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某些国家的“群体免疫”,是在积极抗疫的国家捅窟窿


前不久,针对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瑞典宣布“群体免疫”政策,又有欧洲国家宣布采取相同或类似的政策。



“将不采取隔离措施,任由病毒播散。等到有足够多的人被感染时,也就有了足够多的人产生了免疫力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从而阻断疫情进一步扩散。”


近日,上面这条“英国决定实行群体免疫——让60%民众感染新冠”的新闻刷爆了各大媒体。随之而来的,有震惊,有质疑,有叫骂,也有不少观望和支持,更大多数是被一个如此新奇而超凡脱俗的概念震惊到语无伦次了。


听听这还是人话吗?


首先,什么是“群体免疫”?


一个小视频告诉你什么是“群体免疫”


视频没看明白?没事,我们在看看图。


欧洲某些国家的“群体免疫”,是在积极抗疫的国家捅窟窿

小蓝人代表没有免疫力的健康人,

小黄人代表已有免疫力的健康人,

小红人代表已感染、有传染性的人


如图所示:小黄人越多,达到一定比例,才能阻断疾病传播。



医学专业的解释就是:小黄人就是指个体免疫的存在,个人对病原体(比如病毒)有了免疫力,产生了针对病毒的抗体和特异性T细胞。


让人们获得“群体免疫”最常用、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普遍接种疫苗。


众所周知,截止目前还没有“新冠”疫苗,无法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取免疫力。


所以,若想拥有很多很多的小黄人,只能让小蓝人去感染病毒,这就是英国政府提出这种所谓奇葩理论的依据。


欧洲某些国家的“群体免疫”,是在积极抗疫的国家捅窟窿


通俗地理解,本次英国政府提出的“群体防疫”就是:政府不严防死守,老百姓该干嘛干嘛,轻症的就让其居家自愈,重症的才进行治疗,尽量拖长战线,最终当大部分人(预计60%)都感染上病毒,整个群体就基本上获得了免疫力。
这样的好处当然有,社会不会停摆,经济不受影响。
但是,人命呢?
从先期英国人对于疫情满不在乎,在欧洲歧视甚至殴打戴口罩的华裔留学生事件屡屡发生。


而当看到意大利在疫情冲击下摇摇欲坠,英国政府转身便放弃积极抗疫,提出了“群体防疫”的策略。



按英国目前6600万人口计,感染人数将达4000万!


目前中国的病死率是2.3%,意大利的病死率是6.8%,这4000万英国人中,有多少将凄惨地死去?


而全世界呢?


76亿人中,又有多少人将因为“群体免疫”而命丧黄泉?多少个家庭将因为所谓的“群体免疫”不作为而支离破碎?


要知道,我们列举的不是一个个简单的数字,这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可能是约翰的父亲,玛丽的母亲,查理的儿子,露西的女儿,威廉的妻子,玛利亚的丈夫……


记得网络上有一句话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被山压着的,不只是生病的人,也包括那些没有被感染但被“株连”的人。


是被裹挟在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


目前,各国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的死亡率统计数据不一,但是即便是最为乐观的估计,也有百分之一以上的死亡率。这意味着,群体防疫方案最为理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用三十万到四十万英国人甚至更多人的生命作为代价


轻飘飘的百分之几,落到具体的某个人、某个家庭身上,那便是永远无法承受的痛!


并且,“群体免疫”是否能达到最理想的设想,实际效果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


问题一:“新冠”痊愈者,体内就有持久而充足的抗体吗?


假设,我们成功实现了群体免疫,然而面对群体免疫,病毒也会做出最有效的反抗——抗原漂移。


抗原漂移指的是:病毒通过改变自己的基因,让蛋白的序列和结构改变,当蛋白改变得让原本有免疫力的人识别不了的时候,这就是抗原漂移。因为原本有免疫力的人不再能识别这些改变了的病毒,那么群体免疫的基础就失效了。


也就是说,病毒会发生突变,而新冠病毒属于突变率更高的RNA病毒。


▼▼▼


问题二:“新冠”痊愈者,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有着典型群体免疫的疾病,比如说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等,这些疾病基本上都是一次感染之后,终身具有免疫力,感染治愈之后,需要具有稳定的免疫力。但新冠病毒爆发到现在,也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很难看出来结果。


现有的医学证据无法证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后会出现终生稳定的免疫力。


这意味着,几个月之后,很有可能一批已经治愈的患者,因为体内抗体水平下降,会再次出现感染,这样,之前的努力就全部归零了。甚至可能会出现第二次流行。


◆◆◆◆◆◆


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被几个逻辑在纠缠。


观点一:不了解他国的实际情况,不要自以为是的断章取义。


观点二:咸吃萝卜淡操心,英国佬不治疗最好,最好连首相也死掉。这是英国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观点三:反正堵不住,堵了也白堵,不如不堵。


观点四:因为国情不同,所以其他国家不可能像中国一样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


针对这些,我只想说明白说出这个观点


这世界上不止有英国人,没有谁身处孤岛,中国的大门不可能一直关闭。


只要足够坚定的决心,是能堵住的,譬如中国。


相较于全世界最终要死几千万人,什么样的代价是不能付出的?


……


要知道,只要英国一个国家采取“群体免疫”方案,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肯定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中国付出的巨大代价与牺牲,将变得毫无意义。


那些医疗条件落后的贫困国家,将迎来疫情的大爆发,最终不知道有多少人将死于非命。


也许在群体免疫的逻辑里,将死去的几千万人是身体羸弱者,只是物竞天择的自然结果。但是,本来他们或许是可以不死的啊。



疫情虽然在欧洲泛滥,但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看到,在被疫情严重冲击之下,意大利仍在拼尽努力,生活在这块当年文艺复兴起源地上的人民,至少在拿着枪继续战斗。而像瑞典那样的国家和个别欧洲大国,疫情的可控性还很高,现在就放弃,人道主义去了哪里?人权去了哪里?不客气地说,这是犯罪。请不要给群体免疫这种消极做法披上21世纪的合法性,欺骗人民。


必须指出,少数国家搞群体免疫,将给全球抗疫捅出大窟窿,给中国这样的积极防疫国家造成巨大压力。国内帮着吹嘘群体免疫的人,同样是对中国人民利益的背叛。


前几天在《疆还是劳道辣》上看到李东老师的一篇文章,里面有几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们一直在讲政治自信,大家总是问什么是政治自信?可能这场疫情会给我们一些回答。


总是觉得看不清摸不明,当疫情发生,对比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反应后,你会由衷的感叹一声,幸亏我是中国人,这就是政治自信。


文章收笔之时,收到了一位朋友转发的信息,觉得很有必要贴出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自抵达武汉以来,就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

昨天(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陈薇介绍,按照国际的规范,国内的法规,疫苗已经做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只想说,在生命的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为自已是中国人,为自已生在伟大的祖国而倍感骄傲!



最后加一句,至于那些高喊“人权”、“自由”的双标巨婴,我只想,希望你们安全,希望我们也安全。



欧洲某些国家的“群体免疫”,是在积极抗疫的国家捅窟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