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德军进驻莱茵区非军事区,是希特勒一次豪赌?

白杨树下谈历史


上个世纪30年代左右一场经济危机以及长达10年大萧条,让刚刚经历过一战的西方列强们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走出了困局,而远在欧洲的德国通过扩军备战,也风风火火的摆脱了困境。

问题是,大量的武器弹药不断生产没有消耗,一定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刚刚从《凡尔赛和约》制裁下复苏的德军来说,士气、各国的反应、新武器的磨合都是希特勒扩张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莱茵河非军事区。

一战结束后,为了防范德意志民族的“侵略性”,英、法等战胜国在《凡尔赛和约》中将法德接壤的原属德国的莱茵河地区划为非军事区。作为军事缓冲区,使得“好战的”德国无法直接进攻巴黎以及莱茵河下游各国。

莱茵河区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耻辱,必须要拿回来。随着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此时的他还没有太大的胆量直接进驻,因为各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必须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合适的理由。

也应了那句“想什么来什么”。纳粹的崛起让法国感到不安,加上国内还在大萧条下苦苦支撑,根本没有做好应付一场战争的准备。为了“抱团取暖”,法国开始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

最后,与苏联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规定一方在遭到欧洲国家侵略时,另一方立即相互支援与协助,有效期为五年。对此“不满”的“小胡子”警告巴黎,一旦批准了这个条约,那么他们将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

这个《条约》没有在“小胡子”行动上起到任何作用,却给了他一个进驻该地区的借口。1936年3月1日3万德军进入莱茵区,这可是他人生中的一次豪赌,但赌对了。

当时的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军事同盟,再加上刚刚与苏联签订了《条约》,这可是“小胡子”面临的最大军事危机。也就是说这次行动让德国同时要应对4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一旦发生冲突,那么他们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就连他自己事后也承认,在进驻莱茵区的48小时是他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如果法军做出反应也进军该地区,凭借有限的军事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只能夹着尾巴撤退。可是各国的“无动于衷”很快就让“小胡子”的担心抛到九霄云外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首先,法国的“动作”最快。13个师的兵力迅速调往马奇诺防线,战争一触即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原来,其内部正在经历一场政党间的纷争,对于是否开战,并不能形成统一的共识。

再加上经济萧条,国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每个党派都不想挑起战争,或者说第一个挑起战争。在他们看来,当务之急应该是稳定国内局面,抓好经济建设,而不是,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开战。于是,他们采取了防御的态势。

其次,英国的抗议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原来,因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对法、苏两国签订《条约》心存不满,同时在他们看来莱茵河本来就是属于柏林的,人家只是“回到自己的后花园”。所以,他们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超出了人们想象的是,波兰的反应很强烈。他们宣称法波同盟是有效的,一旦开战,波兰也将出兵。说白了就是,法国只管打德国,我们一定会上去帮忙。谁知法国不想将事态扩大,波兰也知趣的不好再说什么了。

但是波兰的积极,给“小胡子”留下深刻印象。一战后德国一部分国土割让给波兰,现在又这么嚣张,这可是“新仇旧恨”。这也是二战之初,先拿波兰“开刀”的主要原因。

虽然,“小胡子”的“试探性”行动,遭到欧洲各国的谴责,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让他的野心更加膨胀。更加高兴的自然是“委屈”了很多年的德意志民族,他们现在越来越相信元首会给德国带来更大的“辉煌”。

西班牙内战。

现在的德国,武器装备先进,全国士气高涨,但是技战术水平和武器的磨合,可是直接关系着未来战争的胜败。就在这时,西班牙内战爆发,反政府武装在佛朗哥的带领下一路败退,现在急需他们的支援。

这可是很好的“演武场”,佛朗哥的请求正中希特勒的下怀。很快大批的援兵和武器装备运抵西班牙战场,在随后进行的持续半年之久的马德里战役,演变成一场由近60个国家参与,双方投入兵力约80万人的“世界大战”。

最终,在德意两军支援下的叛军赢得胜利,而收获更大的是“小胡子”。

首先,检验“闪击战”。戈林选派了大批飞行员参战,许多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往往是刚走下生产线就被投入了战场。空军的表现不负众望,飞行员在屡次激战中磨炼了技术,先进的飞机也表现的十分优秀。

尤其是和海因兹.古德里安的坦克战相结合的“闪击战”,更是效果很好。进攻开始时,先由战斗机掩护下坦克和轰炸机,对对手的阵地进行2小时的炮轰;然后,坦克强行开进,摧毁敌人一切可能的防御力量;最后步兵上场,夺取阵地。

其次,武器配合。在不断演练并改进“闪击战”的同时,各级指挥官用无线电同地面部队及空军保持密切联系,攻击战术配合熟练,先进的通信手段和高性能的武器,让他们在战场上游刃有余。

让他们真正领悟到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不是一、两件先进的武器,而是各种装备的密切配合。这种发挥空军和火炮的炮轰威力,集群坦克和装甲车实施快速突击的战术思想,对日后德军在二战初期夺取战役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这番“锤炼”,现在的德国实力无比强大。不但有性能先进的武器,还有快速有效的战术,再加上士气高昂的部队。在未来的战场上,他们将密切配合,展现让人侧目的“闪击战”奇迹。

如果没有干涉西班牙内战,“小胡子”会不会将战争再延续一段时间?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