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河南人迎接新年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油炸。

鸡块、鱼块、酥肉、丸子、藕夹、豆腐、土豆、麻叶,如果说广东人是“吃遍自然界”,过新年的河南人便是“炸遍自然界”。油炸食物的诱人香味从厨房飘出,酥到心坎里,“年味”才真正从家家户户迸发出来。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民以食为天,美食通过代代味蕾记忆的传递,一脉相承,发展至今。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河南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向四方传播。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美食与情感的味蕾互动

历史上的河南,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山珍海味、八方珍馐皆汇聚于此。《东京梦华录》记载道:“集四海之奇珍,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形容的就是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府的盛况。

河南喜爱油炸食物的文化,早在宋代就已有迹可循:立春要吃春盘,元宵节食油食追(duī)。传统民俗节日中,总离不开油炸食物。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为春盘,也叫春卷。以烙熟的圆形薄面皮裹陷,把长条形的春卷下锅油炸至金黄,外酥里鲜,口感极佳。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炸春卷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春节,作为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要的传说民俗节日,自然少不了美味的油炸食物,既解馋又能提供热量。买上丸子、酥肉、豆腐、土豆,全都过油炸至金黄,为节日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过年,河南人就爱吃点“炸物”

人类对油炸食物的喜爱可追溯至上千年前。在物质条件不够丰富的时代,油炸食物能够提供更多的热量。即便是到了衣食无忧的时代,这种记忆依旧保留在我们的基因内,人们依旧能够从油炸食物中获得快乐。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过去,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回到家中欢度春节,很难再菜市场买到新鲜的蔬菜及肉类。因此,每家都会提前油炸一批美味,让其获得更长的保质期,方便在春节期间享用。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炸鱼

油炸的传统延续至今,为过年准备点油炸食物,依旧是河南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习俗。按传统,到了腊月廿八、廿九,就该“过油”了。“过油”指的便是为油炸食物,为新年做准备。

家庭一般都会准备炸鱼、鸡块、小酥肉、萝卜丸子、红薯丸子等多种食材。食物放进滚烫的油中,产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食物脱水后,在表面形成脆皮,油脂从食物表面的缺口进入,增加脂肪含量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口感和味道。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炸肉丸

新年到,河南人都爱吃点 “炸物”,原来根源在这里|这就是河南

炸红薯丸

春节前准备的“炸货”,是河南人的春节记忆。家长围着围裙,忙碌地准备食材、下锅、出锅、控油、摆盘,小辈儿们通常会在厨房的一角等候,眼巴巴地望着锅里。待丸子刚从锅里捞出来,控好了油,就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到嘴里。

这个时候,丸子还远没到适合入口的温度,往往一边吃一边让丸子在嘴里不断翻个儿。明知还烫,但就是忍不住第一时间吃到嘴里的渴望。肉丸子鲜香,红薯丸子香甜,一口要下去,满嘴香气,都是过年的味道。

微话题将从小年腊月廿三(1月28日)到正月十五(2月19日)期间,推出《这就是河南·春节专题》讨论。河南的春节有多热闹?你的家乡怎么过年?快快关注 聊起来!

Hello河南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英易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