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這場疫情,逼出了很多餐飲老闆的新技能。賣食材、賣半成品、做直播、做外賣、做微商……無所不能。

陶陶居,一家百年老字號,在這次疫情危機中又是如何快速轉變思維,積極利用外賣自救的呢?

3月15日這一天,在陶陶居國金店前,等位區一排排椅子被整整齊齊排成兩列。在疫情之前,這些椅子上坐著的是排隊等位的食客,而如今,這些椅子一部分留給了外賣平臺的騎手們。只待店員打包好外賣產品,他們便一個箭步上前認領。

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陶陶居一下子從往時的熱熱鬧鬧變得冷冷清清,直到近日才有了逐漸復甦的景象。

這場疫情帶給餐飲業的損失無法估量,對老牌正餐企業更有著毀滅性的打擊。受疫情影響,此前一直主營堂食的百年老字號陶陶居,被無形的手推動著轉型,為了活下去只能主動出擊,在陌生的外賣賽道與快餐企業一同競爭。也正是因為外賣,陶陶居的經營者尹江波在這場看似無解的危機中看到了希望。

01

會吃的廣州人對美食的品質極為講究,源自廣東的粵菜也是如此。粵菜講究“不時不食”,尤其講究鮮味。品質粵菜要做到天時、地利、人和;食材,廚師,氣候,缺一不可。

陶陶居行政總廚生哥鑽研粵菜40多年,最講究“鑊氣”,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粵菜要熱著吃好,一端上桌菜餚上方飄滿鑊氣,才叫正!”有人吃飯晚了些,他都要搖頭嘆氣說菜涼不好吃,惋惜食客錯過了最好的賞味期。

與他抱持同樣觀點的還有他的老闆——廣州市食尚陶陶居飲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江波,他對粵菜的品質也有著極盡嚴苛的要求。疫情之前,尹江波對陶陶居定下的發展策略是:只做堂食。外賣並不在陶陶居發展規劃之中。

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食尚陶陶居的董事長尹江波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新冠肺炎悄無聲息地以武漢為據點,向著全國各地侵襲肆虐。2月12日,廣州全市11個區全部禁止堂食,餐飲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與焦慮。對於本就沒有外賣業務的陶陶居而言,禁止堂食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那段時間,美團外賣平臺的業務經理忙得團團轉,原先怎麼說都不願意上線外賣的餐飲店紛紛私信,申請極速上線。

開設外賣,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活下去,是每個餐飲店最基本的訴求。

回憶一個月前,尹江波仍心有餘悸,他輕輕聳了聳肩,“不確定。一切都在不確定中,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解封,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疫情會過去,更不知道食客們什麼時間會再來陶陶居。”

彼時,餐飲店老闆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做外賣可以有效緩解店內現金流緊張的窘境。

2月5日,這是一個必將寫入陶陶居年冊的日子。這一天,已經140歲的陶陶居,和一群平均壽命僅有508天的餐飲企業,一起擠上了外賣賽道,你爭我奪。

這一天,陶陶居的17家分店總共收到的外賣訂單數,只有143單。

02

10天后,小劉來到陶陶居麗影分店打卡上班,原本以為又是清閒的一天,卻在當天中午,在外賣平臺連連的“你有新的訂單”聲中,無奈關停了美團外賣的後臺。

門店“爆單”了!訂單超出了門店負荷,門店只能被迫選擇暫停接單。就在同一天,陶陶居環市東店、萬國分店相繼“爆單”。

2月21日、23日、29日,3月17日……陶陶居不斷增加外賣備貨量,熱情的顧客和源源不斷的訂單也給了陶陶居信心。

微博網友小愉把陶陶居正方形的白色飯盒擺放整齊,角度選了好久,濾鏡試了無數,最後選中三張自己最滿意的不同角度外賣照發到了微博,還配文“昨天晚上吃了陶陶居的外賣太幸福了”。

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小愉還記得自己今年以來第一次吃蝦餃時的場景,在蝦餃邊朱唇輕抿,蝦餃皮便被撕裂出小口,透明汁液從中滴滴流出,無論是口感還是風味,均和堂食相差無幾。

為力求最大限度保證還原堂食風味,陶陶居團隊對外賣餐品、包材等均進行反覆測試。在尹江波的設想中,陶陶居未來將在外賣平臺上的每一道菜後面添加備註,如該道菜在外送50分鐘後溫度多少、口感下降多少等,“外賣菜品可能造成的口感損失等方面,需要準確和客戶表達,讓客戶有心理預期。假設客戶在知曉後依然表示能接受,那我們也覺得踏實。”

為了跑贏外賣這一棒,陶陶居還新成立外賣業務部,專門負責外賣業務的開拓設計。

外賣業務部打的第一場“漂亮仗”,是推出陶陶居外賣新品鹽焗雞。基本每個點陶陶居外賣的人,均會下單鹽焗雞,目前這個爆款單品上線才半個月,銷量已經超過了500只/天,目標是1000只/天。

03

比上線15天,打出一個爆款“鹽焗雞”更快的是,這家百年老店的思維轉變。

原本專為堂食設計的餐廳、僅考慮堂食的產能、只服務於到店食客的服務人員等等,都需要跟上這趟“外賣列車”。

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尹江波透露,陶陶居已經規劃在已有及新增店面內,劃出專門的外賣空間,設計騎手動線,儘可能將對堂食影響降至最小。除此以外,空間裡還會有專門的打包臺、人員以及出品設計。還會有打包物料的存放。

眼下,陶陶居的外賣業務又在醞釀新突破,攜手美團外賣開展專店專送,配送人員駐店提供專屬服務。門店到了用餐高峰前,會有專門的騎手留守門店,一旦客單來襲便重拳出擊送外賣,大大提升服務質量。

04

陶陶居上了外賣平臺後,讓整個管理團隊沒有想到的是,陶陶居外賣客人的消費能力竟與堂食差無幾,廣州各門店是在130元左右,上海店更是達到了198元。

團隊自己梳理後臺數據後發現,用戶在點陶陶居外賣時,並非僅僅單點炒飯、炒麵等單份快餐主食。而是蝦餃、炒菜等各個品類均有點選。“可以看出,選擇正餐外賣的人,多是多人用餐。”尹江波分析道。

他說,品質外賣的客單價高,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消費者。每個外賣平臺都有自己的核心客戶群,有些平臺的客戶追求高品質生活,而有些平臺的客戶則更關注優惠福利,餐飲商家也要針對目標客戶選擇適合的外賣平臺。

當然也有餐飲商家有了自己建平臺,自己配送的主意。然而他們忽略的是,自建平臺需要高額付出,背後的負擔比一個餐館高得多。要看到平臺的每一分流量,都來之不易,卻能幫助餐飲商家實現線上獲客和訂單。

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早在2012年,尹江波便曾自己開了一家外賣公司叫方盒外賣,見證了外賣2C端的慘烈,打造一個能服務更多餐飲商家的平臺需要不斷的投入。廣州曾經也有很多餐飲公司投入建平臺融資砸錢,但最後銷聲匿跡。“你又做平臺又做產品,兩者都無法做到精。社會進步最主要的標誌,就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05

由於在疫情期間暫停堂食,外賣成了餐廳的收入重要來源,而平臺的佣金也成了餐飲老闆關注的焦點。不少餐飲老闆聯合呼籲平臺降低佣金,甚至還有餐飲老闆說:“外賣賣得越多,商家虧得越多”……

對於這樣的觀點,尹江波則有不一樣的理解:

“作為正餐企業,堂食是主營業務,外賣其實是增收途徑。我們算成本時,不能把原本用於堂食的鋪租、人力成本也算入其中。”

從拒絕到爆單,140歲陶陶居外賣“真香”定律

在尹江波看來,外賣對於整個品牌而言是個新產品,是為堂食收入錦上添花的,也是讓餐飲企業多條腿走路,並沒有增加額外成本。如果思維沒有轉變,將堂食固定支出算在外賣身上時,則外賣毛利點極低,企業偷工減料降低食物品質,外賣單量變少,就會造成惡性循環。

尹江波說:“我們做正餐的,當務之急是繼續保持正餐的運營能力與盈利能力,外賣可以錦上添花,不要把堂食成本放到外賣裡去算!”

06

復工以來,為遵守當地防控政策,餐飲幾乎進入全員外賣時代,呼籲外賣平臺降點的聲音從未停止。9日,美團“春風行動”再升級,發佈七項舉措迎接消費復甦。美團的這次回應,給出的幫扶政策不是減免,而是通過“返傭”,引導商家推廣,獲取更多流量,轉化更多單量,實現增收。

“佣金降了,租金降了,但如果沒有訂單,沒有客戶來消費,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餐飲的困境。”在尹江波看來,與其糾結降傭,不如認清流量的重要。將流量轉化為單量,正餐企業才能在外賣賽道上走得更遠。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佣金是一個變動成本,有單才有,沒單沒有。餐飲企業欲自救,外賣單量多寡才是關鍵。

尹江波的一番話,不禁讓人想起晚晴民國名士徐珂說“粵人多材”而從點心說起:“吾嗜粵之點心,而粵人之能輕財,能合群,能冒險,能致富,亦未嘗不心悅誠服,而嘆其有特性也。”

言外之意,精美點心,是建立在致富輕財的基礎上。

何為輕財?尹江波已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