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來源:班主任大智慧(ID:bzrdzh)

綜合整理自文先生說、好教師、女兒派等

有人說,疫情之下,在家上課是對所有孩子的一場大型綜合素質考試。

這個世界不會辜負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分努力,自然也不會放過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分放縱。


等到了開學的日子,無論是偷懶的、耍小聰明的、應付學習的,還是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努力的孩子,都會在這場疫情的“照妖鏡”下現出原形。

可還沒等到開學的日子,卻等來了老師被學生辱罵的熱搜。


3月12日,這樣一段8分鐘的視頻在網上傳開了。


據瞭解,視頻裡的男生是一名高三的學生,來自山東利津縣,當時正在上化學課。

視頻一開始,男生就大聲吼吼:“你杵麼誰?”,語氣非常激烈,並對老師破口大罵。

看下來,瞬間明白了:

第一,他覺得網課真沒用,所以遲到、作業不交;

第二,他覺得老師不該批評我,我都認錯了,你怎麼還能說我;

第三,他覺得都是老師有錯在先,所以我辱罵你合情合理!

這是什麼強盜邏輯無恥言論啊!

可一切結果,依然不出所料,學生及家長道歉,老師選擇原諒,熱搜撤下來了,圍觀的人也都散去了。

而我的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請不要說上網課沒用


疫情持續,開學延遲,網課上起來!

一開始,大家覺著新鮮,孩子們在家就能上課了,老師突然轉行就去幹直播了,家長也能圍觀上課了。

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新鮮感早沒了,抱怨的越來越多了。

“孩子眼睛受不了了”“學習效率太低了”“家長真的太難”……各種主客觀原因,大人跟著孩子一起鬆懈了,逐漸覺得網課沒什麼用了。

卻不知道,有些孩子,為了能上網課付出多少。

“河南鄧州14歲女孩李某敏因家中貧困,沒錢買手機按時跟聽學校網課,大量吞服母親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自殺。”

2月29日,在不少人發著朋友圈說“四年一遇”時,卻有人走上了輕生之路。

父親左腿殘疾,以修鞋為生,母親患有精神病,喪失勞動能力,常年需要服藥。

今年初三的小敏,家裡還有一個高一的姐姐和一個六年級的弟弟,3個人都要上課,可是家裡只有一部手機。

那一天,學校裡要考試,可手機還是沒輪到自己用,於是賭氣選擇了服藥自殺。

所幸,發現及時,沒有什麼危險。


真的,這個世界上,很多輕而易舉的便利與舒適,真的是某些人做夢也奢求不到的遠方。

有些孩子覺得沒用的網課,另一些孩子吃苦挨凍犯險都要去上!

為了上網課,河南南陽淅川的小通,跟鄰居借網,每天5點半起床早讀,8點準時爬上屋頂,搬個小板凳,開始蹭網學習;

為了上網課,河南洛寧的郭翠珠,每天都要去村支部蹭網學習,一張破舊的桌子,一縷昏暗的燈光,就成為了她的課堂;

為了上網課,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每天6點就得起床,爬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里外的懸崖邊上,在零下3度的山頂上,一坐就是四個小時;

為了上網課,湖北武漢的黃玉婷,即便感染了新冠肺炎,還是揹著一書包的學習資料去了方艙醫院,一邊抗擊病毒,一邊認真備考,從來沒有曠過一節課。

……

可是呢,多少孩子,把這段延長假期送給了遊戲;多少孩子,因為打卡上課恨透了釘釘;又有多少人坐在溫暖明亮的家中,享受著暖氣零食,理直氣壯的抗議:“這網課真的沒什麼用!”

孩子啊,有用沒用,認真學過了才知道,開學考過了才清楚啊!

有些差距早已拉開,有些人仍然不願醒來!

現在,在最好的位置的偷懶,後面的日子,遲早需要你拼命還!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請知道老師有多難

在一些孩子抱怨著網課沒有用的時候,在家長日夜期盼開學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那些或多或少被埋怨、被責罵的老師,到底有多難

這兩天,被兩張老師上課的圖片深深觸動。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照片裡的這位女人,叫做羅銀豔,是安徽省蚌埠某中學的一名老師,背上揹著的是她才5個月的孩子。

由於探親被滯留,孩子太小沒人照顧,上網課時,她便只能把孩子背在身上。

“一週上四節數學課和四節化學課,每天兩小時,化學課是3個班一起上,白天上課,晚上批改作業,哄孩子睡著以後,還要忙著備課……”

這就是羅老師每天的日常。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照片裡的這個男人,叫做胡金吾,他正在醫院病床邊的小矮桌上,給班裡的孩子上網課。

從2月10日開始上課,學生髮現老師上課的場景一直在不斷變換,病房、衛生間、等候區……都是曾是他的直播間,他的位置也在南陽、鄭州、北京三地出現過。

年前,胡老師的妻子因不明原因的發燒、肝部炎症,已經在過了3個月的住院生活了,他也就這樣陪同了3個月。

收到網課的通知,即便處境艱難,他二話不說回學校拿了電腦,孩子們的課,一節課也沒耽誤。

一位是媽媽,背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位是丈夫,病床上是危急待診的妻子。

而他們的心裡,滿滿當當都是等待著上課的學生們,沒有一絲遲疑,也沒有一點推脫,背上孩子就上課了,待在病房裡就開講了!

無法想象,這段時間裡,這樣的老師到底有多少,他們也是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妻子丈夫,他們的生活也遭受著新冠疫情的影響,他們也可能會有一些措手不及的特殊情況。

可是,那又怎樣呢,只要學生需要,他們都一一準時報到!

前兩天,新華網公佈了一組網課數據: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近4成老師每天用於線上教學相關工作耗時超過6小時,其中有13.6%的老師耗時9小時以上。

近18天內,一位老師最多在QQ相關教學群內發佈了21001條消息,平均每天需要發佈1167條消息。

孩子啊,你是一個人,看到的是自己,想到的也是自己。

老師不一樣,他站不站在教室裡,看到的都是幾十個人,想到的都是幾十個家庭。

不求你感激這份付出,但是請別抹黑這份真誠!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教育好子女,

是父母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最近,一張老師催收學生作業被家長拉黑的截圖在教師圈流傳。。


一個老師在微信上催家長交作業:你家好幾回沒有交數學作業了……

今天的課聽了嗎?昨天的作業寫了沒有?


家長沒有回應。晚上九點半,老師再去催:你家今天的作業又沒交啊?


卻驚奇地發現,信息發不出。原來,家長已經把她拉黑了!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老師哭笑不得,又倍感委屈。她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再三催促家長按時提交作業,監督孩子認真收聽網課,結果一片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


網上教學,老師只能保證授課內容,至於學生的接受情況,老師真沒多少辦法,總不能順著網線爬到學生家裡去吧。


最近,班級群被下面這段話刷屏。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這段話不長,很多道理大家其實都懂,但這個特別的開學季,作為老師,總能在其中讀出酸甜苦辣,相信家長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有些人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父母只負責生養孩子。這種看法,有不少市場。甚至理直氣壯地反問:如果連作業都要家長來做,要你老師有何用?


今天我無意在這個事情上糾纏,因為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教育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靠天吃飯和用心栽培,結果是大相徑庭的。栽培時偷懶,收穫時就要羨慕別人甚至追悔莫及。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教育好子女,是父母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據聯合國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達1.67億人,約佔全世界老齡人口6.98億人的24%,全世界四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老年人。


這個養老壓力太大了。


我們現在還能看到“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的標語嗎?


把子女教育好,才是以後養老的最可靠保障。別做著多賺點錢,老了以後請保姆的清秋大夢。


錢縮水這麼快,又有多少人能賺到足夠養老的錢?


就算你賺到足夠多的錢了,你能把老年生活全部託付給陌生的保姆?


醒醒吧,教育好孩子,才是普通人的最佳選擇。


否則,不管有多少藉口和理由,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偷的懶,遲早會變成年老時最痛苦的淚!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疫情之後,這類孩子將吃大虧

點滴辛苦,匯聚則成海,點滴懈怠,日久則潰堤。

待大浪淘沙之際,最吃虧的是往往是這類孩子。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 不自律的孩子。

一位老師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

“網課第一天到網課結束後,許多孩子一定會有質的飛躍,也會有很多孩子被甩開距離,並持續被甩開。”

為什麼呢?

因為在校上課時,有老師的時刻監督,有同學的暗暗較勁,孩子們還能保持一定的“他律性”。

可上網課,老師鞭長莫及,同學間互不知情,獨自學習的孩子不自覺地就會放鬆警惕,產生惰性,自欺欺人。

而此時,受益最大的是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抓住時機,偷偷努力的孩子。

吃虧最大的是那些,原本“蹦一蹦可以摘到桃子”,卻因失去鞭策,停滯不前的孩子。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曾說過:

有一種品質可以讓一個孩子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沒有誰的成功是僥倖,背後都是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自律堅持。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 沒有目標的孩子。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方艙醫院裡,嘈雜的環境,一個大三學生專注地備戰考研。

他想考武大,想考新聞傳播。

當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努力時,“考研哥”一臉詫異地反問:不努力怎麼能考上武大?

因為有了目標,所以才努力奔跑。

有目標的學習,像運動會上賽跑。沒有目標的學習,像飯後散步。

“賽跑”的孩子,早已跑到終點,“散步”的孩子還在原地轉圈,高下立顯,勝負已定。

電影《銀河補習班》裡,馬皓文對自己的兒子馬飛說: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堅定的目標,就是孩子努力的意義,是穩健前行的動力,更是撬動夢想的支點。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學生缺少敬畏,老師失去尊嚴,

這不僅僅是教育的悲哀!


小學時填空,我們填的都是(神聖)的課堂,敢上課罵老師?老師的竹鞭可不是吃素的,回家還有個混合雙打。當然,也不會出現老師找家長催收作業被拉黑······


學生缺少敬畏,老師失去尊嚴,這是教育的悲哀!


第一個學生:“我上課遲到,我不交作業,我改不了,但你不能拿我和別人比較,否則就是羞辱我。”


這不叫自尊,這叫脆弱。


自尊首先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證明自己。如果不願被拿來和別人比較,就做好一點,不要屢教不改。


十五六歲的男孩子了,被老師拿來和同學比較了下,就氣急敗壞,破口大罵,這很讓人擔心。


以後進入社會,別人可不會像老師那樣溫柔。


學生要自尊沒有錯,但學生不懂得什麼是自尊,這是教育的錯。


我們某些磚家,言必稱賞識教育,鼓吹愛心感化一切,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老師越來越不敢管教學生。


因為,做什麼都是錯。做得越多,錯的越多。


賞識教育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理念,越是低年級的孩子,越要以鼓勵為主。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一種教育理念能夠適合所有孩子,也沒有一種教育理念能夠適合孩子的所有時候。


鼓吹愛心感化一切的那些磚家,和鼓吹雙黃連包治百病的神棍,又有什麼區別?


要知道,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被管教的孩子委屈了一時,卻會感恩一世。

中國古代就有話說:“一片無情竹,不打書不讀,父母若愛你,不必送來讀。”

如果你要問老一輩的人,孩子不聽話了,老師可不可以教訓孩子,回答是當然了,必須的,嚴師出高徒。


但如果你問現在的老師,回答一定是遲疑的,哪敢啊,還是少惹麻煩。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沒有懲戒的教育,最後必然走向歧途。比如這個孩子,極度自尊,又極度脆弱;極度自尊,卻不懂得尊重他人。


這樣的孩子不是個例。我遇到過,相信許多老師也遇到過。


表面上是學生犯錯,實際上是教育出了問題。


我知道,還有很多人會說老師當眾批評學生是不對的,老師要照顧學生的情緒,要走進學生內心等等。我不辯駁。


畢竟,有些人家裡是有皇位要繼承的。以後他們的孩子進入社會,全世界都會為之讓路。所以,他們的孩子,不能受一丁點委屈,不能以教育常理而度之。


至於普通人家的孩子,家裡沒有皇位繼承,就不要把孩子養成小皇帝了。


教育只賞識不懲戒的背後,是孩子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極端。


當不懂感恩的學生越來越多,脆弱自殺的學生越來越多,暴戾兇狠的學生越來越多時,再去求著老師嚴格管教,已經來不及了。


能接受教育的地方就那麼幾個:家庭、學校、社會和監獄。每個孩子都會受到教育,只不過選擇的地方和付出的代價不同而已。


學生缺少敬畏,老師失去尊嚴,這不僅僅是教育的悲哀!

網課1個月,老師催作業被家長拉黑,批評學生被罵上熱搜

我們誠摯地呼籲:

請給與老師合理的管教權,也請給與老師該有的尊重,生而為師,他們都知此生與富貴無緣,但是站上三尺講臺,永遠需要一分敬畏!

別讓老師寒心,否則,荒廢的是教育,吃虧的永遠是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