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五阶段:第一读帖

“读”是读帖,不仅是读帖上的文字,还须观察分析和理解用笔的道理。


书法学习五阶段:第一读帖

王羲之《平安帖》

一本帖,大家都说这本帖的字好,究竟好在哪里?如果不搞懂,不理解,不知它的好坏所在,依样描葫芦,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吗?前人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得。”又说:“张帖于壁间,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这些话都告诉我们要加强对帖的理解和认识。

书法学习五阶段:第一读帖

王珣《伯远帖》

俗语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要熟精思,写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到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比如说:帖上笔画俯仰向背、长短大小、欹斜高低等等,这些印象在你脑子里不断反复,经过思考或者求教于师友,就会知道这些点画之所俯仰向背等变化,为的是顺应笔势的需要,是出于调整和平衡字的重心,以达到呼应映带、张弛开台,使书法产生一种平而不平的艺术效果。把这些外部形象的内在联系归纳起来就不仅掌握了外在的形,还理解了内涵的势,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使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就逐步提高,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书法学习五阶段:第一读帖

欧阳询《梦奠帖》

前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一本帖的收获多少,可以说是取决于对这本帖的理解认识深浅而定的。

书法学习五阶段:第一读帖

虞世南《去月贴》


书法学习五阶段:第一读帖

柳公权《蒙诏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