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匈奴人,《史記》記載說:“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匈奴也是炎黃子孫。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一,說起來還是家裡面的事。

只是這個娃兒橫暴,不講文明而己,也難怪,匈奴生活條件惡劣,要回來,又不好好地說,只憑蠻力搶,一回兩回,一年兩年倒罷了,他們可是成千上萬回,上千年如一曰地搶劫。這就不可諒解,彼此生下仇怨,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兩個仇人,他們從部落上升為奴隸主國家,與周圍的國家為敵。自夏商周而秦漢朝,匈奴人走向強盛,處處與秦、漢王朝為敵,秦、漢王朝深受其苦,由於無力抗擊,只好忍耐著。但是,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實在忍不住了,借平定國家北疆的叛亂,決定給勾結韓王信的匈奴一點教訓,這才有了北伐出擊匈奴的由來。

二,韓王信是怎麼回事?

韓王信早年為韓國太尉。楚項羽分十路諸侯,裡面有個韓王成。他是張良復韓立為韓王的。項羽殺了韓成後,張良歸了漢王劉邦,讓韓太尉信回韓國打游擊,許諾滅項後立為韓王。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公元前202年,漢王朝建國,皇帝劉邦封他為韓王。歷史上的"兩韓信"之一的就是韓王信。另一個叫淮陰侯韓信。漢帝國一統江山後,調整國內戰略軍事要地。把"居於天下之中"的韓國拆遷到北方太原地區建新藩國。治都馬邑,以阻擋北方匈奴帶來嚴重威脅,於是“徙韓王信於代,都馬邑”。韓王信就到了代地,積極建設新都馬邑城。

三,公元前200年秋天,匈奴圍攻馬邑,韓王信揹著朝遠了與匈奴締和

匈奴為消磨馬匹身上長出的肥膘和打發匈奴秋來的農閒,再次南下搶劫農作物,韓王信駐地馬邑成匈奴首要劫掠的目標,因為這是和平時期邊境貿易的關口,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之後成為漢武帝時期的重要戰爭前沿補給站。

秋,匈奴冒頓大圍信。(同下)

韓王信打肯定是打不過,韓王信只好遣使者送去財物和書信,請求和解。

信數使使胡求和解。《韓信戶綰列傳》

韓王信此舉讓大漢君臣大為不滿和猜忌,中央政府及皇帝劉邦“疑信數間使有二心,使人責讓信”。韓王信驚恐不已,因為皇帝正在除掉異姓王,幾個異姓王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而劉邦遷韓王信於北邊也有借他抵抗匈奴的意思,更有借匈奴的手,除掉韓王信。

四,為什麼不直接對韓王信下手呢?

因為韓王信身邊有個人物站在旁邊,張良復立兩次韓國,前次被項羽殺了韓王成,派鄭昌作了韓王。劉邦派韓信(淮陰侯)滅了鄭昌,才立韓太尉信為韓王的。這一次,調韓王信去代地當代王,實際上韓國再次滅亡,成了赫赫有名的穎川郡。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韓王信"兔死狐悲",知道滅亡之路很近了。擔心漢朝君臣將自己誅殺,又加上被人唆使,乾脆同匈奴人結盟,以保住自己的代地,並向匈奴許諾今後聯合出兵掠奪中原大地,

因與匈奴約,共攻漢。

匈奴自然答應,有人帶頭又熟悉漢朝的人當先鋒,為什麼不接受呢?

五,漢朝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太簡單

漢高祖劉邦統一中國後,有兩件事情要做,一是平定叛亂,二是調和妻妾矛盾。我們只說前者,妻妾的事情讓皇帝自己去處理。漢高祖劉邦建國後,也是封了一大堆諸侯王,但是他總是不放心,怕人家造反。他越是怕人家造反,人家越是要造反。一開始造反就沒有個停下。反到異姓王反得沒有了才算停止。這很讓人不耐煩。漢高祖劉邦這一回是暴怒了。要去收拾韓王信。

漢高祖劉邦準備考察一下匈奴的情況,派了十幾批人去了解情況。他們回來說,皇帝可以去打他龜兒子一回,他們一點準備也沒有。劉邦這麼一聽,好 ,就再也不聽別人的勸告,執意地出發了。

半路上碰到了婁敬 ,婁敬勸他不要去,說這是匈奴人挖的坑,他們把精兵藏起來了……漢高祖劉邦抱著必勝之心被人澆了一盆冷水,一改當了皇帝的態度,草根脾氣又發了,皇帝非常厭惡地罵婁敬道:滾,乃公才不信你的鬼話,左右,把這個齊國憨包關進廣武大牢,等朕打勝了回來收拾他。婁敬關了進去,過清心日子去了。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齊虜!以口舌得官。今妄言沮吾軍!《劉敬叔孫通列傳》

婁敬建議遷都長安,因此得到官位,號稱稷嗣君,所以漢高祖劉邦這樣罵人家。現在竟然胡言亂語擾亂我軍軍心,不關你關誰?

漢高祖劉邦破口大罵由來已久,當了皇帝偏不聽能人之言,固持己見讓大漢主力部隊朝北方匈奴駐地挺進。

六,漢高祖劉邦輕敵冒進,也不對氣候做一下調查,致使異常的天氣成了漢軍的第一殺手。

嚴寒,漢軍沒做足禦寒準備。在中原慣了溫暖天氣,出塞寒風如刀割,冒著寒風已經失去精力,但軍令如山,又是御駕親征在側,敢不奮勇向前嗎?漢軍率先到達平城的白登山,被冒頓32餘萬騎所圍。糧草輜重遠遠拉在後面;援兵尚在千里之外的路上。急一急躁冒進的結果當然是苦澀的,現在讓漢高祖劉邦嚐到了滋味。

七,有文化修養的冒頓單于與剛愎自用的皇帝劉邦,形成鮮明的對比

首先,冒頓是殺父自立而上高位的,在這之前他殺了自己的馬,又殺了自己的老婆,最後才殺了自己老爹。憑藉這點歹人心計,已經非常的不容易。所以說他是個幹大事的人沒有錯。其次,他一手策劃了這一次誘敵深入的拿手好戲,讓漢高祖劉邦帶著許多人馬按照他的計劃乖乖乖鑽了這個巨大的口袋,漢軍被死死的包圍在白登山上,受盡飢寒交迫。再其次 是他用四種不同顏色的馬匹來表達了他對中華文明的認識。四方馬匹的顏色。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東方青,西方白,北方黑,南方赤,尚方黃。尚方是中心地帶。四方分配成四種馬匹,三十二萬,每方八方。如果不是冒頓想出來的,那他身邊必有通曉中華傳統文明的高人

他用這種陣法傳遞出一種實物語言:威懾!這還不算雜色的馬,合起來百萬不止。給漢高祖劉邦在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壓力,也給跟隨皇帝左右的大臣們造成威脅。至於士兵們 就更不消說了。冒頓的心理戰,打得十分漂亮。漢高祖劉邦回來後,果然不想提起在白登山上喝風受凍之事。放了婁敬後,婁敬建議陛下用親生女兒去"和親"。被接受。

八,漢高祖劉邦應該研究一下氣候條件是否有利於出征

匈奴地域地處高緯度,氣候嚴寒,春冬長,夏秋短。古代的出征集中在春秋兩季,這裡面有兩個原因,春伐,有足夠的延長性時間,自春至夏,自夏至秋,時間足夠長了;在秋季征伐,為的是有糧草保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征伐敵國,可以搶光敵國收成。因此,春秋兩季是冷兵器時代的征伐時期。

由於匈奴地處蒙古高原,氣候嚴寒,自農曆九月開始降溫,一直要廷長到次年二月三月氣溫上升,冰釋解封。這又轉化成為春季了。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秦漢曆法是以夏曆為基礎,以夏曆的十月(如今農曆十月)為元月的。所以,四季概念反應在記載秦漢史的時間上就改變了順序。

九,結論

漢高祖劉邦在白登山之戰前,顯然盲目又自負,不去了解氣候,地形,配置,也不認真考量一下自己的對手是誰?就盲目出兵,急躁冒進。結果先被圍困,再被冷凍,沒開戰就傷亡不少,再開戰,恐怕會不免於難。

在世界歷史上,拿破崙在莫斯科城下,也是天氣惡劣而失敗,納粹德國也還是敗在莫斯科效外的嚴寒裡,最終失敗。天氣成了戰爭的朋友和吋手,就看誰會利用。顯然,冒頓單于是巧妙地利用草原上惡劣的天氣給漢高祖劉邦上了一次公開課。

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冒頓恐怕就是想借惡劣的天氣整治漢高祖劉邦,讓他答應匈奴的要求,不然,漢軍攻入匈奴討不到便宜,匈奴百萬騎兵卻可以隨時南下。

白登山之戰,其實就是冒頓單于利用殘酷天氣打擊漢軍的心理戰

原來,這是一次高智慧的滴水不漏的攻心戰。碰上冒頓單于,漢高祖劉邦也算碰到了對手。

資料散見於《史記》、《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