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探訪|去書城進門三步走!青島市南區多措並舉助力文化產業復工

連日來,市南區多家書店陸續復工復產,青島書城、棧橋書店、方所書店等防疫與復工兩不誤,工作開展井然有序。今年,市南區還將制定《市南區文化惠民消費工作方案》,帶動書店、影院、文博場館、景區、藝術培訓等文化消費機構綜合發展。

一線探訪|去書城進門三步走!青島市南區多措並舉助力文化產業復工

進門三步走,買書很安心

17日,記者來到書城,從門口檢測登記,到室內瀏覽、選書,整個書城秩序井然。據悉,書城於2月27日恢復營業,目前營業時間為上午11點到下午5點。“前期街道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物資的貨源,我們準備了20天左右的物資數量。”青島書城副總經理張蕾介紹道。

據介紹,青島書城每天進行三次全場消毒,局部區域按需隨時消毒,員工均佩戴口罩上崗,每天三次測量體溫,並記錄在冊。收銀臺每收完一單,就會進行消毒。除此之外,服務檯每半個小時就會進行廣播,提醒顧客不要逗留時間過長,注意防護等。

“現在顧客進門要有3個流程,首先是手機掃碼公共場所繫統,登記信息,沒有手機的老人群體登記紙質版的身份信息,然後提供省內推行的健康碼綠碼或者是手機號行程查詢,再就是進行測量體溫,之後我們還為顧客提供了免洗洗手液,讓顧客洗手。”張蕾介紹道。

市民劉女士帶著自己上五年級的兒子來到書店,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她很快找到了要買的書。“我家就住在附近,來書城給兒子買一些教輔資料,門口進門掃碼,測體溫,還提供免洗洗手液,非常貼心。”劉女士告訴記者。

發放閱讀卡,限制人流量

“您好,請問您是來買書的嗎?想找哪類書呢?”3月17日下午,在棧橋書店門口,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為每一位進店的顧客掃碼、測體溫、登記信息,發放閱讀卡,並且耐心詢問顧客的購書需求。

據青島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棧橋書店店長楊寧介紹,棧橋書店是在3月11日恢復營業的,因為地處景區附近,又靠近火車站,棧橋書店的客流量本身比較大,為了避免人員密集,棧橋書店給每位進店的顧客都會發放一張閱讀卡,顧客出店的時候再回收,每15分鐘最多容納20位顧客進入。

“我們會一次性發放20張閱讀卡,一旦前臺的閱讀卡發放完畢,就說明店內顧客數量已經達到上限,工作人員就會有意識地控制進店的顧客。”楊寧介紹,書店會提醒並建議每位顧客在店內不要超過15分鐘,工作人員會幫助尋找所需書籍,儘量減少在店內逗留時間。

據瞭解,棧橋書店的定位是一家旅遊書店,原本是沒有教輔類書籍的,為了滿足疫情期間周邊居民的需求,大年初三,棧橋書店就調來了一批教輔類書籍,方便學生“停課不停學”。

一線探訪|去書城進門三步走!青島市南區多措並舉助力文化產業復工

“雲逛店”滿足市民讀書需求

“我們每天早上會進行一次整個賣場的整體性消毒,下午會針對重點區域比如說門把手、重點的大型道具、客服臺、工作站再做一次針對性的消毒。顧客進店要進行微信或支付寶掃碼登記,在店內購物期間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在復工復產消防安全方面,我們嚴格按照要求來進行。”方所青島店店長劉善琴介紹說。

據瞭解,方所青島店已於3月1日恢復營業,營業時間為中午12點到晚上8點。為了滿足讀者和顧客們的需求,方所青島店從2月10日開始開啟了線上的微信群,與讀者做“線上閱讀”互動,先做了一些一折的回饋、秒殺讓大家進群,每天定時推出圖書、美學、兒童各個品類的一些商品,以低折扣方式去回饋讀者。

“我們還推出了在家‘雲逛店’微店,通過微店更多地展現我們的商品,顧客也會更方便地去下單和發貨。”劉善琴介紹道。

延伸:對市民文化消費行為進行補貼

近期,市南區組織走訪文化產業園區、設計公司、傳媒公司等文化企業40餘家,深入瞭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問題,及時向企業推送防疫物資供應商名單,並對接提供口罩購買渠道,為企業解決口罩缺口29650個。

記者瞭解到,針對報業、影院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問題,市南區積極落實央、省、市級政策,幫助企業申請稅務減免,解決融資難題,支持受疫情影響暫時資金困難的企業,利率優惠至每日0.5‰,期限最長可達15天。

同時,統計影院貸款需求表,研究影院扶持措施,從資金鍊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此外,還起草了《市南區文化惠民消費工作方案》,帶動書店、影院、文博場館、景區、藝術培訓等文化消費機構發展。通過文化惠民消費專項資金,鼓勵公務員帶頭進行文化消費,並對市民的文化消費行為進行補貼,促進文化產業復甦。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徐抒彥 通訊員 董志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