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静观的布衣


朝史暮想从历史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民族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各种思想影响。最后经过融合,淘汰,剩下了三种受众较广的思想:道家,法家,儒家。


当时的各种思潮的涌现,本质上是各个阶层在乱世之中,对于我们民族,国家未来道路走向的一次大讨论。所以道,法,儒三家都是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治国理念的。


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到底哪条路是走得通的,只能根据当时的势,去选择适当的术。摸着石头过河也就这个意思。


秦国走了法家的路,最后统一六国,创建了我们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王朝。但是结果呢?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反秦的序幕。秦国走法家,最后得出了一个“强者为王”的结论,秦国二世而亡。


刘邦开创了汉代。初期走的是道家的路线。道家的无为而治,契合了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的社会规律,“文景之治”就是其成功的代表。但是汉初的朝局呢?各种外戚专政,异姓王叛乱,同姓王起兵。中央权力的下放导致无数地方势力的崛起。


于是汉武帝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治国理念。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讲究王权神授,天人感应,讲究社会秩序。汉武帝开始贯彻这一执政理念。


而经过后代的不断改良,事实上,从隋唐宋的发展,到明清的鼎盛,中国封建执政的理念其实是“外儒内法,辅之以道”。这是一种融合,也是一种妥协。但是事实证明,这套理论,是可以持久的。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极端的,往往都是短暂和高破坏性的,只有温和的,才是持久的。就像我们说的厚积薄发,也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历史的中庸之道。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朝史暮想


现今的大多数人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都存在着极大的偏差,而真正的中庸之道,并不是人们想的在各种各样的东西上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态度,而只是模棱两可的去对待,这并不是中庸之道的本意,也不是一个中庸达到的人的状态。


1

中庸是一个人,最有态度的状态

很多人把中庸看作对于什么事都以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或者和稀泥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人大部分时候,对什么事都没有一个真正自己独立的观点,而就嘴上说着这也行,那也行,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行,这种人没有理解好中庸的本意,也没有一个继承中庸的心态,中庸是在人的做适合做学问的行为上面的一个不偏不倚的,正确的姿态不是让你以中间的行为去做,而是让你更为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这种心态很多时候是中道,更为公正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而并不是和稀泥。


2

中庸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中庸的时候,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够达到的,对自己的人生当中最好的,状态的把握,这种状态的把握,与其对人生的理解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对自己的人生的清醒的认识,就真正无法达到中庸的状态,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要做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中庸,而达到中庸的标志是人寻找到其安身立命的,通过这些本事,做到某个目标,这就是中庸的状态。


3

中庸是一个人最为平和的状态

中庸不是让人彻底的平静,而是以一种清醒的状态去评价这些遇到的事,这种清醒状态包括,其对事物的平和的心态,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背后具有着其本质的根源,透过自身的清醒的状态去认识这些本质的差异才是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在这一方面来讲,中庸是一个人最为平和的状态。

4

总结

中庸之道的精髓,我认为是冷静并且不偏不倚,只有在这种态度和状态下人们才能达到对于生活和时代的清醒的认识,并且进入到中庸的境界。


微光人文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的方法论。

《中庸》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的学术和思想地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思想,其实来自于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子思把这种思想进行了哲学化系统化,将之提升到人性的角度。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视中庸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就是如何践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哲学的所有内涵,就是让人成圣的学问。也就是说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学问。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践行这些价值观?中庸给了答案。中庸开宗明义,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里面有三层意思。“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那么,儒家认为的道,是什么呢?儒家的道其实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认为天道的核心是诚,是真实无妄的状态。人道要与天道相契合,那也要诚。这个诚不是忠诚老实的意思,用朱熹的话说,就是真实无妄的意思。这一思想,既来自儒家的另一经典大学,也来自孟子。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谓“诚者天道”,是说宇宙天体始终遵循一定的轨迹在运行,自然不会说假话,这是“诚”;所以《中庸》第二十四章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反映到人生观上来说,是自我成就。“诚者,自成也。“所以我们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就是慎独的思想。都是要求人们恪守“诚”字,向人们提示人生修持的基本守则。一个人能够以诚对自己,才能表现真性情,所以《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一个人能够以诚对他人,才能发生感化的力量,所以《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化。”

国人智慧的集大成,中庸之道也是中国人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


有学者认为,中庸之道包含三种含义,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好玩的国学干脆再简单点,中庸之道说白了,就是要理性,不要迷狂,要节制,不要放纵,要不偏不倚,而不要过犹不及。这就是中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方法论。


好玩的国学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因为中华文明长时间被儒家文化浸润,因此,中庸之道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庸之道好不好呢?

长期以来,中庸之道被当作贬义词,几乎与平庸划上了等号。很多人一提到中庸之道,便说,不就是和稀泥吗?

这其实是大大的误解。

我认为,孔子赋予中庸的本身的意思,绝不是这么不堪。中庸的本意,是不偏不倚,是恰如其分,既不过一分,也不差一分。往小里说,就是得体,说话做事恰到好处;往大里说,就是和谐,不要四处树敌,跟大部分人都没有矛盾。

这难道不是很美好的一种价值观吗?而且很难做到啊。

不说大的,单说小的,你能轻易做到说话办事得体吗?我想很难。所以,中庸之道本身的含义是没有问题的。为何后来越来越不堪呢?

这都怪那帮子宋儒。

大家知道,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特别发达,但一直挨打的朝代。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与宋朝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

宋朝重文,轻武,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整体气质比较怂。与之相应的,宋儒们把儒家的价值观也弄得越来越怂了。

比如中庸之道,本来是说既不过分,也不能不到位。但宋儒过分强调了不要过分。于是,就有了流传下来的诸如“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庸俗的俗语。

大家都开始争做缩头乌龟。

而进取的那一部分,就被忽略了。这也是晚清落后的主要原因:大家都抢着做缩头乌龟了,都不抢着进取了,自然就落后了。

所以,文化这个东西,看似很虚,其实力量是很大的,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影响是很深远的。


趣谈国史


《大学•中庸》是孔子提出修身处世的主要思想,如果《大学》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提炼,那么《中庸》是儒家代表的精神,是人性往神性升华的阶梯。

道家文化讲的是天道,

儒家文化讲的是人道,

《中庸》是孔子修为的提升,他把人道往天道去升华,接近了老子的《道德经》。它探知了人类怎样在万物变化之中如何实现和谐——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行中庸的人文精神。

《大学》提出的修身,要做到“慎独”,“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严于律己,保持个人的修为提升。

《中庸》提出的处世,要做到“中和”,“中”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是和谐适度,无不过及。“中和”让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是要恰当,宽以待人,达到平和的状态。

不读《大学》难以修身养性,

不读《中庸》难以为人处世,

要想领悟《中庸》处世之道,必先读《大学》先修身养性。所以《大学•中庸》是放在一起的,先大学,后中庸。孔子很早就告诉世人没有独立思想人格的提升,那么立身处世也是一团糟。

中庸之道的精髓之处,个人领悟对自己喜欢的人与事物不偏执,对讨厌的人与事物也不偏执。见的人多,读的书多,经历的事也多,“明心见性”。明白事出有因,所得结果好坏都是一样,顺其自然,一切都是刚刚好。

用佛家话说,是贪,嗔,痴一切妄念的放下。



谷利修远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中庸的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子思,到了宋代,《中庸》就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中庸》的思想就是以修养心性为主要线索,内容涉及为人处事之法,德行标准以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

《中庸》的智慧精髓究竟是什么呢,在《中庸》的第一篇章就给出了答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称作“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叫做“教”。

《中庸》的开篇就是这一句话,他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人生哲学修养的三重境界:遵循自己的天性,通过修养达到一种高尚的品德,以便于教化自身。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天性”?

“天命之谓性”,就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被称作“天性”。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可以主导的,但是大多数事情是我们必须遵从的。

比如说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出生在什么时间,我们的家庭以及我们成长的路径是什么样的,很多事情都是与生俱来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我们则要学会认知人生的状态,看清自然赋于我们的“天性”,达到正确的认知。

二:遵循着天性而行

何谓遵循天性而行呢?就像我们所说的,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主导的,只有一部分事情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的,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妄想去改变那些不符合自身规律和逻辑的事情,这便是“逆道而行之”。

而真正的智者,则能够在正确认知天性之后,遵循天性而来,不会妄为,不会背离客观规律和逻辑,这就是第二重境界。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产生误解,总以为顺应自然就是一种懦弱和退缩,是一种不积极进取,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中庸》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认知天性,在认知天性的基础上合理的进取,更有智慧的去行动,而不是主观的妄为。

三:以道“教”民

这句话的原意是:将“道”加以修明推广于民众,但是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教化别人,而是教化自己。

当我们认知天性,能够遵循客观规律的时候,最后一步就是把自己对于客观规律的认知,付诸到实际行动中,在人生的点点滴滴之中,都能够奉行道的宗旨去做事,让“道”指导我们去行动,这便是中庸的核心。

认知道的准则,以自然规律教化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智慧。

这就是中庸之道的精髓,顺应天道而行,不以自己主观妄为,能够包容万物,遵循万物的客观规律去发展,才是真正将中庸之道融汇于生命之中的智慧。


国学书舍


先说“中庸之道”的必要性,然后再谈它真正的精髓,“中庸之道”的必要性,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这里面的“中行”意思就是“行中”,即行中庸之道,如果一个人不能行中庸之道,那他必定非狂即狷,狂与好狷也好,都是有偏差,而不是恰到好处。

狂与狷

孔老夫子后面讲“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是对“狂”和“狷”的解释,讲得通俗一点,“狂”就是左倾冒险主义,而“狷”则是右倾保守主义,这样一讲,相信很多朋友就找到感觉了。

“中庸”,北宋的程颐先生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个说法到了南宋时期,被朱熹作为一个相对权威的注解,引用到了他的《四书集注》里面,《四书集注》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范本,所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中庸”的标准答案。

但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中”的标准很难界定,怎么做才算“不偏”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本能上讲,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来界定,这样的话,这世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中”了,那么各类争执的产生也就很难避免。

就比如“狂”和“狷”,对自己有利的时候,谁能保证绝对不“狂”,对自己有害的时候,谁又能不“狷”呢?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的天性,这是无可厚非的,既然是无可厚非,那这个“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所以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中庸的精髓——诚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中行”,也就是行中庸之道,一个字——诚,这才是“中庸”真正的精髓,除此之外无它。

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到底什么意思呢?《中庸》告诉我们说: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秘密全告诉我们了,“天人合一”的“一”,指的就是“诚”,“诚”的意思解释的也很明白,首先说它是“天之道”,不管我们觉得“天”有多了不起,它凭的都是这个“诚”,那它到底什么意思呢?所谓的“诚”,就是“不勉而中”,这一句,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一切自然而然,不带任何的勉强成分在内,它原本如此,这才是“诚”,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在内,不象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提提劲,努努力,这都谈不上“诚”,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不思而得”,没人告诉它要怎么样,必须怎么样,没有,它自然的就这样了,我们做事情是需要考虑的,这个就是“思”,考虑一下先怎么样,再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一牵扯到这个“思”,同样也谈不上“诚”。

第三个,“从容中道”,“从容”就是很轻松,没有压力,“中道”就是正确,不出错,很轻松的保证不出错,这和上面的两点结合起来,就是“诚”的全部含义,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才能称得上是圣人,也就是做到“天人合一”的人。

总结

所以古时读书人第一等的志向,就是成贤做圣,象王阳明当年就是这个志向,那什么是“圣”?我们学了《中庸》以后,概念搞清楚了,这时我们再去读孔老夫子讲他“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只能向他老人家顶礼了,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老夫子真的做到了,他的“圣”不是自己吹的,也不是别人吹的,而是名符其实。


澡雪堂主谈国学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圣人之道!……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这说明,孔子以中庸为行为准则,以中求和,环顾左右,权衡利弊,作出最安身立命的选择。所以每逢改朝换代时,孔家人总是争先投降新主子,以求活命并得富贵。甚至连抗日战争期间,孔家也出不少汉奸!


而且从中庸开篇就能读出:中庸的错误可笑令人发指,孔蠕们的无知幼稚世所罕见!

【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评】遵循天性就是道?那克服“恐惧”、“自私”等天性,就是无道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有一点合乎逻辑吗?中是相对别的来说的!

喜怒哀乐是人的天性,为了达到“天下最根本的”“中”,都不能表露出来天性了?谁告诉你们天下最根本的是不表露“喜怒哀乐”了?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宇宙和生命的起源是因为儒家所谓的“中和”吗?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地吗?你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吗?就在那瞎说天地万物!真是无知者无畏!平庸的可笑!


猛哥厉史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老话讲,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做人不可锋芒太盛等等,我们从脑子里就可以刻画出或是我们见过或自己经历过上述做法的结果。。。。弄得自己孤立无援,腹背受敌,最后不得善终。上至国家,下至黎民都是如此。

与之接近的成语有韬光养晦,老谋深算,深藏不露,城府深沉。。。等等。

不自称老大,自诩天下第一就不会无形中树敌,不会遭人嫉恨。会始终以第二,第三作为自己的位置。既不会示弱遭人其辱,又不会树大招风。

很多人觉得中庸之道迂腐,否则就不会有满清的屈辱。这是国运如此,而非是中庸之道的过错。这才是大智慧!

假如,卡扎菲、萨达姆懂得或是知晓一点中庸之道的精髓,不那么招摇,就不会有国破身亡的下场,或是至少败的没有那么快。中庸中庸!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能懂吧,外国人参透不来。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的这番话值得研究一辈子。


深圳房产研讨班


曾几何时,"中庸"曾被国人普遍理解为等同于社会上枪打出头鸟,做人要取折中主义,不论对错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立场和做法;做事要不好不坏,能交差就行的混日子态度,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宣扬平庸无罪,不思进取,明哲保身,装傻耍滑等市侩哲学来混社会的利己主义精神。倘大家真以为中庸就是这些的话,恐怕孔子要在九泉之下猛敲棺材板了!其实,真正的中庸之道和这些人眼中的是背道而驰,相去甚远的。儒家所谓的中庸之道是主张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即坚守一切以符合真理(道德标准),没有对真理半点逾越或不及的行为准则,时刻以道德的标准约束自己。不殆惰,不逾矩。这就是哲学上对"度"的把握,体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既要坚持尽善尽美,又不矫枉过正的完美主义的理想状态。对待出现的问题要奉行勤以观察,周密思考,正确判断,尽力而为。要有不敷衍,不过激,不等待。不观望,不依靠,依法干,努力干,老实干的实干主义作风。所以,我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理解高度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精髓,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驳斥那些打着国学幌子,来宣扬消极市侩哲学的利己主义者的糟粕文化的干扰噪音。希望条友共同讨论,仅一己只见,敬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