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怎样抢夺美团外卖市场?

仪封老汉


美团真正的对手不是饿了么,是抖音!

抖音最新上线了团购功能,只要是餐饮商家,都可以申请。想象一个场景,我们饿的时候刷着抖音刷到美食,看的人直流口水,然后刚好店家有活动,我们顺手就在抖音上,把套餐团购了。

这个消费场景相当合理,感觉美团的日子不好过了。所以在这个时代,击败你的往往不是你能看到的竞争对手,而是你看不到的的人,来跨界打劫。[捂脸][捂脸][捂脸]



宝大史聊社群


饿了么面对美团外卖的这个劲敌,似乎重启“烧钱大战”才是杀入低线城市圈最快的方法,但却不一定会得到资本的支持。目前,中国的网络外卖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双寡头局面,但对比美团与饿了么在2018年的表现,可以看出美团是增势而饿了么是降势,美团在2018年的表现要比饿了么好很多。

美团增势vs饿了么降势,美团在2018年的表现要比饿了么好很多。

目前,中国的网络外卖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双寡头局面,且对比美团的增势和饿了么的降势,美团在2018年的表现要比饿了么好很多。

根据DCCI的数据显示,外卖市场中,用户获取外卖服务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外卖平台,占比80.5%,所以用户利用网络外卖平台获取服务已经成为主流,在线上订外卖已经成为用户的一种习惯。其中,在美团外卖上定外卖的用户占比63.3%,与2017年Q4相比增长了22%,而饿了么+百度外卖(2017年8月24日,饿了么合并百度外卖)的用户占比则只有35.3%,与2017Q4相比下降了20%。

仅仅一年间,美团外卖用户市场占比不仅追平了饿了么,还反超了近28个百分点。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美团外卖市场份额超过64%,饿了么与美团的差距似乎有扩大的可能。

从财报上看,美团外卖的优势依然明显,2018年Q4美团外卖业务收入约是饿了么+口碑收入的2倍多。美团外卖2018Q4的收入超过110亿,同比增长81.4%,而阿里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成立的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同期收入仅为51.59亿元。

美团曾在2018年中期报告中提到餐饮外卖收入主要是由于交易笔数大幅增加和不断累积用户基础和用户购买频次增加以及商家需求的增长。所以可以基于交易、用户和商家这3个指标对美团和饿了么进行比较。

饿了么的年度交易笔数和用户购买频次要少于美团外卖。


2018年美团外卖的交易金额2828亿元,同2017年的1711亿相比增长了65.3%,日交易金额达7.75亿元;交易笔数达63.9亿,同2017年的40.9亿相比增长了56.3%,日均交易笔数约为1751万笔;单笔交易金额约为44.26元,同比增长近3元。而饿了么继2017年收购百度外卖后,为应对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强强联合,又在阿里巴巴的推动下,于2018年10月与口碑业务合并组建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2018年财报曾披露在合并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每日按需订单和GMV继续实现强劲增长”,但并未公开具体数据。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0月,饿了么的日订单量约为1200万,一般情况下,包含未付款和退换货的订单量要少于交易笔数,而饿了么的日订单量比同期美团外卖的日均交易笔数还低近550万,进而饿了么的年度交易笔数要少于美团外卖至少20亿。

另外,根据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蓝皮书报告显示,2017年饿了么的平均外卖客单价超过了40元,与美团同期单笔交易金额41元相当。由于外卖属于高频业务,理论上顾客购买的频次要高于1次,所以当饿了么的客单价与美团的交易金额相当时,说明美团外卖的用户购买频次要高于饿了么。

在用户方面,目前饿了么的用户发展潜力更弱,流量来源也更分散。

美团外卖用户数存量和增量的主体基本来自于美团点评的用户数,因此,美团外卖用户数的发展潜力取决于美团点评整体用户的发展情况,二者成正相关关系。2018年美团点评的年度交易用户总数达4亿,较去年的3.1亿同比增长29.3%,其中包含了美团外卖的用户总数约3亿多。另外,美团点评站队腾讯后,腾讯为其打开了3个流量入口,分别是美团外卖、猫眼电影以及大众点评,为美团外卖及美团点评整体拓展了无限的想象空间。2018年12月,微信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0.97亿。早在14年就有腾讯入股京东,京东因此获得微信和QQ入口,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到近期则有被贴“low”标签的拼多多,依托微信的巨大流量仅3年就IPO的奇迹,所以背靠腾讯的美团点评至少在流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而饿了么则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的投资者日报告中披露了饿了么的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67亿。同时,也描绘了阿里巴巴生态圈资源对饿了么的支持,饿了么最大用户流量可以从淘宝、支付宝和口碑中获得。在此期间内,淘宝年度活跃用户约5.76亿,支付宝年度活跃用户约8.7亿,口碑年度活跃用户数约1.67亿。 同时阿里巴巴2018年年报公布了饿了么已经覆盖了600个市县服务了超过百万的用户。所以仅从以上数据看,饿了么的流量潜力似乎比美团外卖的弱些,且流量的来源似乎也比美团外卖更分散。另外,从以往阿里并购的案例来看,似乎并没有因为阿里生态流量和其它方面的协同而获得成功的突出案例。但是不排除,在未来阿里生态的协同力不断完善后,给阿里帝国的每个部分带来“1+1>2”的效果。

饿了么在商家资源上可能略微优于美团外卖,且美团可能面临大批商家退出的风险。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底,美团外卖的在线商家数已经超过270万家,美团点评的在线商家为550万,活跃商家占比80%。在线商家中,外卖商家接近 50%。2018年美团点评,活跃商家为580万,保守估计在线商家数约为730万,外卖在线商家数358万。与阿里在投资者日的报告上披露的截至2018年9月饿了么350万家注册商家相当。但是饿了么在2018年10月同口碑合并,这可能会为饿了么带来新一波的商家数增长,而美团则早在2015年就与大众点评合并了,所以商家数并不会出现陡增情况,而是保持在20%左右的稳定增长。所以,2018年饿了么在商家资源上可能略微优于美团外卖。

2019年1月初,部分商家称,之前他们跟美团合作的佣金是15%,后来又上调至18%,再到现在,佣金直接上调至22%。由于上调的佣金,一些商家已经从美团下架。对此美团回应称商户缺乏竞争力,优胜劣汰,并在1月中旬宣布美团在2019年将投入110亿元扶持商户,资金主要用于行业大营销计划、全面数字化升级、深入供应链服务和先锋商户奖励政策等4个方面,来安抚商家。而饿了么口碑则在同期否认了26%的商家费率,且提出“暖冬计划”,首批2000家商家费率下调3%。在舆论里的一增一减间,以及美团的“二选一”政策,无形中增大了部分商家会脱离美团的概率。


东哥解读电商


感谢您的阅读!

最近饿了么可谓是“乘胜追击”,面对美团的“涨价”;而饿了么通过瓷器4次降佣,让口碑直线上升。原本饿了么是被“美团”使劲的“欺负”,如今饿了么可谓是见缝插针。一旦被逮到了机会,直接将不可能成为可能!

面对四川一火锅协会举报美团涨佣金,抽成从8%涨到20%;再到饿了么在新冠期间的助力,我们确实对于饿了么有更多的好感度。

其实,饿了么在2009年成立,美团外卖入局的时候在2013年,那时候的员工37人,面对饿了么50%的市场份额,美团确实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了成功。

实际上,现在的美团已经超过饿了么了,面对市场份额的超过,我们确实见到了饿了么的“奋斗”。

比如现在,饿了么可以与各平台展开合作,让饿了么的2020年日访问人次超1亿。

在成都餐饮同业工会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一份公开信中,我们就发现其中的几个非常重要的点,就包括了平台降佣以及助力餐饮复工的点,这说明面对餐饮的寒冬,阿里巴巴确实在做了一些非常有效的行为。

如果美团不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不能够让商家感觉到它切切实实的行动,包括降佣。这对于美团的业务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必须要让饿了么成为一家独大,我们更希望美团能够更快的转变思路,跟其他的一些外卖公司,团购公司能够形成有效的竞争模式。只有正确的团购市场,健康的团购市场,才能够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LeoGo科技


饿了么弱是事实,但是并非不可能反超!

与其讨论两个平台谁赢不如讨论未来外卖行业的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个人浅见希望美团或饿了么或者其他想做平台的人能看到!

第一、反其道而行之,现在两大平台的路数是挟流量以领商户奴骑手,应该反过来做,(协助)商户(重视)骑手以引流量!

首先免收商户任何保底和抽成,转而靠商户的广告推广来创收。然后只向用户收取配送费(一公里5元,每增加一公里增加1-3元)以支付骑手的工资福利。

这样做带来的是虽然你没有了商户给你的保底和抽成,同时一定会带来的是广告收入的增加,(商户会非常乐于在这个平台推广自己的店铺,毕竟卖出去的减去广告费就是自己的收入)有人可能会说这么高的配送费哪里还有用户点餐啊,你放心商家会很开心的给用户减配送费的,这也是一种广告投入啊!以后平台的补贴方式只有两种,商户的推广费充值赠送和给用户的配送费减免(当然要联合商家)!将那些满减,折扣,超级会员,品质联盟等等(鸡肋)模块都作为商家的活动工具。把点击推广,店外券,钻石展位都变成商家推广自己店铺(平台创收)的工具!以后平台要做的就是优化这些东西就好,别的事让商户自己玩就好!这一套组合拳是饿了么可以做而美团做不来的,毕竟美团的创收靠的就是抽成,并且这只满口獠牙的袋鼠已经上市(被捆绑)。

第二步,作为一个广告收入为主的同城服务平台就可以做太多事了,比如短视频,直播,疫情期间有太多人是靠着短视频和直播来打发时间的。很有可能到最后这只满嘴獠牙的袋鼠和那个能将人一口吞下的大嘴是被一个做短视频直播的平台干掉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将整个外卖行业看作一个餐厅,那么商户是厨师,骑手是服务员,用户是顾客,而平台现在只是一个餐厅门口往餐厅招揽顾客兼收银员。这个收银员因为可以招揽到顾客就要求按进店的人头拿至少人均4块钱的提成。简直可恶至极!

这个餐厅的老板很快就会不需要这样的收银了,餐厅的老板需要的是一扇有自动收银功能的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偏好而任意装潢的门!这扇门无限延伸了整个餐厅的手臂和双腿,可以让餐厅直接伸手去大街上去捞,去抓,去抢,去哄,去吸引,去诱惑,去无所不用其极的往里面带顾客!

最后吐槽一下餐饮平台主推的满减和超级会员两个活动(平台往往通过这两个活动工具来绑架商家一起做活动)!先说满减神马玩意!历朝历代吃饭付钱!本来就是一顿饭的事,去餐厅吃饭讨价还价少给钱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几个这样的人,平台草创期要发展满减一下也就算了,现在全中国人都知道可以用手机点外卖了丫的还鼓励商户满减!除了价格战(平台vs平台,商家vs商家,平台vs商家)真不知道你们这些餐饮外行人是懒得想别的活动还是真觉得这样能给用户带来实惠!只会让增加用户选择困难和计算成本压力!还有就是超级会员,赤裸裸的无耻啊!除了吸商户血就是让用户纠结,用不完的时候浪费后悔之余瞧不起自己(为了几块钱后悔)偶尔一个月把券用完了庆幸之余瞧不起自己!(为了几块钱庆幸)!

谁能让顾客敞敞亮亮的点餐吃上饭!让商户敞敞亮亮的做着饭挣到钱???


韩易知


个人认为,

美团怂了王兮兮~就已经是拱手相让的节奏了[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还在美团的外卖小哥,赶紧辞了吧!!

看看同样一件事,看看王卫的处理态度&方法~不比花那几E广告费划算??!!~这是其一。。。

寒了员工的心,企业崩塌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