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卖房?

每一次和朋友聊到买房投资,都避免不开一个话题

“买完什么时候卖出呢?”

无论是出于想通过房产增值赚钱,

还是仅仅是想为手里的资金找一个避险渠道也好,

起码“买房”这件事,是很多朋友的共识。


但是买入后如何操作,很多人其实是零规划的。

买入后头半年还没什么感觉,还了半年贷款后,心里慢慢就觉得不太对劲了。

“这房子啥时候卖啊,现在卖是不是有点亏,好像还限售呢”

“总这么放着也不是个事啊,要不要租出去,可装修还得花一笔钱”

“哎呀,这每个月还的利息比本金还多啊,手里还有点钱,也没事干,要不要提前还款?”

不止如此,你的老爸老妈,你的老公,你的同事,都会在不经意间发出折磨你心智的声音

“姑娘你每个月要还多少钱利息给银行?辛苦赚的钱都被银行挣去了”

“现在房子盖这么多,未来根本没人接手,升值再多都是账面财富,卖不出去都是假的”

“儿子,新闻都说了国家打压房地产,这房价恐怕要大降啊,要爸说,把你新买的房子卖了吧,别砸手里”

“媳妇儿你这房子是不是买赔了啊,我同学前两天买和咱们买的价格差不多,这房价也没怎么涨啊”

当这些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和内心坐立不安的自我怀疑,不断的冲击着你的时候,你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因为本身你对于房产投资这件事的认知,基本都是错误的。

你可能只是简单的认为,房价会涨,货币会贬值,所以随大流去买房。

但是房子买哪里?怎么买最合适?房价怎么涨?涨多少对应什么水平?

甚至什么是房价?

所有所有的问题,你了解的几乎都是错误的混乱的动摇的反复无常的

不过还好,你是很幸运的站在了“买”的队伍里,而不是“不买”的队伍里。

如果你熟读我们过去的文章,起码可以在投资买房这件事上,不会那么焦躁,不会轻易被噪音折磨的痛苦不堪。

  • 因为通货膨胀,买房就是储蓄
  • 贷款要用商贷,30年等额本息,不用公积金
  • 贷款就是资产,不要提前还款
  • 一期最合适,本质上是无稽之谈


我们的每一个观点和决策,都是从最底层一层一层推演来的。

全部都是投资者成本最低、最稳定、风险最小的决策行为。


这中间没有个人偏好,没有主观的愿望和揣测。

“我喜欢”和“我希望”是随时会被市场推翻的。

“什么时候卖房?”这件事也是有参考答案的。

买入后的规划,其实是综合了对买房这件事整体的认知。


买进和卖出,是一套整体动作,这两件事其实是紧密结合的。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卖房?

1、断崖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对于房产来说,存不存在一个时间点,过了这个时间点后,房价的增长就变慢了,或者价格稳定住了,或者开始走下坡路了?”

请各位先停止阅读,花上几分钟时间静静思考一下你的答案。

我知道,大多数人脑子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房子在三年左右是最好卖,价格最高,再老就不行了。

这个时间点有的人认为是五年,有的人认为是七年。

在他们的内心,房产的价格变化曲线是这样的: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卖房?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在2023年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新建了一条快速干道,从小区中间横穿过去?

还是一场大火把小区烧的面目全非?


都不是,仅仅你是认为小区变旧了,不那么新鲜了,就不值钱了。

如果这个变化曲线是正确的,我们换个角度,

假如你是购房者,你会选择在什么时候买入这个小区的二手房?

如果是我,头三年我肯定不买。

我怎么会傻到,让你赚足了房产增值的钱,然后再去接手,去买一个开始贬值的房子?

你可以很聪明,但是你不能聪明到,认为别人都比你傻。

理论是不成立的。

真正的房价走势,应该是一条平滑的曲线。每一年都在稳定的上涨。

你可以出去走走,看一下那些20年的老房子,可能只有5、6k一平。

在10年前,这些房子的价格大概是在800元/㎡。

在20年前,要知道,这些房子的价格,可能只有100元/㎡哦。

房产投资,一定要抛弃个人的喜好来看待市场。

我们曾经在买房,你到底为得到什么?中说过,买房是因为通货膨胀,是对冲货币的贬值。

因为房产的耐久度非常高,而且易于变现,所以我们选择持有房产抛弃现金。

我们投资房产挣的大头,是货币贬值而带来的增值,而不是房屋本身价值波动带来的价差。

如果你可以理解上面的逻辑,那么就应该可以明白:

在理论上,房价本身是不存在一个突然变化的时间点的。

2、变现无用


我们再来思考第二个问题:

“房子卖出后拿钱干什么?”

当你120w买入,2年后180w将你的房产卖出后,你准备用这180w干什么?

买理财?

利息太低了,每天赚两包黄鹤楼没什么意思。


投股票?

担心血本无归,忍不住跳楼了妻儿老小谁来照顾。


挥霍掉?

一开始能选择投资房产而不把120w花掉的人,骨子里还是勤俭的,不会舍得的。

这180w兜兜转转在银行的各个账户了折腾了一年,还是180w。

转过头一看,我X,当年卖掉的房子已经涨到200w了!


所以到头来,左思右想,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还是要回到买房子这条路上。

我说,你也不是自住要置换,折腾个啥呢。

在投资这条路上,变现是没意义的。

3、价值评估


但是其实第一部分是有bug的。

有人会质疑,你说的不对。


并不是所有的房产的价格,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速度上涨的。

有的涨的快,有的涨的慢。

没错。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涨幅快慢这件事,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涨幅的快慢根本是取决于,

你买入时候的价格是否合理。

买入价是一个高估的状态?还是低估的状态?

这也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选房技巧。

我们要研究的,是你买入时候的价格是被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如果你是在低估状态下买入的,那么未来,你在收获货币通胀的增值时,还可以吃掉价值回归的利润。


比如,新开了一条地铁线、小区边一大片老房子拆迁、多年不同的主干路修通。

如果你买入的是这样的房产,就会感觉房价比其他地方涨的快。

如果是在高估状态下买入的,那么你就需要在货币通胀的部分里面,减掉高估的部分。


这部分不会以房屋降价体现,一般都是以多年只涨了一点点体现出来。

比如,买了热点区域的庄家盘。

如果你买入的是这样的房产,就会感觉房价比其他地方涨的慢。

追根究底,是你对房屋价值的评估水平。

同样的道理,这也可以推导出我们的卖出技巧:

在房屋价格被高估的时候卖出,赚取最大的利润。

但是第一部分里我们分析了,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存在这种时间点的。

如果房屋的价值突然变化,只能依赖于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

比如,教育政策变化,房子本来没学区,突然变成七中总校学区房了。

可是,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大吗?

很小很小。


而且,一项利好,给房屋带来的增值幅度也是有限的。

多项变化的叠加,才能让你持有房屋的价格剧烈波动。

4、房东


房产为什么叫做不动产?

网上有一种很调侃的说法,因为房子太贵了,无论买卖都很难随便去动它。

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凡你买入卖出,所有的置换行为,都会花掉一部分税费,中介费(营销费),时间,精力。

所以花心思去研究,何时卖出,是一件很望眼欲穿、自讨无趣的事情。

最好的思考方式就是,买完就忘了它


就当作自己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然后把存折交给老婆,压在床板的最下面。

买入——卖出,是一套整体动作。

在房屋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下买入,买入时侧重于那些恒定的、变化缓慢的价值,然后尽量长时间的去持有它。

在持有过程中,若房屋价值被高估,看高估程度抛掉。

我知道有很多人心里一定很抗拒,感觉自己好大一笔钱扔进房子里,无影无踪了。

还要还30年贷款,房奴。


其实不是的。

你设想一下下面两种场景:

第一种是,当你孩子大学毕业无所事事时,你把他叫到跟前,说,这2万块钱你先花着,不够管爹要。


第二种是,拿出十本房产证,说,别在家闲着,四肢都躺退化了,把这个月租金收来去。

爹是房东。


2020.3.20

对于文中的观点,欢迎质疑,希望探讨。

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多个人思维的碰撞会延展每个人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希望能够结识更多热爱讨论房产的朋友,分享成长,房患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