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昨晚,美股本月第四次熔断,历史第五次!


被迫鉴证历史的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wc)?


作为第五代股民,90后虽然炒股时间不长,却经历了和巴菲特一样的历史性时刻。


本来以为是黑色星期一,没想到是黑色一星期,然后……又一星期。


这次巨大波动,让很多90后开始重新审视理财的意义和方式,躺着挣钱,可能吗?


1

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头亏了两万五


指望躺着挣钱的90后,本年度大概有十几天是在早上9:30分被躺着吓清醒的。上证一个月跌了300多点,90后心态先崩为敬。


数据显示,90后投资者偏向于进行短中线交易,其中有近四成人喜欢短线操作、快进快出,而仅有近25%的人选择长线交易。一旦出现风险,立马恐慌性抛出。


虽然大家经历的熔断次数差不多,但是相比老股民,大部分90后并没有经历过2015年千股跌停、血本无归的股灾,经历过2018年贸易战危机的也不多。


很多90后都是在2019年年初牛市要来了,摩拳擦掌进入股市的。腾讯证券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后两个月不到,散户开户数量增加了156.97万户,90后是开户主力军,95后也开始“躁动”起来。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短暂的炒股经验,让90后面对连续一个月的暴跌,心里慌得一匹,不仅2019年挣的钱赔了进去,看瞅着本金也在飞速萎缩。


92年的Laura上周五看盘的时候,手机鬼使神差摔到了地上,曲面屏的右侧摔裂了。原本看日K就挺费劲,现在更费劲了。

所以看着一根绿绿的长线,她安慰自己一定是手机的问题。她坚信“只要不看持仓盈亏我就没亏”,就如那换一下要近1600块的屏幕,“只要我坚持凑合用,它就没碎。”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然而昨晚,老妈半夜给她打电话:“能清的都清了吧,老老实实上班才能吃得下睡得着。”皇帝的新衣彻底被戳破。


这一夜,朋友圈连刷屏熔断的动力都没了,心如死灰。继车牌、口罩之后,ICU也快得摇号进了,不知道天台是不是特别冷。


自从开始炒股,94年的王一就默默买了两瓶硝酸甘油放床头和办公桌上,本以为是个心理安慰,没想到真要派上用场。

去年入市的时候,猪肉价格正值高点,猪肉概念炙手可热,他买了三只猪股,结果三天后全部跌停,那是第一次吃股市的苦。

随后灰头土脸清仓换了某大蓝筹,结果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更跌。眼看着猪股翻了倍,而大蓝筹却被套了30%,为了防止本金全部亏掉,他也选择了割肉。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到底是系统性风险,而是技术性调整,90后可能连名词解释都整不明白。割肉还是补仓,一秒钟想法也能换800遍。


其实,90后作为第五代股民,和前四代股民的差距,不仅在经验上,还体现在资金量上,这让他们面对危机转圜余地更小。


2

给90后一个支点,5万也撬动不了大盘


数据显示,90后股市的本金量以5万元左右居多,这意味这什么呢?


挣大钱的好事没他们的份儿!


打新股的时候中签率极低,科创板涨得风风火火恍恍惚惚,90后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科创板开户门槛50万,90后也就差个0。看着人家玩命涨,嘴上唱着“早该知道泡沫,一触就破”,心里只恨自己没早生10年;看着人家跌了,又高喊“我说啥来着”,心里却比谁都清楚,人家也还是挣了的。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科创板玩不了,A股又玩不转。某白酒买不起,某保险某电器买不了几手,为数不多的钱机动性极差,被套了只能眼巴巴耗着。


相比之下,有那么一群老股民,股价越跌越兴奋,惊呼:“当天上掉金子时,要用桶去接。”

他们判断A股没有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短期受国际市场波动,几个月后肯定能涨起来,现在买到就是赚到。就算也没有现金,然而只要本金超过50万,就能融资加仓,年息不到7个点。


90后虽然没有“桶”,但是架不住天天有人说“捡金子”,心里那个刺挠。


《2019年中国90后投资报告》显示,90后的杠杆使用较多,然而用融资融券加杠杆的占比仅为13.58%,使用外场配资是一个常用的手段。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眼看着股价越来越低,Laura打起了马爸爸的主意。凡有大额消费,Laura必选12期花呗免息,日常消费还款,她也选择了分期。


在2月3日开盘大跌后,她又没忍住点开了借呗。每跌3%以上,她就觉得到底了,借呗加仓两三万,结果连续阴跌,让她稀里糊涂借了12万。


现在她股票里有33万,花呗和借呗总共欠了17万。本以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是这两礼拜,经常一天跌5位数。加上近13%的年息,她觉得自己得再分期买个吸氧机。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90后由于经验少,抄底时机全靠蒙,好不容易七拼八凑搞个小破碗接盘,还有可能在第一次熔断的时候就搭进去了。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现在Laura除了看盘,最爱看各种大V的微博当作精神氮泵,每天安慰自己,A股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只要自己抗住不卖,就一定不会亏。

但是美股又一次熔断后,她再难自己我欺骗。总想把天底下的钱都挣了,结果往往是把本金也霍霍了。

害,还是好好上班吧,工作使我快乐。


3

90后,一把绿油油的嫩韭菜


一夜暴富、躺着挣钱、财富自由,从这些去年90后朋友圈的高频词汇就能看出来:90后对财富的渴望,比以往任何一代更强烈。


90后只想搞钱,原因多种多样。


王一出身在工人家庭,爸妈觉得顿顿能吃肉就是好生活,但是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90后,

看到的世界越大,野心也越大。

他想穿大牌、环球旅行、住大房,这一方面让他玩命努力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也让他的消费越来越大,不得不重新思考来钱的方式。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陆仟是个90后北漂,一直觉得租房挺好,北京待腻了,再换个城市,像风一样自由。但是这次疫情开始让她重新思考房子的意义。


口红、包包、衣服在疫情面前是最无用的东西,房子和冰箱更让人有幸福感。但是即便买个40平的小公寓,至少也差40万首付。如何在起早贪黑的工作之外,再找一个来钱的路子,这是个问题。


这巨大的经济需求下,一群出身平凡的90后开始寻找破局之路,直到他们看到一句话:


下海是70后的机遇,买房是80后的机遇,炒股则是90后的机遇,抓住了就能命运翻盘。


韭菜警告!90后理财太难了


的确,股票看起来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即便经济再不好,每天都有涨停的股票,要是每个板块都能抓住轮流买,一万块钱,一年就能翻几十倍。若是亏了,也不要紧,反正就一万。


90后管这叫梭哈,梭一把挣了,走向人生巅峰,赔了大不了继续老老实实上班,进可攻退可守。然而,这种心态导致90后成为了股市的候鸟。


某券商工作人员称,市场行情一转暖,90后就成为开户主力军,然而“开户主力军”不等同于“A股主力军”,和60/70/80后无论牛熊长期驻扎A股不同,90后进入股市堪称“候鸟”式行为,来了还会飞走。


长期炒股的人都知道,挣了钱的人都是能拿得住股票,耐得住涨跌的人。候鸟一词听着挺高级,但是翻译成我们常听的词就是——

韭菜


别再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这次震荡最大的收益或许就是认清自己不行!


人不可能挣到自己能力圈以外的钱,90后还是年轻。


参考文献:《腾讯证券:2019年中国90后投资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