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孩子開始玩桌遊的時候,大概是3-4歲,飛行棋、貓抓老鼠等簡單棋牌,稍大一點的大富翁,都特別能吸引孩子。既需要運氣,也需要一點小技巧,對於開始有邏輯思維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極具挑戰又刺激的遊戲。孩子和大人一樣,喜歡超越的感覺,喜歡“我贏了”的快感,不過很多家長髮現,一旦孩子輸了,整個場面就失控了,不管怎麼勸怎麼引導,孩子都不能接受“我輸了”這個事實,這確實很為難。

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我兒子3歲開始玩桌遊,最喜歡的是飛行棋遊戲,同樣也是“輸不起”,更嚴重的時候,我還不能比他先擲到6(6可以起飛),起飛的棋數不能比他多,當然最終也不能比他贏,不然瞬間眼淚就嘩啦嘩啦地掉,然後說再也不玩了。我甚至還很佩服他的數感那麼好,在比對起飛棋數的時候,感知這麼強。於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故意輸,但是正如各位爸爸媽媽們擔心的一樣,在外面,別人可不會讓著他,有其他大人跟我說,老慣著他才會成為溫室裡的花,輸不起,以後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應該告訴孩子,重要的是過程,盡最大的努力就好,結果不是最重要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用不起來,每一次還是嚎啕大哭,並發展到霸道至極,有輸的跡象就把棋子都打亂,遊戲進行不下去。在家裡,我們從來不強調第一名還是第二名,但是奇怪的是,上了幼兒園後,孩子對於“第一”非常在意,會主動要求做“第一名”。於是有時候家裡的大人為了讓他配合工作,就“借用”了他的好勝心,比如讓他儘快準備好出門,會讓他快速穿好鞋子,做第一名,比如讓他儘快吃飯,做第一名。但這樣做還是讓我隱隱約約地不安,我不斷思考,不斷探索,我在想,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輕鬆應對輸贏呢?

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孩子自我意識萌發後,想要自我主宰的信念感就會增強,渴望獨立。

像普通大人一樣,也渴望事情順利,獲得成功,得到肯定,孩子也有這種渴望,這是很正常的。仔細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們的無力感太強了,不想吃飯的時候會被媽媽說,看多一點手機和電視就會被媽媽制止,被小朋友搶了玩具不開心還會被批評沒有分享。我想到自己小時候被媽媽逼著吃不喜歡的飯菜時,心裡最強烈的願望竟然是“等我長大了我就可以自己決定吃不吃、吃什麼了”。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們渴望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記得我兒子學穿外套學拉拉鍊的時候,即便笨手笨腳,但是還是不肯讓我幫忙,最後我只能閉著眼睛強迫自己不去看,雖然時間花費比較長,但是孩子確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自己穿衣服。

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於是我在想,可能是“輸”這一種感覺帶來的挫敗感,讓他的無力感增強了,有一種“我幹什麼都幹不好,怎麼都贏不了媽媽”的感覺。所以,當孩子的一天,吃飯吃多少不是自己決定的,想看電視需要大人同意,喜歡的玩具被搶了還要假裝大方,玩個飛行棋,還輸了!忽然就理解了孩子嚎啕大哭的心情。


不過長此以往也不是好事,所以我用心嘗試,及時總結,有3個好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讓孩子看到“不放棄繼續加油”帶來的美好變化,學會應對暫時的“輸”。

以下飛行棋為例子,如果過程中發現孩子已經有落後的跡象,我會開始充滿信心地說,沒事,媽媽相信你馬上就會追上來了,不要放棄哦,再堅持一下。說完之後要把握機會,讓他感受到追上來的喜悅,這時候我會鼓勁說,你看,對吧,你剛剛沒有放棄所以馬上就趕上了。一局下來,用兩三次這種方法,我發現,下一次落後,我不用開口,孩子會主動跟我說“媽媽我不怕,我等一下就會想辦法趕上你了,我會贏你的”。我說對呀,像上次一樣,堅持下去就有希望。

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這樣的變化是很明顯的,如果我因為他氣餒而感到厭煩,或者無濟於事地告訴他這沒什麼,那極有可能是造成“失落的心情沒有被理解”,起不到疏導作用。


二、“三局兩勝”,讓孩子體會到輸了一把也沒關係,勝敗乃兵家常事。

有了進步之後我多了一個計劃,將局中落後改為局後落後,這是需要技巧的。這裡推薦“三局兩勝法”,而且最好孩子輸的那一局是在第二局,這樣可以開心地開始,開心地結束,中間還能感受到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情。在這裡提醒一個小竅門,中間輸的那一局,可以參考上面第一點的方法,只不過改成最後孩子輸了媽媽一點點。

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第一次孩子輸的時候,沒有哭,我就知道這個方法湊效了,特別是那幾天他幾乎像打了雞血一樣跟家中每個大人炫耀,“雖然中間我輸了媽媽一局,但是我後面又贏回來了,我贏了媽媽2局!”看,輸也輸得開心。

如果爸爸媽媽們有心,還可以在孩子反超的時候問孩子“你怎麼這麼厲害就趕過上我了?”,一般這個時候,孩子會打開話匣子,告訴你他制定的戰略。像我兒子會說,因為我特意讓2個棋子走在同一個格子裡,2個棋子一起走,這樣我就更快了。他在下棋的過程中,學會了觀察和總結。


三、“媽媽小時候沒有你厲害呢”,認同感是解開心結的良藥。

親子共勉:願你輸得起、放得下,輕鬆應對輸和贏


如果上面2個辦法都不能安慰到孩子的話,第三個方法基本上都能解決,就是跟孩子說“偷偷告訴你一件事哦,媽媽像你這麼小的時候沒有你厲害呢,比你差遠了”,一般這麼說的時候,孩子會立馬有了精神,並追問媽媽小時候是什麼樣的,誰都知道,“比誰慘”向來是解開心結的良藥。所以我會找出孩子的優點,然後把小時候的自己不如他的方面講出來,孩子就開心了。我們不是說為了孩子開心所以講別人的糗事,而是幫助孩子找認同感,當孩子發現原來這個是正常的啊,他的勝負心就不會那麼重。

雖然輸了仍然會不開心,但是,明顯地,孩子接受度高了,這就是我所努力的方向。相信也是很多爸爸媽媽希望看到的結果。

*********************************************

一個30歲之後,越活越明白的89後媽媽,喜歡海綿一般的孩子,喜歡為此奮鬥的自己,喜歡為了孩子變得更好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