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思想

马克思告诉我们,历史总在曲折中前进。思想史当然也不例外,并不是说人类思想在某一时刻达到辉煌后,后面就无往而不利了。而是因为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会出现周期性、反复性。就比如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迷信天命的思想被打破,建立了客观的、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念。但是在后来,又出现了反复。

秦王朝就是在宗教迷信的空气之下来进行“愚黔首”,以至于造反派在起兵之前不得不先搞搞迷信色彩的意识形态活动。陈涉起义前,先有鱼肚子里面的帛书,后有丛祠里面的篝火狐鸣。刘邦起义前,也有醉卧龙观,剑斩白蛇的传说。赤帝子杀白帝子的传说,并不是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而是民间信仰。

秦汉之际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思想

直到刘邦打进咸阳,他都没有搞清楚秦国的官方祭祀。他不懂得为什么不立黑帝,不管三七二十几,先把黑帝扶正,搞出了五帝祭祀。又把黄帝弄个祠堂祭拜,还觉得不够把蚩尤也拉出来祭祀。这是一个丰沛县的市井无赖的宗教信仰。项羽到了咸阳,把金银珠宝洗劫一空,还把秦皇宫给烧了。可谓是大失人心。刘邦为了笼络这些人,你们信什么,我就信什么。天下初定,刘邦便在长安设立各个民族的宗教祠堂,好让这些人在帝都能不觉得身处异乡。西汉帝国的宗教信仰,便在这种鱼龙混杂中逐渐形成。

后面这几个信奉黄老的黄帝,他们自称是“信道不笃”,但也没少上方士的当。写《过秦论》的那个贾谊,率先提出宗教改革的主张。他认为汉家是土德,应该色尚黄,数用五。这才是邹衍五德始终说在政治领域的应用,但是汉文帝对这个不感兴趣,再加上周勃、灌婴几位权臣的阻挠,贾谊不得志被贬到长沙。

秦汉之际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思想

贾谊郁郁不得志,三十三岁就病死了。后来齐人公孙臣又开始推论五德始终,还是贾谊说哪一套。当时的丞相张苍也是一个迷信五德始终说的人,张苍认为秦的水德,还没有用完。汉仍然是水德,因此反对贾谊和公孙臣的建议。后来又地方上报中央,说黄龙出现了,汉文帝认为是公孙臣的话应验了,于是把他召来,封了博士。文帝亲自祭祀五帝后,然后开始实行改革,易服色。

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这些人都是认为天道是客观自然的,但是齐国稷下学宫有些人不这么看。前面是发展,后面是反复。邹衍提出的五德始终说,最终被汉文帝开了先例。很多投机取巧的儒生方士闻讯而来。有人说他会“望气”,看帝色,文帝拜为博士。这些博士在一起编纂了《王制》,后来成了《礼记》的一篇。有人说地下有“宝气”,文帝叫人挖开,国人发现了玉杯,上面写着“主人延寿”四个字。

秦汉之际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思想

这些人刚开始哄得汉文帝云里雾里的,后来有人告发说他们诈骗,文帝把他们交给官吏审讯,在严刑酷吏的逼问下他们招了。文帝感觉自己被玩了,很生气,于是把新垣平具五刑,夷三族。从此借助牛鬼蛇神糊弄的情况都停止了。文帝死后,景帝见过之前他爹被骗后暴跳如雷的样子。一切的齐鲁儒生,燕赵方士都没有进用的机会。汉武帝即位后,窦太后还替他把持了六年朝政,那帮牛鬼蛇神都是郁郁不得志。直到汉武帝亲政,方士、术士、经师、儒生都按捺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