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生活的過濾器

這是一部上演在迷霧背後的故事,戰後的長崎,還有一對飽受苦難的母女,她們渴望安定的生活。而這些也僅僅只是片刻回憶,在敘說這段回憶的人,叫做悅子——是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的處女作《遠山淡影》的主人公。

回憶——生活的過濾器|《遠山淡影》書評


關於作者

談起石黑一雄,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或許我們對他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他得獎,因為在他得獎之前,在中國讀過石黑一雄作品的人寥寥無幾,正是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的作品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他的閃光點也蔓延開來。

回憶——生活的過濾器|《遠山淡影》書評


關於《遠山淡影》

期初小編看見這部作品的名字,想象不到小說到底會講些什麼。我們若是談起“遠山淡影”,腦海裡或許會是一副縹緲的景象,在讀完整本書後,你就會感覺到,彷彿自己就置身在遠山淡影之中,回頭看見過去的自己,回憶在翻滾著,遠山相望、淡影成陰。

書中的內容穿梭於兩個空間,主人公悅子在戰後長崎和佐知子的友誼,以及多年後她在英國和小女兒妮基的短暫相處。在長崎,人們正從戰爭的痛苦中緩慢恢復過來,在英國,母女兩人在為另一個女兒景子的自殺小心翼翼的相互安慰。

小說整個的情節都顯得十分平淡,即使是有關於戰爭的描述,也沒有引起過多的漣漪,當故事就快要結尾時,你會感受到心中有許多的問號無從解答,但在結尾處,真相大白。悅子最後在英國對長崎生活的回憶不經意間和她所描述的佐知子的生活相重疊,讓我們發現原來悅子和佐知子就是同一個人,而萬里子就是自殺的景子。在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中,悅子將自己放在一個虛構的恭順、賢良的妻子的位置上,而將自己的真實生活投射在一個不曾存在的佐知子身上。於是書中那些平淡如水的回憶都開始變得微妙。裡面有她對於日本生活的懷念,對於自己(佐知子)選擇的質疑,對於女兒景子或是萬里子的內疚,甚至還有,隱隱的,對於自己(佐知子)行為的辯解,書的構思簡單,卻又奇妙、深邃。

回憶——生活的過濾器|《遠山淡影》書評


下面讓我們一同感知作者石黑一雄筆下,那迷霧重重、亦真亦幻的回憶吧。

摘引

01媽媽,你總是關心別人幾歲。人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經歷。有的人活到一百歲也沒經歷過什麼事。

02緒方先生笑了,把頭歪向一邊。“一個人也許會在一個地方工作、奉獻,但是到了最後”——他聳聳肩,懷念地笑了笑——“到了最後,他仍舊想回到他生長的故鄉去。”

03不久那座小木橋就出現在了我面前。走過木橋時,我在橋上停了一會兒,看著夜晚的天空。我記得在橋上時,一股異樣的寧靜向我襲來。我倚在欄杆上站了幾分鐘,聽著腳下河水的聲音。當我終於轉身時,我看見了自己的影子,被燈光投在橋的木板條上。

04回憶,我發現,可能是不可靠的東西;常常被你回憶時的環境所大大地扭曲,毫無疑問,我現在在這裡的某些回憶就是這樣。

回憶——生活的過濾器|《遠山淡影》書評


正是有了回憶,我們才會在幾分鐘、幾小時內跨越自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心理時間”。我們曾把回憶封印在相冊裡,也曾記錄在日記本中,但是丟掉回憶這件事卻很少有人做到,因為有回憶,我們才能反覆的審視過去的自己,過濾自己的生活。為繼續更好的生活,我們可能會對回憶做一些“手腳”,就像悅子一樣,當自己經歷了痛苦或懊悔,難以啟齒時,為自己創造另一個獨立的空間,重新理性的審視那些做法與選擇,或許在這時,才能真正明白那些使自己不忍回頭的瞬間到底為何而出現。回憶,其實就是挺不可靠的,因為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模糊,我們又會在這麼主觀的事物中加入人的情感和選擇,但是,它就是像一個過濾器一樣,篩掉那些粗糙而多餘的事物,讓我們發現新世界,找尋更好的自我。

文 姜心玉

圖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