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包法利夫人嫁給鈍感的包法利先生,嫁給好人也會嫁錯郎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初讀時還很年輕,讀完後有點困惑。福樓拜把包法利夫人寫死後覺得他也死了,讀者如我,卻沒多大的傷感,是不是心腸太硬了?

重讀這本書,已過去了很多年,卻有不少感觸。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多次,可見一本書與一個人,相遇的時間很很重要,不同年齡段不同閱歷的人閱讀同一本書,感受大不同。

要講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先得介紹一下包法利先生。不然這本書可以改個名字:愛瑪。愛瑪是一個女子的名字,包法利夫人則定位了愛瑪的身份,一名有夫之婦。

於是,包法利夫人追求愛情的故事,便自帶了悲劇的屬性。

敏感的包法利夫人嫁給鈍感的包法利先生,嫁給好人也會嫁錯郎


但是,包法利夫人就應該受到鄙視嗎?

小說開頭介紹了包法利先生其人。夏爾·包法利這樣的人,其實無論中外,都不少見。他是個好人,一個平庸的好人,一個情感魯鈍的好人。

說起來,包法利先生其實是個苦孩子。夏爾從小的境況就很不妙,家庭氛圍很不和睦,有一個輕浮、自私的父親和一個憂愁的母親。他不夠聰明,更缺乏悟性,讀書時被同學嘲笑,學醫時也全靠死記硬背。但他並不自憐自艾,跌跌撞撞一路走來,經過了考試不合格和重修苦讀,最終成了一名鄉村醫生,醫術不高,卻足以讓他吃飽穿暖。

夏爾不僅對周圍的人際關係無動於衷,對生活的舒適與否,他也全不在乎,吃什麼穿什麼,他都沒有要求,滿足生理的基本需求就夠了。

他的母親為他娶了名年紀很大的寡婦,夏爾毫無抵抗地接受了,就像接受一件傢俱一樣,好看不好看,是不是合心意,他都不考慮,有用就行。

——說真的,要是包法利先生的這位妻子沒有去世,對他來講倒是件好事。

敏感的包法利夫人嫁給鈍感的包法利先生,嫁給好人也會嫁錯郎


性格溫順的包法利先生,一直在混沌中過日子,居然也能混混沌沌地過下來,他所依賴的,應該就是遲鈍的感知力,也就是鈍感力。不然的話,他早就在周圍人的輕視、嘲笑中而崩潰,自尊心早就被擊潰,甚至有可能為自己的處境憂憤而死。

包法利先生就像一個用泥巴團成的人,與精緻細膩無關。

當他遇到愛瑪小姐時,他以為遇到了同類中的精品,一個精巧、美麗的泥人,跟他一樣的人兒,卻那麼可愛、迷人。

可是他搞錯了。愛瑪其實是件瓷器,漂亮易碎,敏感得一塌糊塗。多愁善感,渴望浪漫。

敏感的包法利夫人嫁給鈍感的包法利先生,嫁給好人也會嫁錯郎


這下糟糕了。一個靠著鈍感力活下來並且活得自得其樂的人,娶了一個敏感多情、富於幻想且渴望戲劇化的人,那不是拿著石頭砸雞蛋嗎?

敏感的包法利夫人嫁給鈍感的包法利先生,嫁給好人也會嫁錯郎


小說寫完了夏爾和愛瑪結婚前各自的生活,讀者其實就可以看出來,這兩個人完全不搭調。他倆要是能順順當當地過下去,那才叫稀罕。因為包法利先生不可能開竅,而他就算開了竅,也不可能滿足包法利夫人的審美要求。至於包法利夫人,她渴望的是言情小說裡寫的那種虛幻的愛情,她還不明白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不管她把希望寄託於哪個男人身上,不管她嫁的是包法利先生還是利法包先生,結果都會很失望。

很多讀者最後會同情包法利先生,認為他是個好人,不該遭遇這樣的不幸。也有讀者同情包法利夫人,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就算夫妻倆都很好,也都想好好生活,照樣不能保證會過得幸福。

  • 參考書目:《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書看完了容易忘,做點筆記記得牢。書裡書外,都是人生。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本賬號持續更新讀書筆記,歡迎收藏、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