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這是個奇怪的症狀,然而它真實存在,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去解決它。

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門診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自訴吃飯感覺從右側胸部流下去了,以為自己得了大病,急忙跑到醫院檢查,胃鏡、CT、抽血化驗,一頓忙活之後,一般發現沒有什麼大問題,頂多是個慢性胃炎一類的。但是症狀反覆出現,甚至越來越明顯,於是有很多人就開始不淡定了,認為自己是得了某些怪病,或者直接就懷疑是“癌”,醫生隱瞞病情了。有的醫生說“沒事,該吃吃、該喝喝”,本來是想說沒有問題,飲食不受影響,可以隨便吃的意思。結果,病人一聽,晴天霹靂呀!這是“想吃點啥就吃點啥”的意思啊!於是就跑到腫瘤科門診了,求醫生指條明路。

這種症狀還真是奇怪,而且近幾年有增多的趨勢,下面我們來探究一番,看看這個病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首先還是先查胃鏡、CT看吧,因為單獨看這個症狀還真是不能排除食管的問題,萬一真的是食管癌或者有縱膈的偏移就麻煩了。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出現誤診、漏診。

結果沒有發現相應的問題。再看食管癌的早期症狀,沒有這個臨床表現,再加上輔助檢查也排除了食管癌的可能性。好吧,不是食管癌,請回吧,不是腫瘤科的疾病。結果患者還不幹了,不是腫瘤科的病,那是什麼科室的病,既然找到了你,那就給我治病吧,反正也不知道去看什麼科室。好嘛,那就看吧,反正作為醫生我也不知道到底去哪個科室看。

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絞盡腦汁,想起來《醫林改錯》中有這個病的描述,就叫“食自胸右下”,用的是血府逐瘀湯。按照望聞問切的一套診治措施下來,有符合血瘀的,也有的是氣滯、痰溼的,怎麼辦?辨證論治吧,不能都按同一種方法治病吧。結果,有的有效,有的無效,就沒有徹底好的。那就按原方吧,結果類似,也是有效有不效。更有幾個時效時不效的。原因出在哪裡,為什麼會這樣,這是要玩死醫生的節奏啊!

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療效不確切,有的患者來了一兩次就不再來了。自己作為醫生還是比較沮喪的,治療疾病,結果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種治療方法是正確的。

幸好,有一次在網絡上查這個疾病,有西醫醫生說這個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突然感覺眼前為之一亮,深受啟發。自己之前是受先入為主的思想幹擾了,只想著可能是瘀血了。這種沒有器質病變,但是又有明顯的症狀,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神經官能症啊。

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回過頭來細想,那些效果好的,都是對醫師特別信任的;效果不好的,基本都是性格多疑、言語反覆囉嗦的;時效時不效的,甚至有焦慮傾向。再次查詢血府逐瘀湯的相關資料,也發現有明確的臨床案例說它能治療神經官能症的。看來有些所謂的效果,可能僅僅是“安慰劑”效應罷了。

重新思考,重新辨證,打開思路,反覆考究舌脈與症狀,發現自己的辨證用藥還真是不夠準確。確實有符合氣滯血瘀,使用血府逐瘀湯證的患者,但其中也有混雜有心陽不足的、脾血虧虛的、氣血兩虧、上熱下寒、痰溼內蘊的,甚至是多證兼雜的。自己的方劑,偏於活血行氣,過於攻伐,導致雜有虛症的患者症狀反覆。遂潛心研究,以調補心神為主,化瘀行氣為輔,療效大增,但仍有病情時好時壞的。雖考慮可能為情緒影響所致,仍暗自愧疚、自嘆醫術不精、學醫不明,不能治病於萬全。

食自胸右下,是個什麼病,食管癌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