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静脉中注射酒精,人体会怎么样?

颓废小哥


往静脉中注射酒精,人体会怎么样?

改喝酒为静脉注射,人会怎么样呢?

答:

不怎么样,无非就是醉的更快,醉的更厉害,更容易酒精中毒。

另外,由于酒精的强刺激性,注射过程中注射部位会感觉到热辣辣的疼。

注射部位静脉灼痛

如果有的朋友因为严重腹泻脱水或者心脏病通过静脉输过氯化钾溶液会体会到氯化钾的“厉害”,注射部位以及近心端一段静脉会感觉到一种非常强烈的刺痛。

通过静脉输注酒精溶液,同样会出现跟输注氯化钾类似的刺激性疼痛。

这是因为,酒精是一种伤害性物质,可以激活静脉内膜上皮的辣椒素受体(TRPV1)产生伤害性神经信号,上传到大脑产生一种热辣辣的灼痛,就跟我们大口吃辣辣椒口腔黏膜感觉到的一样。

后面将有几位通过静脉输注各种酒来过瘾的资深瘾君子现身说法来告诉你他们感受到的这种灼痛。

醉的更快,最的更严重

人们都说,病了,输液比吃药好得快。

的确,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静脉输液来递送药物,由于不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同时还能避免口服吸收首先经过门静脉达到肝脏部分被代谢破坏的作用——医学上被称为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因而可以形成更高的药物血液浓度和病灶内浓度,医学上叫可以达到最高(100%)的生物利用度,因而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过静脉输注酒精也具有类似的效应。

相比于喝酒(口服),酒精经过静脉注射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胃排空在时间上的延搁,同时避免了胃粘膜内乙醇氧化酶的分解,以及吸收后在肝脏的首过效应。

因此,与喝酒相比,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酒精可以更快达到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峰值,这个最高BAC峰值也会更高。

自从上世纪20年代建立起酒精浓度测量方法的近百年来,酒精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

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通过口服酒精完成的。

具体方法是,受试者隔夜空腹(8~10小时以上),第二天早上空腹在5到15分钟内

“弹丸式”一次性喝下(一口闷)中等剂量的酒精,然后间隔一段时间采集血液或者呼出气体,以及尿液等样本,测定其酒精浓度,获得酒精代谢动力学数据。

大量研究发现,除了喝酒量和喝酒速度,对可以达到最大BAC和时间影响最大的是胃内容物对胃排空的影响。

空腹喝酒后约90分钟BAC达到最高水平;而进食中等热量餐食后,BAC高峰时间会延后到2小时左右,而且最高值仅有空腹时的一半左右。

下图就是空腹和进餐后喝同等量就BAC变化的差别。

可见,胃排空速度的影响非常重大。这也是相关机构反复强调不能口服喝酒的科学根据。

在为了减肥进行胃肠旁路手术的人研究发现,由于旁路手术明显加快了胃排空,与健康人相比,酒精可以更快进入小肠,更快被吸收,更快喝醉(更快达到最大BAC),喝相同量的酒醉的更厉害(更高的最大BAC浓度)。

下图是做过旁路手术的人(黑点)与对照组(圈)相比,空腹快速喝酒后BAC变化的差异。

但是,也有少数研究是通过静脉输注酒精来进行的,绕开了酒精的胃排空和吸收的影响,可以更真实地反映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状况。

比如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16名受试者经过输液泵在30分钟内以恒定速度输入

用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的10%酒精浓度的溶液,输注酒精量为每公斤体重0.4克。

从开始输注开始,每5分钟取一次静脉血样本直到4小时;然后,每15分钟取一次血样,来测定BAC。

在获取血样相同的时间获取呼气样本,进行呼出气体酒精浓度(BrAC)测定。

结果,静脉输注完成的第30分钟,血液和呼气酒精浓度同步达到最高水平,明显早于空腹喝酒的90分钟,和餐后的2小时。

BAC最高值也高得多。

70公斤重的健康人空腹喝下每公斤体重0.4克酒精,即喝下28克酒精,最高BAC只能达到40mg/100ml,静脉注射的结果最高达到了150mg/100ml,是口服的接近4倍。

28克纯酒精只相当于不到1两半50度白酒,一般人空腹喝下去也就稍有点酒意,而半小时内经过静脉输注进去则达到酩酊大醉的程度。

世界上居然就有静脉注射各种酒的瘾君子

不止科学实验,医学文献还报道过静脉注射各种酒来快速过瘾的资深瘾君子。

总共报道了3个病例:

案例1,29岁,单身、失业、无家可归的男子,因酒精和地西泮(安定)成瘾戒毒住院。该患承认他有静脉注射海洛因和安非他明的历史;而且,在过去的9年中一直注射含酒精饮料。

他主要注射伏特加、雪利酒或威士忌,每月两次。

动机是可以快速达到陶醉的效果。

他描述的唯一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灼痛。

案例2,29岁失业男子,已婚,与还是儿童的儿子住在租住的房子中,酒精成瘾戒毒被送入院,被诊断为酒精、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安定类)药物成瘾。

当被问及静脉注射毒品时,承认静脉注射酒有10年历史,主要注射伏特加,每周四次。

动机也是可以获得快速陶醉效果,当没有海洛因时常用伏特加替代。

他描述的唯一的副作用也是注射部位红肿和灼痛。

案例3,35岁单身失业男,住在无家可归者宿舍,因酒精和美沙酮戒毒住院,被诊断为酒精和阿片类药物成瘾。

他承认曾静脉注射过海洛因和安非他明;还在过去3年内静脉注射过含酒精饮料,约每周注射一次,注射酒的种类不限,包括啤酒。

他的动机除了可以快速过瘾,还为了避免身上带酒味,因为无家可归者宿舍禁止喝酒。

他描述的唯一副作用也是注射部位灼痛。

至此,答主最大感慨是:

瘾君子真特码不是人
远离毒品,是作为人最低的底线


挣脱枷锁的囚徒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则广告,开首一名女姓在网络上询问动脉血管在什么位置,当剧情发生变化之后,人们纷纷给他留言,让她感到爱的力量,放弃轻生的念头。是的,生活多么美好,何必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希望这个问题只是专业上的需求,在此略作解释。

首先静脉中主要是发生氧离作用之后的静脉血,所以呈现出暗红色,活力相对较低,当酒精进入后,会因为酒精的溶血作用而发生严重溶血反应,并且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少量的酒精就会使血红蛋白、肌蛋白、神经递质等邻近的蛋白组织失去活性,注射部位血管壁发生坏死,并且会迅速引发周围组织坏死,导致整个注射区域周围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形成凝固性坏死灶,引发血栓等一系列病理性损伤,进而造成全身性的心肺循环功能衰竭,引起死亡。这有别于因为喝酒时酒精进入血管的方式。

当然,以上病变的发生建立在酒精浓度足够大的情况下,往往会使人体发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严重后果。酒精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同纯度的酒精,比如75%,一般用于临床的常规消毒,尽管如此,当身体上有小创口时,不慎沾到酒精,会引发剧烈疼痛,这是因为酒精对于神经末梢感受器的作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是不一样的,应该以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谨慎对待这一问题。

人为注射酒精进入血管,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若非过失引起此种举动,那就是在谋财害命,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杏花岛


因为题主没有描述酒精的浓度,我就默认为是高浓度酒精(≥75%)来回答了。

为了能更直观的理解静脉注射酒精有多可怕,先来对比了解一下正常饮酒的情况下酒精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许嵩原驾车到一个饭店和朋友们喝酒吃饭。几个人一直吃喝到晚上11点左右才结束,聚会人纷纷离开,喝了白酒的许嵩原向朋友表示不开车等第二天再走,当晚他便睡在了车上。
次日早上6点多,一觉醒来的许嵩原以为自己的酒劲已经过去,便驾车去上班。当他行驶至朝阳区北辰西路北辰西桥时,将一辆正常行驶的电动车撞翻,致对方受伤,他驾驶的机动车撞到了马路中心护栏上。交警赶到现场后,检测到许嵩原当时的血液酒精含量为158.1mg/100ml,属于醉驾。

所以直观的感觉是什么?酒精的代谢速度很慢!我们来推算一下许嵩当晚大概摄入了多少酒精,因为新闻中未提及具体的饮酒量,事件发生在夏季,我们就按照2箱啤酒的标准来计算。许嵩当晚一共喝了24*330ml=7920ml的啤酒,啤酒的酒精含量大都在3.5%左右,故摄入的纯酒精含量为277.2ml,大概相当于三分之二个易拉罐那么多,换算成重量单位的话就是221g的纯酒精。

而第二天上午许嵩体内的血液酒精含量为158.1mg/100ml,按照60kg 的体重换算,体内大概仍有7g的纯酒精,7g看似很少,但已经构成醉驾,而实际上,许嵩体内只要有0.89g的酒精就已经能达到酒驾的标准了。

直观感受过了之后,给出数据,人体每小时大约能代谢10g-15g的酒精,也就说在喝了两件啤酒之后,差不多得休息一整天,才能使酒精完全代谢完,所以过量饮酒之后出现宿醉是很正常的。

下来再来看看酒精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被吸收入血的,酒自口而入进入胃,约有20%的酒精在胃部被吸收,剩下的80%进入小肠被吸收,酒精作为小分子物质,在被吸收后可以直接转运至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在肝脏被代谢。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问题,如果注射的剂量不大,比如一、两针管,20ml-50ml,那么应该只会造成一些局部伤害,比如注射部位的血管会受到强烈的刺激,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临近部位的血管内壁会受到严重损伤。但总的来说不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果剂量继续增加,达到100ml,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急性酒精中毒反应,如昏迷、脑出血、肝损伤、视觉减退等,这些损伤大都不可逆。如果剂量继续增加,达到300ml以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达到了急性致死剂量,因为酒精本质上可看成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短时间大量摄入,酒精可穿越血脑屏障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重要的基础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等都可能停止,进而造成死亡。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推测还仅仅是在酒精本身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工业酒精或是纯度更低的酒精,很可能会混入甲醇、乙醛等毒性更强的物质,这样的话即便是小剂量的注射也可能会造成失明、昏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和风


现在医院的病理检材固定就是先用75%的酒精,一星期后换成95%的酒精;如果用在活人身上那是严重的医疗事故或者谋杀,当然,高浓度酒精直接进入人体,会非常疼痛,马上就会知道,除危重病人不能自理外,造成死亡的案例极少。由于酒精的高腐蚀性,少量即可造成血管壁的坏死,导致整个注射区域周围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凝固性坏死,量大的,即刻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当然,这时候死亡的人已经被动地做了防腐,而不容易腐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