、爪哇、旧港、古里等国家。永乐十九年,郑和第四次远行,即:马欢的第二次出行。这次,他们拜访了满刺加、亚鲁、苏门答腊、柯枝、古里、祖法儿、锡兰等国家。明朝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郑和完成了他七次远航的壮举,共花费二十八年。马欢因为精通地方语言随行,且担任郑和的助手。

宣德六年十一月,马欢最后一次随郑和出行,他们的船只除了到达东南亚及南亚之外,还去过中东的沙特阿拉伯,这应该是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之一。

美洲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

当时,郑和的船队到达印度半岛古里国时,古里国正好要派人去天方国做贸易。趁着这个机会,中国使团也想去天方国见识一下,同时,传播中国文化。马欢等七人受郑和委托,带着麝香、瓷器等中原物品,跟着古里国的使团一起,去了天方国的麦加。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但这次,却是中国第一次以官方身份拜访穆斯林圣地。马欢到达麦加,受到了天方国统治者的热烈欢迎。此外,马欢不仅在当地买了长颈鹿、狮子、鸵鸟等中原没有的奇珍异宝,还临摹了麦加地形的图画、称之为《天堂图珍本》,一起带回了中原。

这个《天堂图珍本》是我国最早的麦加地图,对我国伊斯兰教的文化影响很大。马欢的到来,引起了天方国对中原的兴趣,于是,天方国派出使臣随着马欢来到中国,对中国进行访问。马欢的天方国之旅长达一年,当他带着天方国的奇珍异宝回到北京城时,皇帝和大臣们都非常喜欢这些东西。

这其中,特别是马欢带回来的“麒麟”。

美洲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麒麟跟龙、凤一样都是吉祥的象征,使团带回了麒麟,肯定能给大明带来好运。为此,大明皇帝特意找人去给这个“麒麟”作诗作画,赞美它的风采。其实,马欢带回的“麒麟”就是长颈鹿。相传,法国在公元1826年才得到过一只长颈鹿,足见这种动物的珍贵性。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期的盛事,也是当时世界上航行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航海活动。马欢总结了这三次下西洋的经历,将所访问的二十个国家的国王、政治、风土、地理、人文、经济情况都汇编在一本书中,书名为《瀛涯胜览》,完成于景泰二年。

那么,马欢的著作《瀛涯胜览》,它的名字应该如何解释呢?

“瀛”字是大海的意思,“涯”即天涯海角、临近海边的意思,“胜”字是风景名胜的意思,“览”字是观光游览的意思,所以,这个名字就是海外游记的意思。马欢用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国人知道他们下西洋的情景,向世人展示海外世界的场景。

美洲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文献中,现在能够找到的只有三部,分别是费信的《星搓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和马欢的《瀛涯胜览》。

其中,马欢的《瀛涯胜览》十分珍贵,且蜚声中外,它有不同的版本,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研究印度的历史学家阿里教授给季羡林写过书信,说明了:如果中国没有法显、玄奘、马欢的著作,印度想要重建以前的历史是不可能的。所以,马欢《瀛涯胜览》的学术价值非常高。

据史料记载,浙江一带的越族素有“海洋民族”的美誉,他们依靠这个美誉,获得了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只订单。这次郑和所使用的船只中,浙江船只占比五成以上。而在民用的船只中,浙江船只占比在六成以上。祖籍在浙江被载入史册的人,除了马欢以外,还有船队的医生陈以诚、富阳人郭崇礼等。

在明朝时期,浙江人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实力,帮助郑和顺利完成了远航任务,使中华民族能够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

而这,不仅是浙江人的骄傲,还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美洲是谁最先发现的,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

为了纪念马欢在这次远航中所做出的贡献,现在,我们南沙群岛的北部,就有一个岛屿以马欢的名字命名,叫做“马欢岛”。还需要提及的是,有一位英国海军军官提出了:郑和的船队是最先发现美洲的,甚至,他还否决了美洲是哥伦布发现的说法。

其实,我们也希望这是真的,但真假难辨,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将无法认可这个假说。目前,学术界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明史·卷三百四·郑和传》、《郑和七下印度洋——马欢笔下的“那没黎洋”》、《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