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zhú)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白朮春季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絹病等;主要蟲害有小地老虎、蠐螬等。防治原則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採用農業、物理、生物等防治技術,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

白朮(zhú)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立枯病

立枯病俗稱“爛莖瘟”,是白朮苗期重要的病害,始發期在幼苗莖基部近土層交界處出現水漬狀黃褐色斑點,後沿維管束上下傳播。早春低溫陰雨、排水不暢、連茬種植發病較重。

白朮(zhú)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防治措施: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實行輪作;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溼度;播種或移栽前用多菌靈或木黴製劑等進行土壤處理;發病初期及時選用70%噁黴靈可溼性粉劑等噴灑在植株基部進行防治。

根腐病

白朮根腐病為白朮生長中後期的主要病害,4~5 月開始發病,越發病後病菌主要通過雨水、病殘體擴散進行重複侵染;6~7 月進入盛發期,土壤潮溼、雨多量大的年份發病較重。

防治措施:選擇抗性品種;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塊,雨季及時排水,及時拔除病株;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間隔5年以上;施足基肥,多施有機肥、磷鉀肥。栽種前用70%惡黴靈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蘸根1h,晾乾下種;用3%廣枯靈(惡黴靈+甲霜靈)製成藥土,順栽植溝撒施;4月下旬至5月下旬用 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 倍液防治。

白朮(zhú)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白絹病

4月中下旬以後,若有發病植株,將其帶土移出集中銷燬,並在病穴及周圍撒生石灰消毒;6月發病盛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噴灑植株基部,每隔10天一次,連續二次,上述農業防治技術交替使用。

白朮(zhú)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地老虎、蠐螬

白朮苗出土後至5月,地老虎為害最嚴重,常用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殺、糖醋液誘殺、毒餌誘殺、堆草誘殺及噴霧防治,以人工捕殺為主。

白朮(zhú)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

立夏至霜降期間,白朮收穫前,均有蠐螬為害,在小暑至霜降前為害最嚴重。一是藥劑進行土壤處理,在播種或栽種前,用5%辛硫磷顆粒劑2.5~3.0 kg處理土壤,或者苗期用40%辛硫磷乳油拌成毒土,順壟條施,隨機翻耕。二是人工捕殺。在9~10月翻土。此時蠐螬還未入土深處越冬,在翻土時進行捕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