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生殺害2歲女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落到實處


貴州大學生殺害2歲女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落到實處

日前,貴州一名休學在家的大學生持刀殺害無辜2歲女童,人們在震驚、憤怒、痛心之餘不免要探究他的行兇動機。其實這名大學生和女童家長並沒有什麼矛盾,完全是由於自身的心理原因。據相關報道,他在學校時和老師、同學乃至於宿舍管理人員關係都比較緊張,事發當時,其父正與學校領導在電話中談論他的在校問題,他可能因此而情緒失控持刀衝出家門並喪心病狂地砍殺了無辜的小女孩。這是一件完全不應該發生的兇案,可它不僅發生了,而且十分惡劣,讓兩個家庭墜入了無底深淵。

很顯然,這個學生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管理能力喪失殆盡和嚴重的道德情感缺失。由於自己情緒崩潰而遷怒於無辜者或者由於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實施報復的悲劇事件時有發生,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如果這些人在成長過程當中接受過良好的心理健康輔導,有正常的情緒管控能力,也許這樣的悲劇完全可以大幅減少。

貴州大學生殺害2歲女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落到實處


其實我國一直非常重視在學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絕大多數學校都有專職或者兼職的心理諮詢老師,甚至很多學校還專門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心理諮詢老師的培訓內容不盡科學合理。目前學校心理諮詢老師主要是從教師當中特色人員參與學習,學習內容主要是對心理健康重要的認識和心理諮詢的理論知識,缺少心理諮詢的實務培訓。這批老師講起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點是頭頭是道,但面對個體學生的具體問題時根本不會開展心理指導,最多隻會和學生講道理,事實上,教育和心理疏導完全是兩回事,這樣講道理式的教育對心理問題不僅沒有效果,有時候甚至會有反面的作用。

貴州大學生殺害2歲女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落到實處


筆者本人於2003年參加職稱晉升時,由於本人一直堅持學習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技能,並且是本地區第一個在校內開設心理健康課的老師,所以就沒有參加心理健康考試,最後被一票否決了晉升資格。次年筆者參加了考試,發現試題就是一些心理健康的學科性知識,對疏導學生心理毫無任何作用。

第二,心理健康課程空泛而不實用。筆者曾經找了好幾個版本的心理健康教材,基本都是關於心理健康的學科知識,類似於知識競賽的那種,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基本沒有什麼實用性。打個比方,就拿“情緒管理”來說,都是先講概念,再講重要意義,以及情緒管理的一些方法小貼士。內行人都知道,心理疏導一定要是體驗式的才有效果,就好像我們知道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卻成不了馬雲一樣。

貴州大學生殺害2歲女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落到實處


無獨有偶,3月16日晚,河北一王姓男子因為家庭矛盾而持兇器將兒子、女兒殺死,妻子、岳母殺傷。該男子不會和家人有奪命之仇,其根本原因應該也是情緒完全失控。

這些惡性案件告訴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們學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雖然心理問題導致這樣的兇案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發生就造成巨大的傷害。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將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有效地開展人際關係管理、情緒管理等專門性輔導。當然,教育不是萬能的,雖然不能通過這些能力的培養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但最大程度地減少此類事件還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