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胃溃疡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10%-12%。

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多见,且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比夏季常见。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胃、十二指肠黏膜除了经常接触胃酸外,还受到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胆汁、酒精、药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

正常情况下胃、十二直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屏障、黏膜血流量、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当这些防御和修复机制失衡时,消化性溃疡就发生了。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在不同患者病因不尽相同,发病机制亦各异,但“无酸无溃疡”,抗酸、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胃粘膜保护药,主要通过增强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促进溃疡的愈合,因而目前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而硫糖铝就是其中最常用的胃粘膜保护剂。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的机制

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可形成不溶性胶体,且能与溃疡处炎症渗出蛋白质结合,在溃疡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胃酸及胃蛋白酶侵袭,促进溃疡愈合。

同时,硫糖铝能吸附胃蛋白酶、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E的合成、刺激表面上皮分泌碳酸氢盐,并能吸附表皮生长因子浓集于溃疡处,起到胃粘膜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硫糖铝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硫糖铝的临床效果

临床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硫糖铝的疗效与组胺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相似,治疗4 周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 59%~85%和36%~61%,治疗8周的愈合率分别为79%~91%和75%~94%。

硫糖铝不被吸收,故不良反应少。主要副作用为便秘,占3%~4%,偶见口干、恶心、腹泻等,长期服用可导致低磷血症。治疗剂量的硫糖铝一般不引起铝蓄积中毒,但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相互作用

多酶片的药理作用与本药拮抗,与其合用时二者疗效均降低,不宜合用。

硫糖铝可降低华法林、地高辛、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苯妥英、布洛芬、氨茶碱、甲状腺素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硫糖铝与这些药物必须同时服用时,服药时间宜间隔 2h 以上。

本药在酸性环境中起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作用,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临床为缓解溃疡疼痛合用硫糖铝与抑酸剂如西咪替丁时,后者须在服用本药前半小时或后1h给予。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服用方法

硫糖铝片剂,宜餐前嚼碎服。治疗消化性溃疡,4次/天(3次餐前,1次睡前)。因该药在酸性环境中作用强,且易与蛋白质相结合,故主张餐前服用。另有硫糖铝的混悬凝胶,具有很强的生物粘附性,每日服用两次即可保证其临床疗效 。

一般用量:每日两次,晨起饭前1小时及晚间休息前空腹服用。维持及巩固用量:可酌情减半,每次服用量不变,服药次数可减少。如每日服用一次,最好在晚间服用。每次服用后可服用饮料一杯。注意: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低磷血症患者不宜长期用药。

消化性溃疡不用怕,硫糖铝为胃贴上“保护膜”,但如何服用很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