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王健林為他起立鼓掌,身價800億的他,是中國的“恩人”?

中國富豪紛紛套現移居海外,已經數見不鮮了。曾經的中國首富李嘉誠移居加拿大,而現在已經套現300億,疫情期間“0”的潘石屹也似乎準備“逃離”。面對國內資金大量外流,人們不禁覺得惋惜。

這位馬來西亞的企業家卻為中國賺來500萬美元外匯。這位就是“亞洲糖王”郭鶴年,當他2012年獲得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王健林和馬雲都為他起立鼓掌。如此優秀的企業家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呢?

馬雲、王健林為他起立鼓掌,身價800億的他,是中國的“恩人”?

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雖然並不是中國國籍,但是卻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原來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公民,20世紀初,郭欽鑑來到馬來西亞的柔佛州謀生,但是也只是在溫飽線上徘徊。郭欽鑑的四哥由於身體原因將名下的東昇公司交給郭欽鑑和其他三兄弟經營。東昇公司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郭鶴年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因為家境的殷實,郭鶴年三兄弟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抓住每一個商機,加快發展東昇公司,20世紀40年代末,郭欽鑑已經成為新山首屈一指的富豪,這樣也是郭鶴年和他的兄弟們以後發展自己事業的經濟基礎。

馬雲、王健林為他起立鼓掌,身價800億的他,是中國的“恩人”?

郭鶴年的創業的第一站是新加坡,只有24歲的郭鶴年帶著10萬馬幣,開辦他人生中第一家公司力務公司,主要涉及商務、雜貨業、船務經紀。但是在郭鶴年的父親去世之後,他回到家中聽從母親的建議,創辦家族企業—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因為戰爭原因,公司的發展比較緩慢。直到1957年,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了。郭鶴年看到馬來西亞消費品市場的空隙,郭鶴年抓住這次機會。他在榕城創辦了第一家糖廠,沒過幾年他就成為了馬來西亞的“糖王”。

郭鶴年在不斷擴大他的蔗糖王國,他建立了種植,生產到銷售完整的生產線。郭鶴年繼續擴展自己的業務,從木板廠、航運業、礦業、文化娛樂再到房地產哪裡都有他的身影。

馬雲、王健林為他起立鼓掌,身價800億的他,是中國的“恩人”?

1971年,郭鶴年看好酒店業,在新加坡建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如今香格里拉已經分佈到全球,成為世界聞名的五星級酒店。而郭鶴年蟬聯馬來西亞的首富已經20年,身價803.05億元人民幣。

但是郭鶴年對自己父母生長的國家還是很好奇並且經常關注的。他曾經在《大公報》的訪談中表示:“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

他後面投資放在中國香港以及大陸。1983年,郭鶴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1985年,郭鶴年花費5.3億美元在北京建立“中國國際貿易中心”。

馬雲、王健林為他起立鼓掌,身價800億的他,是中國的“恩人”?

20世紀80年代,很多外商撤資,但是郭鶴年卻為中國加碼投下數十億的資金,郭鶴年對中國的熱愛和魄力由此可見一斑。

從小郭鶴年的父母就告訴不要忘本,他也一直認為自己認為自己是中國人。1984年有朋友找到郭鶴年,說美國財團和日本政府的銀行在主導北京的一個投資大項目,他立即表示:“我們要爭氣,不要給外面人看不起我們華人。剛好我有一億多美元在香港盤古銀行,這個事情,應該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做。”鄧小平給他評價是“中國的引路人”,由此可見,他的對中國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

“只有國家發財,國家發展,我們才能跟著發展。假如沒有中國的發展,國貿也就是第一期,就不會再發展了。這是中國人今天的偉大,中國人的福氣。幾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沒有像今天這麼好的日子,我們感到自豪,也要珍惜,要努力,讓將來更美好。”雖然不在中國長大,但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卻一點不少。

郭鶴年將中國的發展放在自身發展之上,有這樣情懷的企業家現在是越來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