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火龙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摘要:在引进火龙果试种观察,15个供试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定植1年后开始挂果,溪南红肉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较抗病,适合在汕头市推广种植。同时,对火龙果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授粉、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1 引种表现

1.1 物候期

火龙果种植后,翌年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期,花芽分化条件要求不严,只要养分积累充足,4—5月适当制水,便能分化花芽,抽生花蕾并开花结果,此后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同时进行,直至11月收果结束,又进入营养生长。

试验结果显示,15个品种的物候期比较接近,多数品种现蕾期在4月中旬,开花期在5月中旬,果实成熟期在6月中旬,其中,紫水晶、白水晶比较迟,现蕾期在4月下旬,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也稍晚,分别在5月中旬和6月下旬。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1.2 营养生长习性

火龙果在栽培,没有明显的休眠期,除冬季生长较慢外,其他季节的生长都比较旺盛,但枝条生长最快、最集中出现在4—5月,每年4月清明过后,气温回升,出现第1次枝条生长旺盛期。据测定,日平均气温25~35℃,平均每天生长2 cm以上,并随着气温的升高,枝条的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当温度达到40℃以上时,枝条生长减缓或相对停顿;当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因为大量营养物质输送给果实生长,枝条生长受到抑制。10月底至11月由于花果急剧减少而出现了第2次枝条生长旺盛期;其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枝条缓慢生长,当气温低于 12℃时,枝条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1.3 开花结果习性

在开花结果习性方面,各个品种基本一致,定植满1年后,只要温度条件适合,枝条生长健壮,即可进行花芽分化,开始开花结果。火龙果开花时间较短,开花至凋谢只有1个晚上。一般日落1 h后开花,花药裂开;于20:30左右花蕾散开,如漏斗状,此时花萼呈黄绿色,肉质厚,呈鳞片状,向后反卷,花瓣白色或呈红白色,授粉后柱头裂片呈褐色;至凌晨1:00左右花径最大,此时授粉能力最强,之后开始逐渐凋萎;至9:00完全凋谢。在15个新品种中,引自炮台的白肉品种和引自溪南的红肉品种为自交结实型品种,自然授粉率较高,但通过人工授粉,其果实更大、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其他为自交不结实型,自然授粉坐果率低于10%。通过人工授粉,多数品种坐果率可提高到90%左右,但引自炮台的红肉品种人工授粉的坐果率也不足10%,该品种花特别多,适合作为花用品种。另外,引自揭西的品种果脐周围的鳞片短小或缺失,成熟时果脐容易裂开。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1.4 产量、品质与抗性

试验结果显示,15个品种平均产量为37.5 t/hm2,平均单果重350 g。其中以引自溪南的红肉品种产量最高,达到45 t/hm2,而白水晶和炮台红肉最低,这2个品种人工授粉也难以坐果。品质方面,15个品种也比较接近,果肉嫩软,酸甜适中,固形物10%~16.5%,可滴定酸0.10~0.23 g/mL,口感均较佳,均适合鲜食。抗性方面,15个品种均能在冬季低温下正常生长,没有出现冻害症状。田间以溪南红肉生长最为健壮,枝条粗大,色泽浓绿,病斑最少,说明其抗病性最强。而引自揭西的品种耐高温的能力比其他品种要差些,主要表现为遇到高温时(38℃以上),枝条很快发黄呈白色灼伤状,影响光合作用。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栽培技术

2.1 园地选择与规划

2.1.1 园地选择。火龙果适应性强,无论平地、山坡地、水田或旱地均可种植。但要取得高产优质,则宜选择年均温在21~25℃、月平均最低温度不低于 5℃、光照充足、交通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地区建园;园地土壤pH值在5.5~7.5之间,且透气性及排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一般以砂壤土为宜。冬季霜冻较重地区及难排水的低洼地,均不适合种植火龙果。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1.2 修好排水沟。火龙果耐旱不耐湿,对排水系统要求严格。一般要在果园周围修深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沟深度为60~80 cm。而行间修浅沟即可,一般沟深为30~40 cm。排水不良的园地,到了雨季常出现园土渍水状态,根系不能正常生长、吸收,植株长势不良、萎黄多病。

2.1.3 株(柱)行距。火龙果茎为肉质,因此要有支撑物使其往上攀爬,枝条到顶后自然下垂,垂下的枝条才容易开花结果。因此,多采用立柱式栽培。推荐的株行距为(2.0~2.5)m× 3.0 m,按设定株距起畦立柱种植。水泥柱(7~8)cm×(7~8)cm,高2 m,入土0.5 m,地面高1.5 m。柱上安装直径70 cm左右的铁圈,铁圈包扎废旧单车轮胎。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1.4 整地施基肥。水田地或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应采用高畦栽培,并打破犁底层,以利排水顺畅。整地前先均匀撒施富含粗纤维质的堆肥,其用量应视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定。一般参考用量:低于2%时,其用量为30.0~37.5 t/hm2;介于2%~3%时,用量为18.75~30.00 t/hm2;高于3%时,用量为9.75~15.00 t/hm2。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会因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而逐步减少,所以在每年冬季修剪后,要追施含氮量高的有机质肥,促进新梢萌发生长。同时为保护根系,维持其活力,可在畦面做适当覆盖,以抑制杂草生长,也有利于根群的生长。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2 育苗

2.2.1 扦插繁殖。选取健壮枝条,切成30 cm长茎段,下端切成短楔形,置于阴凉处,于7~10 d后扦插,比较容易发根长芽,若剪下后马上扦插,则基部容易腐烂。育苗床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插前苗地先混入适量有机肥、谷壳、磷肥等,上层再覆盖1层表土层。

2.2.2 嫁接繁殖。砧木选用霸王鞭,砧木和接穗在适当位置

横切1刀,中间维管束对准,用牙签对接,细线绑定。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3 定植

2.3.1 种苗选择。要求品种纯正,茎肉肥厚,苗高 30 cm以上,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

2.3.2 栽植季节。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植后1年开花结果,因此在3—5月栽种较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营养生长,为丰产打下基础。

2.3.3 栽植方法。每柱定植2~4株,定植宜浅不宜深,将种苗贴着立柱轻轻放下,根系均匀摊开,逐层盖上细土,并用布条将苗绑紧在立柱上,然后淋适量定根水。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初期管理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3~5 d浇1次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根系露出的要及时盖土;果苗生长过程要适时将苗茎绑在水泥柱上。新芽抽出后5 d左右,可施1次水肥;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第1年施肥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每月施肥1~2次,注意N、P、K肥应均衡。火龙果根系浅生,多数分布在畦面表土层,用锄头除草易伤根,田间杂草最好人工拔除,或割除,然后将杂草就地覆盖,既增加表土湿度,降低土温,防止烈日曝晒伤及根系,又增加土壤有机质。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5 水肥管理

2.5.1 水分管理。火龙果的根系不耐浸,大雨及排水不良容易伤及根系。一般根部被水浸泡24 h即会伤及大部分的根系,从而造成植株逐渐凋萎。火龙果根系浅,且广布于表土层,表土需全年维持湿润状态才能确保根系的活力,因此畦面应进行覆盖,而沟底采用生草栽培,这样能够比较好地平衡水分供应。有条件的果园可装上水肥一体化简易喷灌系统,既可灌水,又可喷肥,通过喷灌系统调节土壤水分供给,也可均匀调控有机液肥的喷施。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5.2 施肥。火龙果叶退化为刺,茎披厚膜,茎表面吸收性差。因此,应多实行土壤施肥,少用叶面喷肥。火龙果生长速度快,全年均能生长,开花结果期长达6~7个月,根系又浅生,因此施肥要勤施薄施。一是基肥(过冬肥)。11月下旬至12月修剪后全园撒施富含粗纤维质的有机肥,施用量参照上述(2.1.4整地施基肥),并加入含有较高氮、磷、钾的有机肥。二是追肥。火龙果第2年进入结果期,按照结果树进行施肥。促梢肥于3月施,应重施,以氮为主,磷、钾配合,促进生长,并全园撒施石灰粉600~750 kg/hm2,以中和土壤酸性,补充钙元素和杀灭田间越冬病虫。促花壮花肥于5月上旬施,以硫酸钾为主,氮、钙、磷肥为辅。保果壮果肥于 6—11月每批果施2次薄肥,开花7 d内施1次高氮复合肥,在果实转色期施1次腐熟优质豆饼肥+草木灰。一般产量为22.5 t/hm2的施肥量为纯 N 3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525 kg/hm2。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6 整形修剪

植株攀柱生长时,只保留1个主茎,主茎超过水泥柱时剪顶,促其分生侧芽,选留4~5条侧芽作为一级分枝,分枝长30 cm左右时摘心,促发5条左右的二级分枝,二级分枝老熟即可开花结果。进入结果期后,应及时剪去结果枝上萌发的新芽(特别是在3月的新芽生长期,促使结果枝充实),疏除老枝、衰弱枝、过密枝,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

2.7 授粉

火龙果有自花不亲和现象,尤其是一些红皮红肉类型,坐果率较低,需要进行人工授粉。火龙果的花一般在21:00左右完全开放,此时进行人工授粉最好。用毛笔将花粉收集到干净的器皿中,再用毛笔蘸上花粉在柱头触碰4~5次即可。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8 疏花疏果

2.8.1 疏蕾。在花蕾2 cm时第1次疏蕾,每枝只留大小一致的花蕾1个。开花时第2次疏蕾,只留1~2 d内开花的花蕾。

2.8.2 疏果。谢花后剪除弱茎蔓及其果、病虫果、畸形果。

2.8.3 套袋。谢花后喷施1次防治病虫的药剂,然后再套蓝色聚乙烯薄膜袋。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9 病虫害防

2.9.1 病害防治。火龙果病害主要有茎腐病、基腐病、枯萎病、疮痂病、茎黑斑病、茎枯病、软腐病、溃疡病、茎斑病和病毒病。火龙果整个植株都是肉质的,肉质茎一旦衰弱染病,多种病菌可以同时入侵发病,所以类似病状往往有多种病菌同时存在。从田间火龙果病害的发生情况看,防治措施主要应该采用农业防治,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和减少初侵染菌原为主,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具体措施如下:增施有机肥,适时配施磷、钾肥,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强水分管理,避免过干、过湿伤及根系,导致植株衰弱容易染病;在冬季清园时,可用45%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进行喷雾,消灭多数害虫和病原菌,降低越冬病虫害基数;在每一批花谢花后,喷1次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咪鲜胺等,然后套袋;湿度大的季节注意防病,雨后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多菌灵、代森锰锌、咪鲜胺、铜制剂、农用链霉素等,1周后再喷1次,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2.9.2 虫害防治。一是介壳虫类、蚜虫。可喷2.5%天王星2 000倍液、吡虫啉3 000倍液,10 d后再喷1次。冬季可用45%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进行喷雾,消灭越冬代的幼虫和卵,降低大田虫口基数。二是害螨类有红蜘蛛、锈蜘蛛等。可选用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6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 2 000~3 000倍液喷杀。三是蛾类有刺蠖、毒蛾等。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喷杀。四是蜗牛。以白菜诱集,后撒石灰粉扑杀;或用多聚乙醛配制成含2.5%~6.0%有效成分的玉米粉毒饵,在傍晚时撒施诱杀。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3、采收

火龙果采果期在6—11月。果实由绿变红5~7 d后即可采收。采收时,按同一花期结的果,从果梗部位剪下。采收搬运过程中要避免碰伤、压伤、曝晒。采收后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分级、包装、标识、入库。

火龙果引种及栽培技术,科学引种,农户都说好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